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31篇
  免费   82篇
  国内免费   102篇
儿科学   9篇
妇产科学   8篇
基础医学   83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727篇
内科学   382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9篇
特种医学   65篇
外科学   77篇
综合类   772篇
预防医学   263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533篇
  5篇
中国医学   161篇
肿瘤学   12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62篇
  2020年   72篇
  2019年   68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46篇
  2016年   63篇
  2015年   86篇
  2014年   144篇
  2013年   160篇
  2012年   254篇
  2011年   264篇
  2010年   202篇
  2009年   195篇
  2008年   232篇
  2007年   191篇
  2006年   154篇
  2005年   185篇
  2004年   137篇
  2003年   117篇
  2002年   68篇
  2001年   65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38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9 毫秒
91.
目的探讨ALT小于2倍正常值上限(upper limits of normal,ULN)的HBeAg阴性慢性HBV感染者中与肝脏病理学改变相关的临床指标。方法将60例ALT2×ULN的HBeAg阴性慢性HBV感染者按照不同肝脏炎症程度及纤维化程度分组,对比各组患者性别比例、年龄、血清ALT、HBV DNA定量、脾脏厚度、门静脉内径、肝脏瞬时弹性探测仪(FibroScan)测定肝硬度值(liver stiffness measurement,LSM)的变化情况。结果 60例患者肝脏炎症改变在G1~G3级,纤维化程度在S0~S2期,其中≥G2、达S2者分别为49例(81.7%)、19例(31.7%)。60例患者中,随着肝脏炎症及纤维化程度的加重,男性患者比例、年龄、脾脏厚度、门静脉内径、LSM值均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血清ALT水平、HBV DNA定量随肝脏炎症程度的加重亦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以上两指标随肝脏纤维化程度的加重无明显变化。结论对于ALT2×ULN的HBeAg阴性慢性HBV感染者,仍然有相当部分患者的肝脏病变在G2或/和S2以上,对于这部分人群,尤其是男性患者,密切随访年龄、血清ALT、HBV DNA、脾脏厚度、门静脉内径、LSM值的变化对于协助了解肝脏病理变化有一定的提示作用。  相似文献   
92.
93.
口腔医院住院患者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口腔医院感染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的住院患者在性别、年龄、年份、病种上的分布及感染者的肝功能状况。方法:收集2008-2012年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进行过丙肝抗体检测的住院病人的数据,按性别、年龄及检测年份的不同分组比较丙肝抗体的阳性率,并观察丙肝抗体阳性病人的病种情况。分析丙肝抗体阳性病人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数据,以期了解感染者的肝功能状况。结果:口腔医院住院患者抗-HCV阳性率为0.25%,低于文献中所述的一般人群3.2%的抗.HCV阳性率流行率;住院患者抗-HCV阳性病人的肝功能异常率为53.33%,较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HBsAg)阳性患者17.77%肝功能异常率有显著性提高(X^2=9.11,P〈0.01)。结论:对口腔患者术前和创伤性治疗前的抗。HCV的检测能及早发现HCV感染者;同时口腔医院的医护员工需加强对病人和自身的保护,严格消毒操作器械,防止HCV的医院内传播;HCV感染者需定期进行肝功能检查,防止肝脏的损伤。  相似文献   
94.
目的 分析ALT轻度升高(1~2倍正常值上限)的HBeAg阳性和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病理学特点,并探讨年龄及HBV DNA水平对其的影响.方法 收集2009年10月至2011年3月,“十一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慢性乙型肝炎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入组病例中符合条件者,行B超引导下肝穿刺活组织检查,并检测HBsAg、HBeAg滴度及HBV DNA水平.比较HBeAg阳性和阴性患者炎症分级和纤维化分期情况及年龄(≥40岁和<40岁)、HBVDNA水平(≥105拷贝/ml和<105拷贝/ml)对其的影响.两样本构成比的比较用x2检验,相关性分析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389例HBeAg阳性与126例HBeAg阴性患者的肝组织炎症分级与纤维化分期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4.326和3.464,P值均>0.05).<40岁组中,HBeAg阳性与阴性患者的炎症分级及纤维化分期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2.543和5.024,P值均>0.05).≥40岁组中,HBeAg阳性患者中、重度炎症(G3、G4)所占百分比(32.9%)明显高于HBeAg阴性者(16.4%),x2=8.777,P<0.05;纤维化分期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977,P>0.05).HBV DNA≥105拷贝/ml患者中,HBeAg阳性患者轻度炎症(Gl)所占百分比(17.5%)明显高于HBeAg阴性患者(7.3%),x2=8.851,P<0.05;HBeAg阳性和阴性患者肝组织纤维化分期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8.227,P>0.05).HBVDNA<105拷贝/ml的患者中,HBeAg阴性患者轻度炎症(Gl)所占百分比(29.6%)明显高于HBeAg阳性患者(6.9%),x2=6.357,P<0.05;HBeAg阳性和阴性患者肝组织纤维化分期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4.061,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是肝脏病理炎症和纤维化轻重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1.92和2.11,P值均<0.05).结论 ALT轻度升高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HBeAg状态与肝脏病理炎症及纤维化程度无关.年龄≥40岁的HBeAg阳性患者中、重度炎症比例明显升高;不同HBV DNA水平的HBeAg阳性与阴性患者肝脏炎症分级也有差异.  相似文献   
95.
魏晋  于玲  谭宏宇△ 《天津医药》2020,48(7):650-653
目的 探讨术中影响肝癌患者术后丙氨酸转氨酶(ALT)恢复的麻醉相关因素。方法 收集接受根治性手 术治疗的177例肝癌患者临床资料。术后第5天ALT恢复正常或小于术前值的患者归为ALT恢复组(n=78),ALT 未恢复正常且高于术前值的患者归为ALT未恢复组(n=99)。使用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回归,筛选出影响术后ALT 恢复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ALT恢复组中术后第5天ALT值、中心静脉压(CVP)降低值和乳酸升高值低于ALT未 恢复组,ALT恢复组中切除范围超过3个肝段和术后体温<35.5 ℃的患者占比低于ALT未恢复组,而手术时间≤180 min 的患者占比高于 ALT 未恢复组(P<0.05)。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术后乳酸升高值较高(OR=1.526,95%CI: 1.105~2.107)、CVP 降低值较高(OR=1.170,95%CI:1.017~1.346)、手术切除范围较高超过 3 个肝段(OR=2.487, 95%CI:1.185~5.216)是ALT未恢复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术后乳酸升高值、手术切除范围超过3个肝段、CVP降 低值影响肝癌患者术后ALT恢复。  相似文献   
96.
刘琼 《现代药物与临床》2017,32(12):2481-2484
目的探讨虎驹乙肝胶囊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1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五七医院接受治疗的病毒性肝炎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要求的差别分为对照组(42例)和治疗组(42例)。对照组患者静脉滴注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1.2 g加入到生理盐水250 m L中,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虎驹乙肝胶囊,5粒/次,3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60 d。治疗后,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肝功能和血清学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0.95%、95.2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和总胆汁酸(TBA)等肝功能指标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上述肝功能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基质金属蛋白酶-13(MMP-13)、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降低的更明显,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虎驹乙肝胶囊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病毒性肝炎疗效显著,可有效缩短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改善肝功能和机体炎症反应,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7.
目的探讨胆宁片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5年4月—2016年4月在上海杨浦区五角场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治疗的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患者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4例)和治疗组(44例)。对照组口服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2粒/次,3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胆宁片,5片/次,3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6个月。评价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同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脂水平和肝功能改变。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1.82%、97.7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水平均显著降低,而高密度脂蛋白(HDL-C)则明显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患者上述血脂水平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γ-谷氨酰转移酶(γ-GT)水平均比同组治疗前显著降低,同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患者肝功能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胆宁片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效果显著,可明显降低患者血脂水平,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8.
目的研究复方丹参片联合胸腺法新治疗失代偿期丙型肝炎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5月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心医院和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收治的失代偿期丙型肝硬化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静脉注射注射用胸腺法新,1.6 mg/次,2次/周;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复方丹参片,3片/次,3次/d。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12个月。评价两组患者临床效果,同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肝纤维化指标、丙型肝炎病毒RNA(HCV-RNA)水平、Child-Pugh评分和乙型肝炎E抗原(HBe Ag)转阴率变化。结果治疗12个月后,两组患者总胆红素(TBi 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均显著下降,白蛋白(ALB)水平显著上升,同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患者血浆TBi L、ALT和ALB下降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12个月后,两组患者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III)和层黏连蛋白(LN)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且治疗组患者HA、PCIII和LN水平显著比对照组低(P0.05)。治疗12个月后,治疗组患者HCV-RNA显著低于治疗前,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低于治疗12个月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个月后,治疗组患者Child-Pugh评分显著降低,两组HBe Ag转阴率显著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患者Child-Pugh评分和HBe Ag转阴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丹参片联合胸腺法新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临床效果良好,肝纤维化指标、肝功能以及病毒学指标均得到了显著改善,缓解了患者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99.
目的 探讨p-Stat3和Survivin在胃癌中的表达与临床病例特征以及患者预后的关系,联合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建立患者术后生存预测模型。方法 收集133例行胃部肿瘤切除术的患者信息并随访。制作石蜡组织芯片,使用免疫组化法检测p-Stat3和Survivin在胃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结合Logistic回归模型联合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来描述多指标联合检测对患者术后生存状态的预测价值;使用R Studio软件中survival和rms程序包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结果 p-Stat3和Survivin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均高于癌旁组织;p-Stat3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浸润深度及TNM分期呈正相关,Survivin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患者的分化程度及浸润深度呈正相关;p-Stat3和Survivin的表达水平越高,患者预后越差;ALT水平越低,患者预后越差;Survivin、ALT和AST为预测胃癌患者术后生存的最优组合。结论 p-Stat3和Survivin的表达对胃癌诊断具有辅助作用;p-Stat...  相似文献   
100.
应用ROC曲线评价中暑患者血清中酶活性对病情的判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暑高热可有血清酶活性增高现象[1],但其与中暑病情关系较少报道。我们用ROC曲线分析中暑患者血清酶活性的变化对病情的判断价值。1材料和方法1.1检测对象24例住院中暑患者均为男性,平均年龄20.6岁(19岁~25岁)。按我国《职业性中暑诊断标准GBll508-89》[2]将其分为轻症中暑和重症中暑组。每组各12例。对照组为一般住院病人,排除心血管、内分泌、肝胆。骨髂肌疾病及其它原因引起的高热患者,随机选取30例,其中男22例。女8例,平均年龄38.9岁(16~58岁)。1.2方法1.2.1血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