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118篇
  免费   839篇
  国内免费   222篇
耳鼻咽喉   118篇
儿科学   59篇
妇产科学   283篇
基础医学   506篇
口腔科学   262篇
临床医学   4619篇
内科学   838篇
皮肤病学   110篇
神经病学   103篇
特种医学   698篇
外国民族医学   5篇
外科学   5113篇
综合类   12688篇
预防医学   2880篇
眼科学   1766篇
药学   6017篇
  80篇
中国医学   1637篇
肿瘤学   397篇
  2024年   131篇
  2023年   487篇
  2022年   387篇
  2021年   700篇
  2020年   799篇
  2019年   894篇
  2018年   411篇
  2017年   995篇
  2016年   1006篇
  2015年   1289篇
  2014年   2611篇
  2013年   2527篇
  2012年   2839篇
  2011年   2681篇
  2010年   2548篇
  2009年   2228篇
  2008年   2244篇
  2007年   1981篇
  2006年   1673篇
  2005年   1894篇
  2004年   1392篇
  2003年   1423篇
  2002年   1131篇
  2001年   1030篇
  2000年   768篇
  1999年   504篇
  1998年   414篇
  1997年   325篇
  1996年   252篇
  1995年   215篇
  1994年   127篇
  1993年   68篇
  1992年   59篇
  1991年   40篇
  1990年   40篇
  1989年   40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1.
小切口取股骨接骨板2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股骨骨折愈合后常需将内固定物取出。2004年4月~2005年4月,笔者用小切口取股骨接骨板26例.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2.
切口感染是医院内常见的感染,不但给病人带来痛苦,而且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严重影响了医疗质量。手术切口感染为多环节、多因素所致,重在预防。加强综合性预防措施与手术过程中每一个环节的消毒管理,是降低切口感染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3.
老年腹部手术后切口裂开发生率较高,本院2年来对65岁以上有切口裂开隐患病人进行了预防性减张缝合,无一例发生切口裂开,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4.
自内障是眼科一种常见病,高原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平原地区,加之西藏高原少数民族卫生防病知识缺乏,交通不便,就诊晚,致使成熟期自内障明显多于平原地区。2005年7月笔者有幸参加了全国防盲办组织的青藏高原光明行之五——西藏行医疗队,我们在短短的5d内共完成了138例自内障手术,现将此行的护理配合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5.
我院自1998年7月开始,行麦氏切口阑尾切除术常规不缝合腹膜。以预防伤口感染,取得较满意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6.
目的:探讨颅中窝-侧颅底沟通性晚期恶性肿瘤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16例颅中窝-侧颅底沟通性恶性肿瘤分别采用了①耳后“C”形切口,颗骨次全切除进路与高位颈侧切开联合进路行颅中窝一侧颅底和腮腺区肿瘤切除;②颗侧舌形切口,颅中窝进路颅内外肿瘤切除;③颞-耳-下颌骨外旋进路行咽旁、颞下窝、颅中窝肿瘤切除等三种手术方法治疗。其中13例术后补充放射治疗。结果:16例中11例术后存活3年以上,5例术后3年内死亡。按生命表法统计,3年生存率为68.75%。结论:所采用的三种手术方式,能较好地暴露颅内外病变,进行肿瘤切除。对颅底区晚期恶性肿瘤采用手术及术后放射治疗等积极措施可取得一定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7.
目的 探讨贫困地区超声乳化联合小切口硬核白内障摘除联合PMMA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的疗效。方法 对336例(336只眼)Ⅳ级以上核白内障行超声乳化联合小切口晶状体摘除联合PMMA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结果 术后1天、3天视力在0.5以上分别为240只眼(71.4%)、265只眼(78.8%)。术中主要并发症为后囊破裂。术后主要并发症为角膜水肿、眼压升高。结论 超声乳化联合小切口晶状体摘除治疗Ⅳ级以上核白内障切口小,术后反应轻,散光小,并且视力恢复快,费用低。手术技巧的提高可避免或减少术中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18.
我院自1990年至2002年间,共行胆囊切除385例,其中传统方式胆囊切除(简称CC)270例,小切口胆囊切除(MC)88例,腹腔镜下胆囊切除(简称LC)27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9.
可吸收缝线分层连续缝合在腹部切口关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可吸收缝线分层连续缝合与丝线间断缝合的疗效.方法 将2004年6月至2008年12月行腹部手术604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两组,A组309例,B组295例,分别采用可吸收缝线分层连续缝合及丝线分层间断缝合,比较两组患者的切口愈合情况.结果 A组发生脂肪液化3例,切口感染5例,经换药很快愈合,无切口裂开及切口疝发生.B组发生脂肪液化12例,切口感染16例,经换药,有部分需要拆除缝线,平均愈合时间大于A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可吸收缝线分层连续缝合是安全、可靠的方法 ,能够明显减少切口感染、脂肪液化的发生,切口愈合后的美观度也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20.
腹胀是腹部外科手术后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主要是由于肠道内存在着过量的气体所致,是自觉腹胀气感和客观腹部气体滞留两种现象的综合表现,还可能是由于腹水、腹腔积血、手术后脓肿、囊肿以及腹腔积气、膀胱尿潴留等原因所致[1],腹胀给患者带米许多不必要的痛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