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62篇
  免费   250篇
  国内免费   148篇
耳鼻咽喉   9篇
儿科学   16篇
妇产科学   28篇
基础医学   229篇
口腔科学   11篇
临床医学   1439篇
内科学   1107篇
皮肤病学   24篇
神经病学   89篇
特种医学   221篇
外国民族医学   6篇
外科学   820篇
综合类   2746篇
预防医学   823篇
眼科学   10篇
药学   1560篇
  16篇
中国医学   976篇
肿瘤学   30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124篇
  2022年   136篇
  2021年   155篇
  2020年   161篇
  2019年   154篇
  2018年   78篇
  2017年   168篇
  2016年   184篇
  2015年   250篇
  2014年   502篇
  2013年   511篇
  2012年   629篇
  2011年   691篇
  2010年   691篇
  2009年   708篇
  2008年   744篇
  2007年   680篇
  2006年   622篇
  2005年   682篇
  2004年   559篇
  2003年   447篇
  2002年   334篇
  2001年   268篇
  2000年   144篇
  1999年   127篇
  1998年   109篇
  1997年   83篇
  1996年   43篇
  1995年   44篇
  1994年   43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肱骨髁间骨折较为少见,只占全身骨折0.47%。但由于骨折块粉碎。侵袭关节。整复困难,固定不稳。严重影响关节功能恢复、疗效多不满意。髁间骨折系关节内骨折。无论应用手术或非手术疗法,均有其优缺点。我院于1988-2000年以来.开展中西医结合治疗肱骨髁间骨折患者30例,全部随访。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82.
ICU患者的心理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于ICU患者病情变化快生命体征波动不稳 ,且没有亲友及家属陪伴 ,难免产生不同于普通患者的心理反应。多年来 ,笔者观察和了解患者的心理变化 ,并施予相应护理 ,经过临床实践及患者、家属的评价 ,得到的反馈是满意的。1临床观察通过临床观察 ,将ICU患者的心理反应分为四型 :1  相似文献   
83.
目的:评价血清脂肪酸结合蛋白(FABP)对判断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对31例UAP患者和30名健康人行FABP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定量检测和比较研究,同时严密观察31例UAP患者2周内心脏意外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2周内,血清FABP异常(增高)的UAP患者心脏意外事件发生率为44%,高于FABP正常的UAP患者(8%,P<0.01)。CK-MB异常和正常的UAP患者2周内心脏意外事件发生率分别为30%、29%(P>0.05)。结论:FABP定量测定对判断UAP患者短期内发生心脏意外事件有重要的预报价值,且比CK-MB具有更高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84.
85.
目的:探讨外固定器治疗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对12例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的患者采用改良AO外固定器治疗,术后随访5-8个月,根据骨折愈合情况和腕关节形态及功能情况,按Jakim评分结果评价治疗效果。结果:骨折愈合时间为6-8周,优良率为91%。结论:外固定器治疗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具有良好的固定作用,能较好地防止骨折畸形愈合和保护腕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86.
慢性乙型肝炎尚无特效治疗。HEALTH疗法从适当休息、足够营养、调节心态、合理用药、定期复查、自我保健等六个方面实施慢性乙型肝炎的整体治疗,充分发挥抗病能力,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87.
节段性不稳定在颈椎病性脊髓病发病中的作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复习100例颈椎病性脊髓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以正常成人49例作为对照,在颈椎侧位及伸、屈位X线片上测量椎管中矢径、椎体中矢径、功能Ⅰ径、功能Ⅱ径,颈伸位时椎体后滑距离,椎体后缘骨刺。将颈椎管中矢径比值小于0.75作为发育性椎管狭窄的判断标准,中矢径比值小于0.75为椎管狭窄组(A组),其余为非狭窄组(B组),将正常成人组定为C组。对所测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用JOA法对脊髓病患者(A、B组)的颈脊髓功能做出评估。结果显示:A、B组中节段性不稳定(segmentalinstability,SI)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人,但不稳定程度(颈椎后滑)无明显差异。脊髓病损程度A组重于B组,在A组中与滑移程度正相关。A组功能Ⅰ径<Ⅱ径,B组功能Ⅰ径>Ⅱ径,提示节段性不稳定合并发育性椎管狭窄时具有致病作用。颈伸位时椎体后滑使功能Ⅰ径小于12mm为脊髓受压的临界标准。  相似文献   
88.
有关脊柱不稳定的探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脊柱不稳定虽不是疾病的独立诊断,但在临床上常见。已呈现日益增多的趋势。并已引起人们的重视。本文就有关问题讨论如下。1 维持脊柱稳定的因素 脊柱由韧带和椎间盘维持内源性稳定,由脊柱外肌肉保证外源性稳定。颈椎支持头面部器官,胸腰椎则将上肢和躯干所担负的重量通过骶髂关节传达至下肢。由于生理孤度、椎间盘和椎间孔的存在,使脊柱可以像弹簧一样吸收从下肢传来的冲力,保护颅脑和胸腹部。 脊柱的运动是多个活动节段的联合动作,包括沿横轴、矢状轴和纵轴的旋转。而脊柱的屈曲主要在腰段,旋转活动主要  相似文献   
89.
脊柱结核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脊柱结核多侵蚀脊柱的前柱和中柱,且常多节段受累,导致脊柱不稳、畸形和脊髓受压等一系列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威胁生命.对于脊柱结核严重、脊柱不稳、后凸畸形严重的病例,可采取前路结核病灶清除,椎体间植骨,工期前路脊柱内固定方法治疗.我们于2000年1月至2004年12月期间,应用该术式治疗脊柱结核45例,取得良好的疗效.现就前路病灶清除、椎体间植骨、前路内固定在脊柱结核治疗中的临床价值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90.
2005年1月~2006年10月,我院在常规抗心绞痛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小剂量安定辅助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32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