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733篇
  免费   2966篇
  国内免费   857篇
耳鼻咽喉   245篇
儿科学   86篇
妇产科学   260篇
基础医学   1672篇
口腔科学   1432篇
临床医学   5902篇
内科学   1453篇
皮肤病学   67篇
神经病学   591篇
特种医学   2102篇
外国民族医学   41篇
外科学   2003篇
综合类   9635篇
预防医学   2372篇
眼科学   130篇
药学   3531篇
  124篇
中国医学   1513篇
肿瘤学   6397篇
  2024年   264篇
  2023年   1128篇
  2022年   946篇
  2021年   1200篇
  2020年   1239篇
  2019年   1249篇
  2018年   700篇
  2017年   1124篇
  2016年   1340篇
  2015年   1375篇
  2014年   2206篇
  2013年   2114篇
  2012年   2540篇
  2011年   2724篇
  2010年   2397篇
  2009年   2150篇
  2008年   2338篇
  2007年   2052篇
  2006年   1855篇
  2005年   1793篇
  2004年   1545篇
  2003年   1215篇
  2002年   933篇
  2001年   722篇
  2000年   560篇
  1999年   437篇
  1998年   269篇
  1997年   228篇
  1996年   207篇
  1995年   173篇
  1994年   146篇
  1993年   94篇
  1992年   79篇
  1991年   49篇
  1990年   75篇
  1989年   63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1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56岁,汉族,长期在外务工,因“发现右面部包块1年”于2004年6月5日入院。入院查体:生命体征正常,KPS 90分。双颈部、双腹股沟扪及多个散在、直径约0.5cm-1.0cm、大小不等、质软、活动、无压痛结节;右面部扪及大小约 9cm×6cm×2cm固定肿块,质软、无压痛、边界不清表面凹凸不平、皮肤色素沉着、粗糙、有抓痕。肿块范围上达颧弓水平、下达下颌角水平、前达外眦后 3cm处、后达乳突水平。左上臂近肘关节内上方处扪及约9cm×8cm同质地包块。既往无支气管哮喘和肾病综合征史。胸片及腹部B超正常;右颌面部 CT提示右颞部至右侧下颌骨体部区域皮下约 6.5cm×3.4cm×9.5cm占位病变(纤维瘤、感染)。彩超提示:右腮腺体层增厚,约1.3cm右颌面部皮  相似文献   
52.
颈部食管的异位胃黏膜:是否参与了后壁喉炎患咽喉部反流的发病机制;结肠直肠癌手术联合放疗与单纯手术治疗后的大便失禁患,在盆底运动/生物反馈训练的短期和远期疗效方面的比较:一项临床、功能性及内镜/超声内镜检查的前瞻性对照研究。  相似文献   
53.
三维骨建模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韧带平衡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探讨以三维骨建模为基础、无需影像的计算机辅助系统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knee arthroplasty,TKA)中韧带平衡的作用。方法2002年11月~2003年6月,采用后稳定型人工全膝关节,在Ceravision无需影像资料的三维骨建模系统导航监控下,辅助完成TKA21例。男5例,女16例,年龄64~79岁,平均72.4岁。其中2例既往行胫骨近端截骨术,1例行股骨远端截骨术。14例膝内翻,7例膝外翻。术前下肢全长X线正位片测量,内翻13°~外翻13°,平均2.36°;膝关节X线正位片测量,应力下内翻平均8.47°(内翻2°~内翻20°),应力下外翻平均3.63°(内翻7°~外翻12°)。结果术中导航系统测量,额面内翻12°~外翻10°,平均3.33°,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额面应力下内翻平均6.47°(内翻0°~内翻24°),应力下外翻平均4.32°(内翻8°~外翻15°),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毕导航系统测得膝内外翻平均0.175°(内翻2°~外翻3°),而术后下肢全长X线正位片测量平均0.3°(内翻3.5°~外翻1.5°),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关节活动度为105~130°,平均115°,膝关节额面松弛度0.2~0.5cm,平均0.27cm。人工膝关节胫、股骨假体取得满意的对位置入和韧带平衡,无关节失稳和髌骨脱位等并发症发生。结论以三维骨建模为基础、无需影像的Ceravision系统,具有三维立体定位、优化截骨,并通过旋转对位和韧带松解获得伸屈膝关节等距间隙与韧带平衡稳定的作用,近期临床疗效满意,可在TKA中常规使用。  相似文献   
54.
王朝辉  张洁 《中国民康医学》2006,18(16):654-655
目的:探讨定量分析HS—CRP在恶性肿瘤患者放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测定恶性肿瘤患者75例和健康人35例的HS—CRP水平。结果:①恶性肿瘤患者HS—CRP水平明显高于健康人(P〈0.01);②在放疗过程中HS—CRP呈两种变化趋势分成A组和B组,在放疗前和放疗1周B组和A组差异无显著(P〉0.05),在放疗2周和放疗结束后1周B组和A组差异明显(P〈0.01);③1年后随访B组患者复发及死亡率明显高于A组。结论:恶性肿瘤患者在放疗过程中定量分析HS—CRP,对放疗效果观察和预后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5.
3DCRT技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剂量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3DCRT技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方法、处方剂量与疗效的关系。方法27例有随访结果的肝癌患者,对其肿瘤体积大小、位置、处方剂量及生存期作回顾性总结。结果治疗后肿瘤局部控制率为85.2%(23/27),1年生存率为70.4%(19/27),2年生存率为55.6%(15/27),3年生存率为33.3%(9/27)。所有病人无放射性肝炎等严重副反应发生。结论3DCRT技术治疗不宜手术的肝癌是一种无创而有效的治疗方法,可提高肝癌的局部控制率,不良反应轻微,病人生存质量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56.
近期的研究显示,对于T1-2N0的局限性前列腺癌,局部治疗后的10年特异性生存率为90%。因此,治疗相关性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对治疗方法的选择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前列腺癌的局部治疗中,永久性近距离放疗(BT)和外放疗(EBRT)以及两者联合应用是常用的治疗选择。研究数据显示,有近18.4%的低危前列腺癌患者选择BT,6.8%的患者选择EBRT治疗。推测2006年美国有近半数前列腺癌患者会选择放疗。BT治疗后尿瘘发生率约为0.3%-3.0%,EBRT治疗后尿瘘发生率为0-0.6%。但尿瘘的保守治疗效果不佳,大多需要手术治疗。作者对盆腔放疗后尿瘘患者进行总结,对发生尿瘘的危险因素以及顽固性尿瘘的治疗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7.
食管癌热疗、放疗、化疗三联治疗的前瞻性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目的 分析热疗、放疗、化疗三联治疗食管癌的疗效。及与放疗比较。材料与方法 1987年6月至1991年10月,对食管癌的三联治疗和常规放疗进行前瞻性随机研究。两组病例分别为57例和58例,三联组放疗每周2次,每次3.6Gy,总量36Gy,5周,化疗:平阳霉素20mg,顺铂(DDP)1.0-1.5mg/kg,每周1次,共3次,腔内微波热疗每周1次,共3-5次,全部病例随访5年以上,失访者按死亡统计。结果 总生存率:三联组1,3,5年分别为93.0%(53/57)、40.4%(23/57)、31.6%(18/57)。单放组分别为:79.3%(46/58)、31.0%(18/58)、15.5%(9/58)。1,5年生存率的P<0.05,其中病变长度在5cm以上的:三联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1.4%(32/35)、51.4%(18/35)、40.0%(14/35);单放组为78.8%(26/33)、24.2%(8/33)、12.1%(4/33),三联组月逐年均优于单放组,T90<43℃的为90.0%((/10).20.0%(2/10),及0(0/10),而T90>43℃的分别为92.8%(39/42),42.8%(18/42)及38.1%(16/42)。结论 食管癌三联治疗在减少了放疗剂量的同时,提高了近期疗效和1,3,5年生存率。  相似文献   
58.
分析原发性腹膜后恶性肿瘤12例。83%以腹块和腹痛为主要症状,体征中腹块占91.5%,以恶性淋巴瘤居首位占61%。全组完全切除率为58%,行脏器联合切除占25%。完全切除加放疗、化疗3年存活率为28.5%,部分切除及活检未给其它治疗者5例预后差,均1年内死亡,差别显著。  相似文献   
59.
心脏微循环血管的扫描电镜观察Ⅰ.心脏血管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柏树令  李吉 《解剖学杂志》1993,16(6):498-500
应用血管铸型、扫描电镜观察方法,研究了2例成人及1例儿童的左冠状动脉前降支中段心肌浅层及其周围的脂肪组织内的心脏血管球的三维构筑。根据形态特点,将心脏血管球分为圆球型、柱型、多角型、捆绑型、绒团型及鸭梨型,并对各型心脏血管球的形态结构特点进行了描述,且阐述了这些心脏血管球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0.
目的:在建立先天性髋脱位(CDH)的计算机三维交互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三维骨刀模型,模拟截骨。方法:利用螺旋体积CT获得患儿髋关节扫描数据,用B+树组织按marching cubes方法完成骨刀模型的重建。通过对B+树的不完全遍历和回溯,定位表面模型间的交点并分割髋关节模型。结果:重建的骨刀模型与CDH三维模型之间,可进行实时交互。初步实现了对骨性三维交互模型任意位置的平面切割、球面切割、拾取和拼合。结论:此建模、切割方法可行有效,可用于计算机模拟骨性手术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