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501篇
  免费   1330篇
  国内免费   1414篇
耳鼻咽喉   70篇
儿科学   233篇
妇产科学   84篇
基础医学   2117篇
口腔科学   65篇
临床医学   3265篇
内科学   675篇
皮肤病学   30篇
神经病学   4832篇
特种医学   873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5072篇
综合类   3411篇
现状与发展   3篇
预防医学   475篇
眼科学   39篇
药学   1065篇
  19篇
中国医学   504篇
肿瘤学   412篇
  2024年   37篇
  2023年   328篇
  2022年   373篇
  2021年   696篇
  2020年   715篇
  2019年   572篇
  2018年   567篇
  2017年   651篇
  2016年   646篇
  2015年   688篇
  2014年   1201篇
  2013年   1470篇
  2012年   1070篇
  2011年   1109篇
  2010年   1059篇
  2009年   953篇
  2008年   942篇
  2007年   1091篇
  2006年   973篇
  2005年   846篇
  2004年   728篇
  2003年   728篇
  2002年   617篇
  2001年   507篇
  2000年   391篇
  1999年   370篇
  1998年   385篇
  1997年   346篇
  1996年   267篇
  1995年   251篇
  1994年   237篇
  1993年   198篇
  1992年   192篇
  1991年   166篇
  1990年   164篇
  1989年   178篇
  1988年   123篇
  1987年   113篇
  1986年   169篇
  1985年   254篇
  1984年   206篇
  1983年   163篇
  1982年   137篇
  1981年   124篇
  1980年   116篇
  1979年   33篇
  1978年   36篇
  1977年   27篇
  1976年   11篇
  1975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31 毫秒
101.
脊柱放线菌感染并发脊髓压迫症(附3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脊柱放线菌感染并发脊髓压迫症的临床和影像学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经病理检查证实的本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例患者均有颈、胸脊椎及软组织感染和脊髓压迫症状;MRI示病变椎体骨质破坏,颈、胸硬膜外软组织肿块,脊髓受压。病理学检查组织病理学检查证实3例均为放线菌感染,2例表现为炎性肉芽组织伴微脓肿形成,另1例表现为硬膜外脓肿。均予以脓肿清除、脊髓减压术,并给予4~8周大剂量青霉素G静脉滴注,后改口服维持4~6个月,术后及随访3例患者均取得显著的疗效。结论脊柱放线菌感染并发脊髓压迫症临床和影像学表现无特征性,其确诊依赖于病理学和微生物学检查。脓肿引流、椎管内减压术和大剂量抗生素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102.
脊髓损伤后中枢性疼痛的实验模型和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枢性疼痛(central pain,CP)是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的顽固性合并症,为患者主观上感到损伤平面以下皮肤痛觉消失区一种以自发痛为主的疼痛,发生率为11%~94%,严重者为5%~30%。近年来其发生率逐年增高,使很多患者陷于抑郁、药物成瘾、甚至自杀的悲惨境地。许多疼痛  相似文献   
103.
目的探讨离体培养脊髓片的理想厚度和大鼠的最佳周龄。方法通过不同周龄的大鼠(1周、2周、3周、4周龄各10只,共40只),以及不同厚度(切片厚度分为:100μm、200μm、300μm以及400μm 4种)的脊髓组织切片培养,采用MTT技术进行脊髓片培养细胞的活性鉴定,观察脊髓片培养不同时间点其神经细胞的活性。结果1~7 d鼠龄的脊髓组织片培养1~14 d时细胞活性最高,但其神经细胞结构形态容易受到破坏,不利于观察,且在培养超过14 d时神经细胞活性明显下降;2~3周鼠龄的脊髓组织片培养细胞,在培养14 d后仍有较高的神经细胞的活性并保持较好的细胞形态结构;1~4各周龄组大鼠200μm和300μm左右厚度的脊髓片培养神经细胞活性最稳定(85%~95%)。结论进行离体脊髓片培养,选择7~14 d(即1~2周龄)大鼠作为取材对象较为理想,选择200μm~300μm切片厚度的脊髓片进行培养较为合适。  相似文献   
104.
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5  
目的总结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治疗脊柱结核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2例脊柱结核患者采用一期病灶清除结合植骨内固定,手术前后配合正规化疗,根据X线片观察脊柱融合时间和脊柱后凸角度变化。结果随访时间8~45个月,全部病例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植骨界面骨性融合时间4.5~8个月。后凸矫正度数为7°~18°。结论一期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治疗脊柱结核,骨结构重建可靠,治疗过程相对简化,效果肯定。  相似文献   
105.
Four patients, who received epidural blood patch to treat postdural puncture headache, were examined with computed tomography in order to demonstrate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injected blood. Blood alone could not be identified, but adding 2 ml contrast agent Iohexol 180 mg J/ ml (Omnipaque®, Nycomed Imaging) to 18 ml blood gave an excellent demonstration of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blood in the epidural space, both cranio-caudally (7–14 segments) and spatially in relation to the epidural septae. The blood-contrast media had a strong affinity to the dural sac. There was no support of the spacefilling effect of blood patch.  相似文献   
106.
A 17-year-old young man presented with a highly unstable fracture dislocation of the third and fourth thoracic vertebrae with neurological deficit, in which the fractured spine had perforated the thoracic esophagus. Open reduction and internal fixation of the spinal fractures in combination with aggressive treatment of the mediastinitis caused by esophageal perforation, consisting of two re-thoracotomies, was performed. Two years after the accident, the patient had recovered well. The neurological deficit had recovered, and there were no difficulties with swallowing.  相似文献   
107.
制作备用根大鼠脊髓后角提取液,取其分子量大于10kD的组分进行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发现手术侧和非手术侧的电泳区带数目大致相同,但手术侧样品的第四条蛋白质区带扫描的吸收峰面积百分比大于非手术侧样品的第四条区带,两者在量上可能有差别。将手术侧样品经交联葡聚精G-75凝胶层析,得到两个洗脱峰.第一峰洗脱液有促进体外培养的背根节神经元存活及其突起生长的作用,其电泳分析显示4条主带,分子量在40~80kD之间.实验结果提示部分去传入纤维支配的脊髓后角组织含有神经营养活性物质,该物质的分子量约在40~78kD之间.  相似文献   
108.
50只大鼠用乌拉坦麻醉,箭毒制动。通过阻断腹主动脉血流以模拟腰段脊髓的局部缺血和再灌流损伤,玻璃微电极记录L2节段脊髓单位放电(SCUDs),观察缺血再灌流时脊髓神经元对腓神经刺激(PNV),内脏大神经刺激(VLNV)及两者同时刺激(SV)的反应。结果在缺血前所记录的133个自发放电单位中,对3种刺激均产生兴奋(E)、抑制(I)及无反应(NR)3种形式的反应,表明大鼠L2节段脊髓存在躯体、内脏和躯体内脏反应性神经元,并有会聚和阻塞现象。在脊髓缺血再灌流时,神经元对PNV、VLNV、SV也产生E、I、NR3种形式的反应,提示脊髓缺血再灌流时神经元对躯体和内脏传入刺激的反应形式不受影响;但缺血时SCUDs对PNV、VLNV产生反应的单位数减少,这表明脊髓缺血损伤时神经元对躯体和内脏传入刺激的反应性减弱,随着缺血损伤加重,脊髓神经元对躯体内脏信号的整合功能下降  相似文献   
109.
Summary The authors present their diagnostic and therapeutic protocol as well as the surgical outcome in a series of 119 patients with the lumbar facet syndrome.By use of different surgical techniques such as translaminar screw fixation (n=56), Louis plate fixation (n=36), Cotrel-Dubousset instrumentation (n=11) and soft system stabilization according to Graf (n=14) excellent, good, satisfactory, moderate and poor results were obtained in 78 (67%), 20 (17%), 14 (12%), 4 (3%), and 1 (1%) instances, respectively.  相似文献   
110.
胚胎脊髓细胞悬液植入急性成年大鼠损伤脊髓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建立胚胎脊髓细胞悬液移植于脊髓损伤模型,以评价其治疗脊髓损伤的可能性。方法:42只Wistar大鼠以改良Alen法(50gcm)打击脊髓,3天后将孕14天(E14)FSCS20μl植入损伤空腔,移植后2、4、6、8、10、12周,以光、电镜、免疫组织化学观察移植物存活、分化及其与宿主之间关系。结果:移植细胞逐渐长大。充满不规则空腔,宿主NF、5-HT、CGRP纤维分别出现于移植物,GFAP纤维于宿主移植物交界处适量存在。移植成神经细胞、成少突胶质细胞、成星形细胞的细胞器日渐完善,细胞功能活跃。复杂及多样突触与细胞连接,将上述细胞与神经纤维、胶质纤维、毛细血管网在三维空间内连接成一体,并与宿主紧密嵌合。结论:(1)成年大鼠脊髓损伤3天后植入FSCS可以存活。(2)移植物进入宿主后,出现再分布,继而器官样分化。(3)长、短传导束进入移植物,显示了移植物的桥作用。(4)成少突胶质细胞的神经营救作用。(5)移植区内出现多种突触,提示移植物中继作用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