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720篇
  免费   2270篇
  国内免费   1138篇
耳鼻咽喉   244篇
儿科学   126篇
妇产科学   472篇
基础医学   835篇
口腔科学   171篇
临床医学   2292篇
内科学   1508篇
皮肤病学   237篇
神经病学   562篇
特种医学   557篇
外国民族医学   6篇
外科学   1679篇
综合类   5239篇
现状与发展   3篇
预防医学   956篇
眼科学   801篇
药学   7827篇
  28篇
中国医学   4982篇
肿瘤学   603篇
  2024年   58篇
  2023年   298篇
  2022年   513篇
  2021年   925篇
  2020年   832篇
  2019年   660篇
  2018年   845篇
  2017年   987篇
  2016年   1126篇
  2015年   975篇
  2014年   2205篇
  2013年   1974篇
  2012年   2221篇
  2011年   2300篇
  2010年   1717篇
  2009年   1403篇
  2008年   1279篇
  2007年   1352篇
  2006年   1226篇
  2005年   1090篇
  2004年   784篇
  2003年   699篇
  2002年   621篇
  2001年   517篇
  2000年   370篇
  1999年   321篇
  1998年   237篇
  1997年   220篇
  1996年   179篇
  1995年   157篇
  1994年   159篇
  1993年   102篇
  1992年   73篇
  1991年   98篇
  1990年   80篇
  1989年   53篇
  1988年   59篇
  1987年   42篇
  1986年   30篇
  1985年   59篇
  1984年   49篇
  1983年   36篇
  1982年   37篇
  1981年   32篇
  1980年   17篇
  1979年   27篇
  1978年   23篇
  1977年   17篇
  1976年   11篇
  1975年   1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31.
目的评价新肩三针穴位注射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将72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分为治疗组(针刺 新肩三针穴位注射)和对照组(单纯用针刺)。用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肩关节疾患治疗成绩判定标准和手掌手指功能评价进行临床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肩三针穴位注射是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2.
隔姜灸加穴位注射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隔姜灸配合穴位注射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8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观察组30例采用隔姜灸配合穴位注射治疗,对照组29例采用隔姜灸配合0.9%生理盐水穴位注射治疗,针刺组29例采用针刺治疗。30天后统计疗效。结果与结论观察组在降低血清IgE值及临床疗效上明显优于对照组和针刺组。  相似文献   
33.
目的:探讨苦碟子注射液治疗突发性聋的效果。方法:随机将120例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予以苦碟子注射液治疗;对照组60例,予以低分子右旋糖酐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结果:治疗组治疗耳聋、耳鸣总有效率分别为88.33%、82.86%,对照组分别为68.33%、62.50%,治疗组耳聋、耳鸣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苦碟子注射液治疗突发性聋疗效好且安全可靠,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34.
目的:超声监测胆囊在针刺穴位后的收缩功能,借此对胆囊炎进行诊断。方法:对临床上已经确诊的51例胆囊炎病例进行超声检查,并测量相关径线,然后运用针刺相关穴位,使胆囊收缩,在针刺后10 min2、0 min、30 min分别进行超声检查,测量相关径线,然后运用胆囊容积计算公式计算出收缩前后胆囊容积,计算胆囊收缩功能。随机抽取与病例组年龄范围相同的25例健康成年人,在针刺穴位胆囊收缩前后进行超声检查,计算胆囊收缩功能,以进行正常对照。将病例组与正常对照组作两样本均数比较的t检验。结果:病例组针刺穴位后的胆囊收缩功能明显低于正常组(t<0.01)。结论:超声监测胆囊在针刺穴位后的收缩功能,可以对胆囊炎进行诊断,并且具有无损伤、痛苦小、病人易接受、可重复等优点,是一种很有发展潜力的中西医结合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35.
自制无针粉末注射给药系统药物导入率的体外评价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 建立体外吸收评价方法,考察自制无针粉末注射给药系统的给药性能。方法 以人体皮肤为研究材料,荧光素钠作为模型药物,高效液相-荧光法检测,以透皮吸收率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优选无针粉末注射的载药喷射参数。结果 建立的方法分析时间小于3min,在0.2304-9.216ng范围内呈线性关系,绝对回收率大于99.8%,RSD〈0.8%;自制无针粉末注射给药系统的最高透皮吸收率可达到40%,超过普通透皮途经400倍以上,与国外同类产品的药物导入效率(33%)相当;正交试验分析表明气源压力、喷管型号、药物剂量、药粉粒径均对无针粉末注射的效果有影响。结论 建立的研究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靠,可用于无针粉末注射系统的体外研究;自制无针粉末注射给药系统的药物导入效率较高,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6.
In primary visual cortex of hooded rats, pyramidal cells in layer V may be classified as long, medium, or short, on the basis of the layer in which the apical dendrite terminates. The present study determines which of these types of pyramidal cells project to the superior colliculus. Two different strategies were used to label corticotectal cells with horseradish peroxidase (HRP). In the first set of experiments, a large number of corticotectal cells were labeled by retrograde transport following injection of HRP into the superior colliculus. In the second set of experiments, single unit recording was used to identify corticotectal cells physiologically by antidromic activation from the superior colliculus. These cells were then impaled and labeled by intracellular iontophoresis of HRP. The results from both techniques suggest that only long pyramidal cells send an axon to the superior colliculus. These cells are distinguished by an apical dendrite that extends into layer I. We conclude that in hooded rats corticotectal cells in primary visual cortex are the long pyramids in layer V.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干扰素治疗慢性乙肝患者的疗效。方法110例慢性乙肝患者,按随机方法分成①对照组30例,应用普通保肝药物治疗,疗程6个月;②丹参组30例,应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每ml含丹参、降香各1g)30ml加入10%葡萄糖溶液300ml中静脉注射1个月;③IFN组30例,应用IFN—α 3MU,隔日一次肌内注射,3个月;④联合组20例,应用复方丹参注射液30ml加10%葡萄糖溶液300ml静脉注射1个月,IFN-α 3MU,隔日一次肌内注射,3个月。丹参组,IFN组和联合组保肝药物治疗同对照组。四组病例在性别、年龄、病程,治疗前肝功能等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前检测肝功能,肝炎病毒标志,血清HA、IV—C、PCI—Ⅱ,部分病例进行肝穿病理检查。治疗开始后每月检测肝功能,3个月(治疗后)和6个月(随访时)时检测血清HA、IV—C、PCⅢ及乙肝病毒标志,治疗后1年行肝穿病理检查。结果治疗前四组患者血清HA、PCⅢ、IV—C水平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丹参组、IFN组、联合组血清HA、FCⅢ、IV—C水平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有不同程度的降低。结论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IFN治疗可使血清HA、PCⅢ、IV—C有明显下降,肝组织病理改变明显改善,为目前有效的慢性乙肝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38.
中药注射剂治疗心脑血管系统疾病用药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药注射剂是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采用现代科学技术与方法,从中药、天然药物的单方或复方中提取有效物质制成的可供注入人体灭菌制剂,包括肌肉、穴位、皮内、皮下、静脉注射以及其他组织或器官注射用的灭菌制剂以及供临床前配制溶液的无菌粉末或浓缩液。主要有中药溶液型注射剂(含水针和静脉注射剂)、注射用粉针和冻干制品、注射用混悬剂和注射用乳剂。目前,中药注射剂品种的研发主要集中在治疗心脑血管、呼吸系统和肿瘤等疾病上,显示出其独特的优势。本文对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系统疾病的中药注射剂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39.
葛根素注射剂不良反应流行病学特点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葛根素注射剂不良反应的流行病学特点.方法 通过检索1978~2008年医药学期刊,收集葛根素注射剂不良反应详细病案120例;在构建数据库的基础上,应用统计学方法对其相关信息进行分析.结果 葛根素注射剂不良反应类型多样,其中以溶血反应数量最多,共32例,构成比为21.33%;其余依次为皮肤损害31例(20.67%),循环系统损害24例(16%),呼吸系统损害19例(12.67%),消化系统损害17例(11.33%),药物热11例(7.33%)和过敏性休克9例(6.00%)等.结论 溶血反应是葛根素注射剂最常见的不良反应;超剂量、不合理配伍、过敏性体质等可能是葛根素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0.
蜂毒和风痛宁穴位注射治疗骨关节炎468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索骨关节炎新的有效治疗途径。方法 运用纯中药制剂蜂毒注射液和风痛宁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本病 ,并与局封治疗作对照比较。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92 .5 2 % ,对照组为 77.0 0 % ,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 (P<0 .0 5 ) ,且两组副作用、复发时间均有显著差异 (P<0 .0 5 )。结论 蜂毒和风痛宁穴位注射治疗本病疗效优于局封治疗 ,且能减少副作用 ,延长复发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