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03篇
  免费   1132篇
  国内免费   314篇
耳鼻咽喉   784篇
儿科学   67篇
妇产科学   56篇
基础医学   303篇
口腔科学   34篇
临床医学   1313篇
内科学   4204篇
皮肤病学   7篇
神经病学   148篇
特种医学   160篇
外科学   1790篇
综合类   975篇
预防医学   157篇
眼科学   119篇
药学   246篇
  9篇
中国医学   52篇
肿瘤学   325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300篇
  2022年   338篇
  2021年   563篇
  2020年   600篇
  2019年   526篇
  2018年   546篇
  2017年   453篇
  2016年   546篇
  2015年   452篇
  2014年   766篇
  2013年   746篇
  2012年   483篇
  2011年   588篇
  2010年   463篇
  2009年   454篇
  2008年   406篇
  2007年   382篇
  2006年   325篇
  2005年   277篇
  2004年   278篇
  2003年   192篇
  2002年   178篇
  2001年   122篇
  2000年   113篇
  1999年   82篇
  1998年   94篇
  1997年   73篇
  1996年   52篇
  1995年   60篇
  1994年   57篇
  1993年   43篇
  1992年   36篇
  1991年   38篇
  1990年   36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3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静脉交通支断离术(subfascial endoscopic perforator surgery,SEPS)联合Muller术治疗下肢静脉交通支瓣膜功能的可行性.方法行静脉顺行造影诊断下肢静脉交通支瓣膜功能不全患肢41条,随机选择31条患肢行SEPS术,在深筋膜下断离病变交通支,联合Muller术抽剥浅表曲张静脉,保留健康大隐静脉.10条患肢作为对照组,行传统大隐静脉抽剥术.结果曲张静脉团块消失,下肢静脉血淤滞得到解决,色素沉着减轻,溃疡愈合,随访5-11月无复发.与对照组相比,手术时间平均缩短1.5h,缝合创口平均减少4.3个,住院时间平均缩短4.8d,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SEPS联合Muller术适合个体化微创治疗下肢静脉交通支瓣膜功能不全,创伤小,恢复快.  相似文献   
102.
目的探讨监护麻醉在鼻内窥镜鼻窦手术(FESS)中的应用。方法以芬太尼和咪达唑仑诱导,静脉泵注异丙酚维持。监测心率、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血压与脑电双频谱指数。结果手术出血量20~200ml,Ramsay镇静评分4~6级,术后清醒时间2~8分钟,术中BIS值60~80,有2例术中改全麻,术中术野清晰,可唤醒,术后恢复良好,全部患者无麻醉死亡。结论监护麻醉可满足FESS的麻醉要求,具有安全、苏醒迅速、术后并发症少的优点。  相似文献   
103.
ERCP和EPT在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诊治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回顾性研究逆行性胰胆管造影(ERCP)结合乳头肌切开术(EPT)对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 (PCS)的诊治价值。方法170例胆囊切除术后症状再发或反复发作患者,接受ERCP检查和EPT等治疗,90 例诊为PCS。分析PCS患者胆道异常、胆总管直径及内镜下治疗后临床表现的改变,不良反应及血清淀粉酶的变化。结果 PCS在ERCP下发现的病变主要为残余胆囊管过长、胆总管狭窄、总肝管狭窄、胆囊管低汇流、乳头旁憩室、胆道括约肌压力增高。ERCP测定的胆总管直径显著大于B超的测定值,分别为(1.38±0.43)cm和 (0.58±0.32)cm(P<0.05)。介入治疗组12例术后临床表现显著改善,治疗的主要不良反应表现为高淀粉酶血症,但血清淀粉酶多在3d内转为正常。结论对PCS患者,ERCP不失为一项有价值、安全的诊断措施,必要时尚可行EPT治疗,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04.
目的探讨中药防石方防治内镜微创保胆取石术后胆囊结石复发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00~2002年符合内镜微创保胆取石术条件的120例胆囊结石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60例,两组均先行内镜微创保胆取石术,对照组术后服消炎利胆片治疗,观察组术后服防石方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对照组3年内胆囊结石复发率分别为1.67%、13.33%;观察组慢性胆囊炎症状消失较对照组理想(P<0.05),有显著性意义.结论防石方减少内镜微创保胆取石术后胆囊结石复发、减轻慢性胆囊炎症状的功效较消炎利胆片为优.  相似文献   
105.
目的了解套扎与硬化夹心联合法治疗食管静脉曲张出血(EVB)能否获得优于单纯硬化(EIS)的疗效。方法84例肝硬化EVB患者随机接受夹心法或单纯EIS治疗(夹心法组43例,EIS组41例)。EIS组硬化剂采用血管旁、内的联合注射法,夹心法组每条曲张静脉结扎2个皮圈,并于其间曲张静脉内注射1~3mL硬化剂。间隔7~12d重复1次内镜治疗,直至静脉曲张消除。结果夹心法组与EIS组静脉曲张消除率相似(93.0%比92.7%),但夹心法组达到消除的平均治疗次数明显减少(1.8±0.6比3.8±1.1),所需平均时间显著缩短[(17.1±7.1)d比(36.5±15.7)d],再出血率与并发症率明显下降(9.3%比31.7%;8.4%比26.8%)。随访期内两组静脉曲张复发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11.6%比14.6%)。结论内镜下套扎与硬化夹心联合法治疗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的疗效优于单纯硬化治疗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6.
目的:观察慢性鼻窦炎(CS)鼻内镜鼻窦手术前后鼻黏膜黏液纤毛清除系统的分泌腺结构和功能变化。方法:对20例慢性鼻窦炎术前及术后4个月窦口鼻道复合体(OMC)区鼻黏膜进行AB-PAS染色,光镜下观察,并与健康组(对照组10例)进行对照。结果:鼻窦炎术前组黏膜怀状细胞及黏膜下腺体有显著性增加(P<0.01),型鼻窦炎患者病理性腺体的增生尤为明显。内镜术后4个月鼻黏膜杯状细胞可恢复至正常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黏膜下腺体未能恢复正常。结论:鼻黏膜杯状细胞及黏膜下腺体的增生是黏液纤毛清除功能障碍的原因之一,尤其是病理性腺体的增生。内镜术后4个月鼻黏膜上皮化,但黏液纤毛清除系统的恢复需要更长时间。术后随访时间应超过4个月,以防复发。  相似文献   
107.
目的:探讨双腔气囊小肠镜的内镜下球囊扩张(endoscopic balloon dilation,EBD)和狭窄切开(endoscopic stricturotomy with needle knife,NKSt)对于小肠炎症性疾病相关狭窄治疗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收集2015年7月至 2018年9月在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行双腔气囊小肠镜狭窄治疗的患者14例,病变部位16处,内镜下干预16次(EBD 11次 和NKSt 5次)。术后定期随访,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缓解和复发情况,以及是否能替代外科手术。结果:14例患者均 成功行内镜治疗,操作成功率100%,未发生穿孔、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EBD和NKSt患者分别在随访5.9~35.3(中位 数26.1)个月及1.6~17.8(中位数8.3)个月内梗阻症状得到有效缓解,其中2例患者随访期间出现再次梗阻,予以保守对 症处理后缓解,未行外科手术干预。结论:小肠镜下治疗(EBD和NKSt)对小肠炎症性疾病狭窄安全有效,可以推迟 外科手术时间。  相似文献   
108.
109.
1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