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42篇
  免费   766篇
  国内免费   157篇
耳鼻咽喉   89篇
儿科学   373篇
妇产科学   66篇
基础医学   809篇
口腔科学   65篇
临床医学   1158篇
内科学   1783篇
皮肤病学   243篇
神经病学   602篇
特种医学   238篇
外科学   685篇
综合类   1338篇
预防医学   665篇
眼科学   52篇
药学   683篇
  9篇
中国医学   159篇
肿瘤学   448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168篇
  2022年   247篇
  2021年   386篇
  2020年   397篇
  2019年   356篇
  2018年   371篇
  2017年   409篇
  2016年   394篇
  2015年   350篇
  2014年   653篇
  2013年   678篇
  2012年   548篇
  2011年   564篇
  2010年   427篇
  2009年   429篇
  2008年   445篇
  2007年   465篇
  2006年   322篇
  2005年   274篇
  2004年   204篇
  2003年   170篇
  2002年   115篇
  2001年   124篇
  2000年   100篇
  1999年   99篇
  1998年   75篇
  1997年   61篇
  1996年   61篇
  1995年   65篇
  1994年   52篇
  1993年   45篇
  1992年   47篇
  1991年   51篇
  1990年   40篇
  1989年   32篇
  1988年   33篇
  1987年   24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27篇
  1984年   18篇
  1983年   15篇
  1982年   19篇
  1981年   14篇
  1980年   13篇
  1979年   10篇
  1978年   7篇
  1977年   12篇
  1975年   7篇
  197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研究头孢吡肟等5种抗生素对革兰阴性杆菌抗菌活性。方法用纸片扩散法对临床分离的革兰阴性杆菌进行药敏检测,比较头孢吡肟与其他4种临床常用抗生素的抗菌活性。结果分离出245株革兰阴性杆菌。其中:以不动杆菌(48.2%)和铜绿假单胞菌(11.0%)为主的非发酵菌占65.3%。多数革兰阴性杆菌对头孢类菌素的敏感率为44%~68%;除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外,其他革兰阴性杆菌对亚胺培南敏感率最高为93.9%。头孢吡肟对阴沟肠杆菌的抗菌活性优于头孢他啶和头孢哌酮/舒巴坦;而对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抗菌活性明显较低,其他与头孢他啶相近;2004年较2003年,头孢吡肟除对肺炎克雷伯菌抗菌活性略升高外,对其他革兰阴性杆菌均有不同程度降低;而头孢他啶和头孢哌酮/舒巴坦抗菌活性保持稳定。结论第4代头孢菌素头孢吡肟可用于ICU危重病人抗感染治疗。  相似文献   
102.
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经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效果。方法应用STEPHANN-CPAP小儿呼吸机对30例危重新生儿进行经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呼吸支持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和血气变化。结果治疗有效25例,无效5例。治疗有效患儿使用N-CPAP时间12~96h,平均(32±4)h。并发症为鼻黏膜损伤,共12例。全部病例均治愈出院。结论N-CPAP治疗新生儿肺炎并呼吸衰竭及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效果显著,是新生儿科一种简便易行、无创安全、疗效显著的呼吸支持设备。  相似文献   
103.
目的 :为了解农村儿童乙型肝炎 (乙肝 )疫苗接种率、首针及时接种率、全程及时接种率及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 Ag)携带率和抗 - HBs阳转率 ,以便为乙肝疫苗纳入儿童计划免疫提供本底资料。方法 :2 0 0 2年 12月对安庆市农村≤ 3岁儿童进行了调查。结果 :调查的 930人中 ,乙肝疫苗全程接种率为 74 .30 % ,首针及时接种率为 36 .4 5 % ,全程及时接种率为 2 9.4 6 % ,首针及时接种率以 0岁组最高 (χ2 =2 3.2 3,P<0 .0 1) ;检出阳性者 15人 ,携带率为 1.6 1% ;调查合格接种乙肝疫苗儿童 6 31人 ,抗 - HBs阳性 4 93人 ,抗 - HBs阳转率为 78.13%。平原地区的首针及时率为 38.4 0 % ,高于山区 (χ2 =4 .5 6 ,P<0 .0 5 )。住院和在家分娩儿童的首针及时接种率分别为 4 8.74 %、14 .6 3% ,差异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χ2 =10 7.6 7,P<0 .0 1)。结论乙肝疫苗纳入计划免疫后 ,提高农村新生儿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和全程及时接种率是今后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04.
目的 经口鼻面罩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意义.方法 40例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20例予常规的临床治疗;试验组20例采用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常规治疗,并比较入院时,治疗4h后,1周内的临床疗效.结果 试验组Bipap呼吸机治疗后PaO2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PaCO2明显降低(P〈0.01).PaO2增高与PaCO2降低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其它临床观察指标也有明显好转.结论 Bipap呼吸机对COPD急发合并Ⅱ型呼衰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05.
目的探讨产妇孕期尿糖阳性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对139例孕期尿糖阳性产妇(阳性组)和212例尿糖阴性健康产妇(阴性组)进行对照,回顾性分析两组产妇的妊娠结局。结果尿糖阳性组糖尿病(GDM)的发生率为5.0%,巨大儿分娩率为15.3%,羊水异常率为26.6%,新生儿低血糖为5.8%,与阴性对照组的0、7.5%、15.6%、0.9%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阳性组孕妇及胎婴儿患病率与尿糖阳性水平无关,P>0.05;尿糖阳性组患病产妇年龄与体重的分布与阳性组均数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尿糖阳性与妊娠期糖尿病、巨大儿、羊水异常、新生儿低血糖等围生期母儿疾病有密切联系,且与尿糖水平无关。当产妇年龄偏大,产前体重过高时更易导致上述疾病的发生。临床中应对产妇尿糖阳性给予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06.
目的 探讨唾液酸酶法校正和区分细菌性阴道病(BV)的病原菌形态和特性差异,以提高BV的确诊率。方法 选取细菌性评分≥6分的阴道分泌物标本进行涂片染色计分,并做唾液酸酶试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 染色法≥7分及唾液酸酶法阳性,病原菌镜检以小菌大量增长为主,占86.61%;染色法≥7分而唾液酸酶法阴性,病原菌镜检则以小杆菌大量增长为主,占13.39%。经统计检验,上述两种方法对BV的检测结果差异无显著性(X^2=2.23,P=0.1356)。病原菌以在高倍镜下呈小菌样大量增长及混合弯曲菌时,唾液酸酶法阳性率达100%;病原菌镜检以小杆菌大量增长为主时,其唾液酸酶活性检测均为阴性。结论 唾液酸酶法有助于染色计分法区分阴道菌群临界过渡态和BV态,可用以校正涂片染色法的评分,提高计分的准确性、客观性。  相似文献   
107.
目的研究无创正压通气(NIPPV)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中的疗效。方法将65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为标准治疗组(A组,33例),接受常规药物等治疗;NIPPV治疗组(B组,32例),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同时,立即应用面罩以双水平正压(BiPAP)模式行NIPPV。比较两组动脉血气分析结果、呼吸频率、心率、插管率、病死率及住院时间等观察指标。结果B组治疗后2~3 h及24 h血气分析中的pH值、PaCO2、PaO2均较入院时改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组与入院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中理论插管率治疗组(5/33)较A组(13/32)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理论住院时间B组较A组短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iPAP模式行NIPPV可迅速改善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血气情况,减少插管率与住院时间,是治疗呼吸衰竭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08.
目的探讨大剂量盐酸氨溴索(沐舒坦)联合新型鼻罩持续呼吸道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疗效。方法选择NRDS患儿114例,随机分成治疗组(n=58)和对照组(n=56),两组在相同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予头罩吸氧(氧流量4~6 L/min),治疗组予大剂量沐舒坦30 mg/(kg.d),分2次用5%葡萄糖注射液20 mL稀释后静脉滴注,并联合新型鼻罩持续呼吸道正压通气(NCPAP),其参数设定为流量6~8 L/min,吸入氧浓度(FiO2)0.4~0.6,压力为5~8 cm H2O,观察两组治疗后12及48 h的临床表现及血气变化,比较pa(O2)及pa(CO2)及pa(O2)/FiO2的变化。结果治疗组44例经治疗12 h及48h后,呼吸困难和呻吟明显减轻或消失,血pa(O2)升高,pa(CO2)下降,氧合参数明显增加,其中以胸片RDS分级Ⅰ及Ⅱ级效果较佳,Ⅲ及Ⅳ级效果较差;治疗组总有效率75.8%,而对照组为26.7%,两组疗效及血气、氧合指数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大剂量沐舒坦联合新型鼻罩持续呼吸道正压通气能改善通气及氧合,对新生儿RDS有较好的疗效,尤其对胸片RDS分级Ⅰ级及Ⅱ级的患儿,早期应用可避免气管插管,减少机械通气率。  相似文献   
109.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的护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17例呼吸衰竭患者应用无创正压通气(NIPPV)的临床观察与护理,结合治疗前后血气参数值的对比分析,总结出以下护理体会:心理护理,选择合适的体位及鼻(面)罩是应用NIPPV的前提;防止漏气和面部皮肤压迫性损伤,保持呼吸道通畅,密切观察患者通气效果及呼吸机性能是应用NIPPV的护理重点;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进行氧疗,协助患者排痰是NIPPV治疗后的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110.
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对OSAHS患者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秀云  周建英 《浙江医学》2006,28(3):175-177
目的探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胰岛素抵抗(IR)的治疗价值。方法接受多导睡眠监测的中重度OSAHS患者115例,其中65例接受综合干预治疗6个月为对照组,50例在综合干预治疗的同时接受nCPAP治疗为实验组。在治疗前后分别测定体重指数(BMI)、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最低血氧饱和度(miniSpO2)、空腹血糖值和空腹胰岛素值,并计算其胰岛素敏感指数(ISI)。结果治疗前实验组ISI为-4.75±0.44,对照组为-4.78±0.37,两者差异无显著性意义(t=0.021,P>0.05);治疗后实验组(-4.19±028)较对照组(-4.52±0.47)明显升高(t=4.408,P<0.001)。两组ISI与BMI均呈负相关(分别为r=-0.451,P<0.01;r=-0.422,P<0.01),ISI与AHI均呈负相关(分别为r=-0.866,P<0.001;r=-0.829,P<0.001),ISI与miniSpO2均呈正相关(分别为r=0.771,P<0.001;r=0.809;P<0.001)。结论nCPAP能明显改善OSAHS患者的IR。MBI、AHI和miniSpO2可能是nCPAP治疗OSAHS患者IR的有效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