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20篇
  免费   199篇
  国内免费   50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3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65篇
内科学   16篇
皮肤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25篇
综合类   426篇
预防医学   66篇
药学   82篇
  5篇
中国医学   1264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50篇
  2023年   171篇
  2022年   167篇
  2021年   195篇
  2020年   178篇
  2019年   139篇
  2018年   57篇
  2017年   104篇
  2016年   104篇
  2015年   107篇
  2014年   154篇
  2013年   106篇
  2012年   135篇
  2011年   78篇
  2010年   70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目的探讨如何将师承教育融入中药学高等教育中。方法本文结合当前师承教育与院校教育结合的现状,分析了中药师承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师承教育融入中药学高等教育的设想。结果与结论运用集体指导与个人指导结合、分方向培养、制定一定的制度激励师承的教师与学生的积极性、制定一定的激励机制、完善管理体制、增加师承教育的含金量、打造师承教育品牌、加强对指导教师的培养、运用先进学习理念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培养及中药传承等。  相似文献   
52.
姚迪 《中国实用医药》2014,(11):256-257
本文主要阐述了当代中医院在环境建设中传统元素的设计应贯穿设计始终这一主要观点。并先后通过“继承、融合、可持续发展”这三点来论证,一个好的设计作品应该遵循怎样的设计理念。  相似文献   
53.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分析和总结张伦忠教授治疗中老年郁证的组方规律和用药经验。方法收集张伦忠教授治疗中老年郁证的门诊首诊处方122首,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分析其组方规律和用药经验。结果122首处方中得出12个核心组合和6个新处方。结论张伦忠教授治疗中老年郁证善于从阴阳角度辨焦虑与抑郁,重视肝、脾、肾三脏,治以疏肝解郁、顾护中焦、补肾填精,多以桑麻地黄汤为基础方临证加减,采用复方治疗,标本兼治。  相似文献   
54.
医院文化建设是医院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医院工作的灵魂和不断健康发展的不竭动力.传承主流医院文化并不断创新、发展,切实将医院文化建设的每一个环节落到实处,必将推动医院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55.
当前,我们既面对着发达国家面临的卫生与健康问题,也面对着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卫生与健康问题,全球性医疗费用危机挑战着当代的医学模式,而要解决这场全球性的医疗危机,必须对医学的目的作根本性的调整。只有以"预防疾病,促进健康"为首要目的的医学,才是"供得起,因而可持续的医学",才有可能是"公平的"和"公正的""医学"。而中医药学正是以人为本、与预防为主的医学。十八大以来,中医药学迎来了"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时机,进入快速发展的轨道;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要求坚持中西医并重,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中医药学源远流长,其虽然古老,但理念并不落后。中医药学从整体上系统把握人体健康,重视患病的人,而不仅是人的病;在生理上以脏腑经络、气血津液为基础,主张阴阳平衡,气血流通;在治疗上以辨证论治为特点的个体化治疗,重视个体差异和病证的演变;在方药上根据药物性味归经,运用七情和合的配伍法则,制定方剂起到减毒增效的作用。这些理论和思维方法,蕴含着预防和诊治重大疾病、复杂慢病的策略和路径,也代表着以维护健康为目的的未来医学发展的方向。深入研究和发掘中医药伟大宝库精华,对丰富医药卫生领域研究内容、解决世界医改难题,推进当代生命科学深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当前,中医药发展还面临着许多问题,其中比较突出的两个问题是药材质量和临床证据。药材是中医药发展的物质基础,必须采取措施开展资源保护和质量提升。WHO指出:世界要以开放的头脑接受传统医药,而传统医药要被广泛接受依赖于疗效的肯定,其中的关键环节在于研究方法的科学性。可喜的是,我国一批科研工作者已经在相关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包括中药无公害种植技术推广和应用、高质量的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价研究获得国际认可、中医药临床证据库的搭建已经初具规模。察势者智,驭势者赢。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采集和分析等现代新兴技术的涌现,中医药发展正乘势而为,跨界融合创新,将迸发出巨大的活力,开拓新的研究领域,引领世界生命科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56.
家谱也称族谱或宗谱,是民间记载以血缘关系为主体的家族繁衍世系和重要人物事迹的特殊文字体裁。家谱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一种独特的文献形式。以往认为,家谱具有封建宗法的属性,更多重视的是血脉和文化传承,但实际上,家谱同样具有一定的社会学、历史学、考古学、经济学、民俗学、人口学、民族学、文学、政治学、宗教学、法学、姓氏学等价值。另外,家谱在凝聚炎黄子孙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方面也发挥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相似文献   
57.
慢喉痹是临床常见病、难治病,有极高的复发率.其病机多与阴虚、火热等有关.李淑良主任认为风邪为患是该病的重要的病机,风邪袭于阳位,咽喉正当其冲,风邪留恋而出现咽痒、咽干、咳嗽等症状.治疗当先散风,给邪以出路,使邪从上而解.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58.
盛玉凤 《浙江中医杂志》2011,46(12):859-860
2011年是我院前妇科室主任、著名中医妇科专家、首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裘笑梅先生诞辰一百周年。我作为裘老的嫡传弟子,抚今追昔,不禁心潮涌动,百感交集,遂欣然命笔,将裘师的临床经验和生平事迹作一简要介绍,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59.
中医针灸传承内容是随着社会发展与中医学术发展的需求而变化、演进的,在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特点。中医针灸文化传承之精髓应包括“仁、顺、活、和”四个方面,其中“仁”是基石,体现了对生命的关爱之心,更体现了对“大医精诚”的尊重和追求;“顺”是手段,中医针灸“顺势而治”的特性凸现了针灸“治未病”的特点和潜力;“活”是灵魂,体现了整体的把握与对个体的尊重统一;“和”是目标,调和阴阳,和谐天人关系是预防和解决人体疾病的不二途径和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60.
施杞教授,1937年出生。目前担任上海中医药大学终生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指导老师,是上海市名中医、全国第2、第3批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人导师、香港大学名誉教授、新疆医科大学客座教授和国务院有突出贡献专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施教授倡导“临床乃医疗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