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722篇
  免费   5580篇
  国内免费   1863篇
耳鼻咽喉   3102篇
儿科学   954篇
妇产科学   1520篇
基础医学   2159篇
口腔科学   3140篇
临床医学   7519篇
内科学   7581篇
皮肤病学   706篇
神经病学   2781篇
特种医学   1531篇
外国民族医学   23篇
外科学   27464篇
综合类   11114篇
现状与发展   6篇
一般理论   2篇
预防医学   2794篇
眼科学   4565篇
药学   3314篇
  169篇
中国医学   946篇
肿瘤学   5775篇
  2024年   161篇
  2023年   2075篇
  2022年   2548篇
  2021年   4325篇
  2020年   4261篇
  2019年   3636篇
  2018年   3512篇
  2017年   3043篇
  2016年   3033篇
  2015年   3080篇
  2014年   6080篇
  2013年   5693篇
  2012年   4562篇
  2011年   4848篇
  2010年   3837篇
  2009年   3665篇
  2008年   3497篇
  2007年   3498篇
  2006年   3075篇
  2005年   2707篇
  2004年   2316篇
  2003年   1884篇
  2002年   1502篇
  2001年   1430篇
  2000年   1219篇
  1999年   1116篇
  1998年   934篇
  1997年   878篇
  1996年   668篇
  1995年   554篇
  1994年   478篇
  1993年   381篇
  1992年   316篇
  1991年   321篇
  1990年   218篇
  1989年   222篇
  1988年   214篇
  1987年   212篇
  1986年   181篇
  1985年   183篇
  1984年   172篇
  1983年   115篇
  1982年   119篇
  1981年   108篇
  1980年   86篇
  1979年   52篇
  1978年   38篇
  1977年   41篇
  1976年   29篇
  1975年   2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51.
52.
目的:探讨三种不同引流方式对食管癌术后颈部吻合口瘘的引流效果。方法:收集从2013年1月到2016年9月在我科行食管癌手术并术后发生颈部吻合口瘘患者,比较入组患者所采用的不同颈部引流方式的优劣。结果:共有83例患者纳入研究,有34例进入A组,行纱布条引流组;28例进入B组,行造瘘袋引流组;21例进入C组,行胃管负压引流组。所有入组患者一般资料和手术资料对比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指标对比结果显示,C组患者瘘口愈合时间较其他两组时间短[(15.90±4.18)天vs(14.60±4.41)天vs(9.65±3.80)天],住院时间较其他两组短[(18.10±4.17)天vs(16.20±3.78)天vs(12.30±3.29)天],换药次数较其他两组少[(37.55±8.75)天vs(14.5±3.23)天vs(10.00±2.05)天],抗生素使用时间也较其他组明显减少[(13.10±2.49)天vs(10.85±1.84)天vs(7.20±1.74)天]。结论:颈部放置负压引流有助于食管癌术后颈部吻合口瘘愈合,值得临床推广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3.
54.
55.
目的观察妇科腹腔镜手术围术期碳水化合物口服疗法和传统禁饮食方案两种不同的临床处理措施对于术后胰岛素抵抗(IR)的影响。 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8月入住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妇科,行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手术的非糖尿病患者共98例,将采用围术期碳水化合物口服疗法者作为观察组(50例),采用传统禁饮食方案者作为对照组(48例)。检测所有病例的术前、术后第1天及第3天的空腹血糖(FPG)及空腹胰岛素(FINS),并利用稳态模式评估法计算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E-IR)。对于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术前、术后第1天和术后第3天的FPG、FINS和HOME-IR等指标,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两组患者术后腹胀、术后24 h通气、术后发热的发生情况的比较采用确切概率法检验。 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术前和术后第1天FP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第3天FPG明显降低[(4.34±0.59)mmol/L vs (4.96±0.64)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96,P=0.002)。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术前和术后第1天FIN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第3天FINS明显降低[(45.39±13.55)mIU/L vs (51.18±9.34) mI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6,P=0.033)。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术前HOME-I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天和术后第3天HOME-IR明显降低[(13.08±4.80)vs (15.03±4.11);(9.37±3.65)vs (11.30±2.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0.69,P=0.042;t=-3.99,P=0.033)。两组患者术后其他观察指标比较,观察组术后24 h通气率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增高(76.0% vs 6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5)。两组患者在术后腹胀、术后发热的发生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术中误吸。 结论妇科腹腔镜手术围术期应用碳水化合物口服疗法较传统禁饮食方案,能有效减轻术后IR程度,促进术后康复进程,且不增加围术期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6.
57.
BackgroundCervical spondylodiscitis is a rare but severe complication of pharyngeal surgery.Material and methodsThis multicenter retrospective study reported all patients in the database of the French head and neck tumor study group (GETTEC) affected by cervical spondylodiscitis after transoral robotic surgery (TORS) for malignant pharyngeal tumor from January 2010 to January 2017.ObjectivesTo describe cases of post-TORS cervical spondylodiscitis, identify alarm signs, and determine optimal management of these potentially lethal complications.ResultsSeven patients from 6 centers were included. Carcinomas were located in the posterior pharyngeal wall. Tumor stage was T1 or T2. All patients had risk factors for spondylodiscitis. Mean time to diagnosis was 12.6 days. The interval between surgery and spondylodiscitis diagnosis ranged from 20 days to 4.5 months, for a mean 2.1 months. The most common symptom was neck pain (87%). Infections were polymicrobial; micro-organisms were isolated in 5 cases and managed by intravenous antibiotics, associated to medullary decompression surgery in 3 cases. Follow-up found favorable progression in 4 cases, and 3 deaths (mortality, 43%).ConclusionThis French multicenter study found elevated mortality in post-TORS spondylodiscitis, even in case of limited resection. Surgeons must be aware of this complication and alerted by persistent neck pain, fever, asthenia, impaired or delayed posterior pharyngeal wall wound healing or elevation of inflammatory markers. MRI is the most effective diagnostic radiological examination.  相似文献   
58.
赵云  高哲 《陕西中医》2020,(2):269-272
混合痔在其多样化的治疗方案中通过手术治疗是最主要的方法,但因肛管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的特殊性、复杂性,且开放的术口会因排便刺激而损伤局部组织,造成肛门部水肿、疼痛、创面延期愈合等并发症出现,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带来极大的身心痛苦。西医治疗主要是抗感染、止痛、止血等对症处理为主; 而中医治疗是以辨证论治为基础,达到消肿止痛、活血化瘀、抗炎促愈的目的,疗效稳定,尤其是中医外治疗法通过中药熏洗坐浴、灌肠塞肛及针灸敷药等方式直接作用于切口患处,减少胃肠道刺激,发挥多靶点、多环节、多层次的综合调控作用而增加疗效,其成本低、易操作、简便易行,能促进水肿消退、缓解疼痛、减少出血及创面早日愈合。现就混合痔术后并发症的中医药外治疗法进行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59.
60.
日间手术在国外已有上百年的发展历史,现已成为欧美国家重要手术模式。我国于20世纪初开始开展日间手术,但目前尚未普及,发展不平衡问题比较突出,存在认识不清、开展不规范、与医保支付对接不畅等问题。日间手术是一种使国家、医院和病人三方均受益的新型手术模式。近年来,国家相关管理部门积极引导,开展日间手术的医院明显增多,可以预见,我国日间手术即将进入快速发展的新阶段。因此,有条件的医院可以从简单、易操作的病种开始,落实临床路径,积累经验,再逐步稳妥展开。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不断拓展日间手术范围,提高三、四级手术比例。同时,积极与医保支付政策对接,采取灵活的方式,获得医保的支持,更好地促进我国日间手术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