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722篇
  免费   1444篇
  国内免费   598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100篇
妇产科学   126篇
基础医学   732篇
口腔科学   6篇
临床医学   7717篇
内科学   1815篇
皮肤病学   127篇
神经病学   371篇
特种医学   1486篇
外国民族医学   7篇
外科学   3925篇
综合类   10988篇
预防医学   2361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4814篇
  72篇
中国医学   3898篇
肿瘤学   210篇
  2024年   264篇
  2023年   945篇
  2022年   812篇
  2021年   1158篇
  2020年   1185篇
  2019年   1073篇
  2018年   472篇
  2017年   1088篇
  2016年   991篇
  2015年   1134篇
  2014年   2281篇
  2013年   2113篇
  2012年   2746篇
  2011年   2842篇
  2010年   2464篇
  2009年   2274篇
  2008年   2438篇
  2007年   2154篇
  2006年   1795篇
  2005年   1766篇
  2004年   1316篇
  2003年   1154篇
  2002年   892篇
  2001年   712篇
  2000年   511篇
  1999年   400篇
  1998年   361篇
  1997年   316篇
  1996年   287篇
  1995年   222篇
  1994年   173篇
  1993年   98篇
  1992年   68篇
  1991年   57篇
  1990年   52篇
  1989年   63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8篇
  1958年   5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71.
下肢慢性郁血综合症主要为下肢静脉机能不全所致。其临床特征为足部肿胀,皮炎、色素沉着,患肢有抽痉样疼痛和静脉性跛行,最终有郁血性溃疡形成。我院自1987年5月开始,收治了18例下肢慢性郁血综合症病人。治疗时,除采取高位结扎或剥脱大、小隐静脉等传统手术外,同时采取腱袢替代瓣膜术和直接深静脉手术。手术疗效满意率达100%。手术前后的护理配合对此病的预后关系密切,现将护理有关方面作如下介绍。  相似文献   
72.
由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rteriosclerotic obliteration,ASO)是中老年人常见的周围血管闭塞性疾病,其主要症状是间歇性跛行、静息痛和肢体远端的溃疡或坏疽,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人工或自体大隐静脉旁路术是治疗ASO的有效手段,我院自2003年3月至2007年3月共收治ASO患者86例,其中接受血管旁路移植的有42例,我们对接受血管旁路移植的ASO患者进行总结,现将手术室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3.
补中益气汤为金元时期李东垣所创制,首载于《脾胃论》。方由黄芪、党参、甘草、白术、当归、陈皮、升麻、柴胡组成。具有益气升阳、调补脾胃的功效,原为劳倦内伤、清阳下陷、脾胃气虚诸证而设。笔者近年来用此方加减,用于治疗骨伤科病症效果良好,现举例如下。1骨折愈合后下肢肿胀刘某,女,45岁,工人,2001年4月28日初诊。自述右股骨干骨折行交锁髌内钉内固定术后6月,术后3月时拄双拐下地行走,出现右小腿、踝及足部肿胀,曾给予中西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现症:右小腿、踝及足部肿胀,患肢周径较健侧同段周径大3cm,按之浮软不起,患肢皮色紫黯,倦怠纳…  相似文献   
74.
疑似肺动脉栓塞患者联合下肢深静脉多层螺旋CT成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2005,3(6):508-510,F003
  相似文献   
75.
自2001年5月以来,我院做的57例64个下肢静脉造影的观察,进一步认识了造影方法及其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血栓形成的X线表现,诊断方法通过本组资料可了解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部位,范围和血栓的X线特征。  相似文献   
76.
危重患儿下肢深静脉血栓10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危重患儿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危险因素、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DVT的临床资料。结果:9例患儿应用股静脉插管。诊断DVT后均接受抗凝,祛聚综合治疗。4例行溶栓治疗;10例全部治愈,随访9例无复发,1例固原发病行截肢。结论:DVT在儿科发病率低,中心静脉插管是儿科DVT的主要危险因素,综合应用溶栓、抗凝及祛聚治疗,效果良好,后遗症少。  相似文献   
77.
目的探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对下肢缺血模型血管新生的影响。方法制作兔左下肢缺血模型,术后随机分为rhG-CSF治疗实验组(n=24)和对照组(n=24);应用流式细胞学技术、动脉造影、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查,比较两组外周血CD34 细胞的含量、缺血下肢侧枝血管计数及肌肉毛细血管密度。结果治疗后3 d实验组CD34 含量(%)为(0.7150±0.0873)明显高于对照组(0.3983±0.08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在第15、30天时侧枝血管计数(6.33±0.82、9.17±0.75)均高于对照组(3.33±0.52、4.17±0.75)(P<0.01);第40天实验组内收肌毛细血管密度平均为8.5/HP,明显高于对照组4.2/HP(P<0.01)。结论rhG-CSF可以增加兔缺血下肢的毛细血管数量,有促进血管新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78.
目的 探讨介入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的效果. 方法 38例DVT均行深静脉置管接触性溶栓,12例联合血管球囊扩张及血管内支架置入术.按我院疗效观察标准:治愈,造影检查示血栓完全溶解,静脉壁光滑;显效,静脉回流通畅,静脉内有附壁血栓,管腔内径≥2/3;有效,静脉内仍有血栓残留,管腔内径<2/3;无效,造影检查示静脉回流不通畅. 结果 治愈22例,显效14例,有效2例.治疗中无严重并发症发生.34例随访3~24个月,其中3~6个月7例,7~12个月12例,13~24个月15例,血栓复发2例,经再次深静脉置管接触性溶栓治疗后部分再通. 结论 介入治疗DVT操作简便,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9.
外周动脉病经皮介入治疗现状与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广义的外周动脉病(PAD)定义为冠状动脉以外的血管,它实际上分布在整个人体,其范围远远超过了冠状动脉。狭义的外周动脉病仅指下肢动脉病,本文仅指后者。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外周动脉病的患病率也如冠心病一样不断上升,甚至已经超过了冠心病的患病率。在我国年龄大于60岁的人群中PAD的估测患病率超过10%,这可能系保守的估计,因为还有一些患者可能没有症状或不知道症状系动脉阻塞所致,这类患者的PAD症状要么被忽视,  相似文献   
80.
目的了解下肢骨折患者出院后对康复护理支持的需要。方法用发放名片、电话随访、家庭随访的方法对213名下肢骨折住院患者出院后进行康复护理。结果骨折是一种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康复的疾病,而康复护理大多在家中进行,患者出院后的康复锻炼极需医护人员的指导。结论通过对213例下肢骨折患者开展出院后的康复护理,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率,减轻了病人的心理负担,最大限度地恢复了肢体的功能;从而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