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872篇
  免费   757篇
  国内免费   455篇
耳鼻咽喉   45篇
儿科学   125篇
妇产科学   9篇
基础医学   793篇
口腔科学   487篇
临床医学   1409篇
内科学   462篇
皮肤病学   9篇
神经病学   369篇
特种医学   1242篇
外科学   8367篇
综合类   2585篇
预防医学   489篇
眼科学   68篇
药学   998篇
  12篇
中国医学   494篇
肿瘤学   121篇
  2024年   31篇
  2023年   176篇
  2022年   395篇
  2021年   575篇
  2020年   510篇
  2019年   437篇
  2018年   476篇
  2017年   545篇
  2016年   667篇
  2015年   606篇
  2014年   1476篇
  2013年   1349篇
  2012年   1285篇
  2011年   1320篇
  2010年   1077篇
  2009年   1106篇
  2008年   848篇
  2007年   824篇
  2006年   790篇
  2005年   703篇
  2004年   530篇
  2003年   392篇
  2002年   322篇
  2001年   274篇
  2000年   212篇
  1999年   182篇
  1998年   140篇
  1997年   97篇
  1996年   76篇
  1995年   63篇
  1994年   59篇
  1993年   62篇
  1992年   46篇
  1991年   42篇
  1990年   34篇
  1989年   28篇
  1988年   31篇
  1987年   33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34篇
  1984年   22篇
  1983年   22篇
  1982年   35篇
  1981年   26篇
  1980年   22篇
  1979年   18篇
  1978年   19篇
  1977年   18篇
  1976年   16篇
  1975年   1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目的探讨适合肱骨干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及并发症的预防措施。方法回顾分析手术治疗肱骨干骨折83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其分为髓内钉、加压钢板和外固定架3组,临床观察结合X线评价骨折愈合,延迟愈合和不愈合作为判断临床疗效的标准。结果髓内钉组的骨折愈合率明显高于其他2组,并发症包括骨不连、关节僵硬和畸形愈合,发生率为18.1%,其中骨不连发生率为10.8%。结论髓内钉治疗肱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优于加压钢板和外固定架,具有固定牢固、愈合快、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992.
目的探讨跟骨钛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疗效。方法对31例(36足)行切开复位、跟骨钛板螺钉内固定治疗,20例植骨。结果随访时间7~35个月,参照M 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评定,优21足,良14足,可1足。结论跟骨外侧入路切开复位跟骨钛板螺钉内固定是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93.
目的评价AO微型纯钛板钉内固定治疗手部骨折的疗效。方法应用AO微型纯钛板钉内固定治疗12例15处掌、指骨骨折。其中掌骨骨折8例10处,指骨骨折3例,掌指骨同时骨折1例;开放性骨折3例,闭合性骨折9例。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3~12个月,平均5个月,骨折愈合率达100%。结论应用AO微型纯钛板钉内固定治疗手部骨折,辅以术后早期功能锻炼,可取得满意的疗效,是手部骨折理想的固定方法。  相似文献   
994.
目的评价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在脊柱压缩性骨折治疗中的复位作用。方法15例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首先全麻俯卧过伸复位,排除体位复位对伤椎高度的恢复作用,C型臂X线机透视记录后凸成形球囊扩张前伤椎的影像资料,然后行经皮穿刺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术后摄片。比较手术前后伤椎及相邻椎间隙高度、脊柱后凸Cobb角。结果手术前后伤椎及相邻椎间隙高度、脊柱后凸Cobb角等数据配对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排除体位复位因素后,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对伤惟及相邻椎间隙高度有明显的恢复作用,可以矫正脊柱后凸畸形。  相似文献   
995.
目的分析带锁髓内钉在治疗股骨干骨折中的并发症发生原因并提出预防措施。方法利用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409例,男性302例,女性107例;年龄17~76岁,平均35岁。结果经过12~48个月的随访,平均随访15个月,优良率为91.7%。出现并发症42例:锁钉断裂11例,锁钉松动8例,脂肪栓塞3例,术中、术后再骨折各3例,感染11例。无血管、神经损伤,无骨筋膜室综合征,并发症发生率10.3%。结论应用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是一种确实有效的方法,其临床应用扩大了普通髓内钉的适应症。但需防范带锁髓内钉使用中并发症的出现。  相似文献   
996.
目的 探讨螺旋CT扫描及三维表面遮盖成像(SSD -3D)在颌面部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16例颌面部肿瘤或肿瘤样病变及3 0例外伤骨折病变行螺旋CT及SSD -3D扫描,并与二维CT(2DCT )图像进行对照。结果 4例骨肿瘤样病变,SSD -3D只能显示骨质膨大的大体表面形态,对骨肿块内部的结构显示不如2DCT图像。对12例颌面部恶性肿瘤侵犯颌面骨及恶性骨肿瘤骨质破坏,SSD -3D图像显示更立体、直观,但不如2DCT图像能直观显示骨内的破坏以及周围软组织肿块。对3 0例颌面部骨折,SSD -3D能直观、立体显示骨折的位置、类型、范围、不规则骨折的走行及骨折块移位的情况,但对细小骨折、深部骨折及骨壁菲薄骨折显示不如2DCT图像。结论 2DCT和SSD -3D对颌面部病变的显示各有优缺点,轴位CT是颌面部病变诊断的基础,SSD -3D图像能直观、立体显示病变的整体形态及空间位置关系,两者结合应用,为最佳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997.
[目的 ]评价跟骨牵引复位辅助手术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疗效。 [方法 ]2 0 0 0年 10月~2 0 0 4年 4月 ,2 6例 30足跟骨关节内骨折病人 ,按Sander分型 ,Ⅱ型 5足 ,Ⅲ型 18足 ,Ⅳ型 7足 ,首先行跟骨持续有效牵引 ,手法复位 ,初步恢复足跟高度 ,宽度 ,足弓及Bohler角 ,纠正内、外翻畸形 7~ 10d后 ,切开复位内固定。 [结果 ]随诊 6~ 12月 ,平均 8个月 ,按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评价 ,优 15例 ,良 12例 ,可 2例 ,差 1例 ,优良率 90 %。无一例跟骨高度丢失、骨感染、切口感染和骨不连。 [结论 ]结合跟骨牵引复位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 ,作为早期辅助手术方法 ,可减少切开复位的困难 ,避免伤口并发症 ,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998.
全髋关节置换与双极半髋关节置换治疗股骨颈骨折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全髋关节置换(THA)与双极半髋关节置换(BHA)治疗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对1992年1月~2002年1月采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股骨颈骨折5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THA27例,平均随访61个月,BHA23例,平均随访69个月。结果两组病例的住院时间及并发症的比较,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BHA组的手术时间及失血量少于THA组(P<0.05)。两组病例的早期Harris功能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而全髋关节置换的中、远期疗效优于双极半髋关节置换。结论全髋关节置换适用于大多数老年人的股骨颈骨折,并发症少,关节功能好,疗效满意,应优先选用;双极半髋关节置换适用于身体虚弱的高龄患者。  相似文献   
999.
目的探讨动力髁螺钉(DCS)在固定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01年6月~2004年6月收治股骨远端骨折26例,应用DCS内固定治疗,治疗后对其疗效及并发症进行观察.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2 a,解剖复位20例,接近解剖复位6例.骨折均愈合,平均愈合时间18周,无螺钉松动、钢板断裂、骨不连、感染等并发症.根据Neer膝关节功能评定标准:优15例,良8例,优良率88.46%.结论 DCS治疗股骨远端骨折,操作简单,固定可靠,有利于骨折的愈合及膝关节的功能恢复,是治疗股骨远端骨折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00.
Y形解剖钢板治疗肱骨远端粉碎性骨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Y形解剖钢板治疗肱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33例肱骨远端粉碎性骨折,髁上15例,髁间18例,均采取肘后正中切口,骨折复位后Y形解剖钢板固定。结果:术后平均随访16个月,骨折全部愈合,平均愈合时间3.5个月。按Ailken和Rombeck功能评定标准,优29例、良2例、可2例,优良率93.9%。结论:Y形钢板治疗肱骨远端粉碎形骨折能获得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