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6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13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6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9篇
口腔科学   9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10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68篇
预防医学   19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14篇
中国医学   29篇
肿瘤学   1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1.
目的:明确维吾尔族医学常用药材夏合坦然基原,纠正使用药材品种与考证品种基原不符的问题。方法:采用经典形态鉴别、显微鉴别、同步辐射鉴定、分子鉴定方法进行鉴定。结果:新疆各地的维吾尔医医院中应用的夏合坦然药材植物形态鉴别、显微鉴别、同步辐射鉴定及分子鉴定结果与正确基原不符。结论:误用品以大戟科大戟属植物地锦草居多,而正品应为罂粟科烟堇属植物烟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新疆南部维吾尔族人群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460位点基因多态性与泌尿系结石的关系.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PCR-RFLP)、基因测序等方法检测200例尿石症患者的VEGF-460基因多态性,200例健康人群体检标本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VEGF-460基因型和等位基因的分布频率.结果 2组VEGF-460位点CC、TT、CT基因型和等位基因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基因型分布频率分别为1.5%、29.0%、69.5%和0.5%、27.5%、72.0%,等位基因C、T分别为36.2%、63.7%和36.9%、63.1%,2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 新疆南部地区维吾尔族人群VEGF-460基因多态性与尿石症无关,VEGF-460位点可能不是维吾尔族尿石症的易感基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不同种族之间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因型频率的分布。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一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术(PCR—RFLP)、基因测序等技术检测汉族尿石症患者、健康人群以及维吾尔族尿石症患者和健康人群各200名的VEGF基因多态性,比较两组VEGF基因型和等位基因的分布频率。结果汉族尿石症患者中CC基因型占1.00%、CT基因型占80.50%、TT基因型占18.50%,而维吾尔族尿石症患者中CC基因型占1.50%、CT基因型占69.50%、TT基因型占29.00%。汉族健康者中CC基因型占0.00%、CT基因型占85.50%、TT基因型占14.50%,维吾尔族健康者中CC基因型占0.25%、CT基因型占85.50%、TT基因型占13.75%。两民族VEGF基因型的分布频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汉族、维吾尔族尿石症患者VEGF基因多态性分布频率有差异。  相似文献   
14.
维吾尔医沙疗对兔膝骨关节炎细胞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维吾尔医沙疗对骨关节炎模型动物关节液、血液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一氧化氮(NO)的影响.方法新西兰兔右膝关节腔内注射木瓜蛋白酶,再随机分成3组.从造模第15天开始,Ⅰ组予埋沙治疗,Ⅱ组予芬必得灌胃,Ⅲ组不作任何处理.第30天留取血清及关节液标本检测IL-1β、TNF-α、NO水平.并取滑膜及软骨组织作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Ⅰ组的软骨及滑膜病变程度较Ⅱ、Ⅲ组减轻;Ⅰ、Ⅱ组关节液中的IL-1β、TNF-α的水平及血清中NO水平较Ⅲ组明显降低.结论维吾尔医沙疗通过抑制关节液中细胞因子升高而发挥其对骨关节炎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汉族、维吾尔族慢性根尖周炎患者根管治疗术后疼痛发生率,比较布洛芬对汉族、维吾尔族慢性根尖周炎患者一次性根管治疗后疼痛的镇痛效果,优化术后用药方案.方法:选取切牙、尖牙、前磨牙单根管慢性根尖周炎的汉族、维吾尔族患者各250例,均给予一次性根管充填治疗.术后按照随机双盲原则,分别将维吾尔族患者分为实验组(维)、对照组(维),将汉族患者分为实验组(汉)和对照组(汉).其中实验组患者参照说明书,服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对照组患者则服用安慰剂(淀粉胶囊),医生与患者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对分组和服药情况均保持不知情.利用VAS痛觉量表记录患者术后6、12、24、48、72 h和1周的疼痛程度,采用SPSS11.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x2检验.结果:实验期间,各组患者根管治疗后疼痛的发生率从大至小依次为对照组(维)>对照组(汉)>实验组(维)>实验组(汉),各组两两之间均有显著差异.从时间分布上来看,根管治疗后疼痛多发生于24~48 h之间,疼痛的最大值也多集中在这一时间段.不论是根管治疗术后疼痛的发生率还是剧烈程度,实验组(汉)与对照组(汉)之间的差异,均比实验组(维)和对照组(维)之间的差异更为显著.结论:单根管慢性根尖周炎一次性根管治疗后,维吾尔族患者疼痛发生率高于汉族患者;服用布洛芬对于维吾尔族和汉族患者都能有效预防、缓解根管治疗中疼痛,但是布洛芬对于维吾尔族患者的镇痛效果不如对汉族患者的镇痛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分析乌鲁木齐市3~6岁维、汉族儿童感统失调的现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级整群抽样方法,以"儿童感觉统合能力发展评定量表"和自拟问卷调查乌鲁木齐市城区2 231例3~6岁智力正常的维、汉族儿童。结果:乌鲁木齐市幼儿的轻、重度感统失调率分别为22.5%和6.8%,总发生率为23.4%,维、汉族幼儿感统失调率轻度和重度分别为21.87%、6.4%和23.15%、7.2%;年龄与民族分布总体无显著性差异,但听觉识别和触觉差异显著(P<0.05);喂养方式、养育态度和母亲文化程度方面维、汉族有显著差异。结论:感统失调的发生是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乌鲁木齐市3~6岁维、汉族儿童感统失调率在国内报道中属于中等偏低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新疆维吾尔族、汉族非综合征型唇腭裂与 MTHFR 基因多态性的关系和民族差异。方法:170例 NSCL/P儿童患者和100例健康儿童对照,SNaPshot 分型方法检测 rs1801131、rs1801133位点多态性,分析基因型、等位基因频率和2个位点联合作用与 NSCL/P 的关系以及民族间差异。结果:rs1801133TT 与 T 等位基因在维、汉两民族间有统计学差异(P <0.05);rs1801133CT 与 CT +TT 基因型在总病例组和总对照组间均有统计学差异(P <0.05);rs1801131和 rs1801133的联合分析在维族内、汉族内、两民族间、维汉总人群中病例组和对照组均有统计学差异(P <0.05);rs1801131多态性在维族内、汉族内、两民族间以及维汉总人群中均无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rs1801133TT 与 T 等位基因的汉族比维吾尔族更易罹患 NSCL/P;rs1801131AC 和 rs1801133CC 联合作用与 NSCL/P 相关且维吾尔族罹患风险高于汉族;rs1801131多态性与 NSCL/P 不相关并无民族差异;rs1801133CT 与 CT +TT 基因型均是避免疾病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新疆维吾尔族脉搏波速度(PWV)与冠心病的关系,为维吾尔族冠心病的早期防治提供依据.方法:经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确诊冠心病(冠脉狭窄程度≥50%,维吾尔族174例,汉族385例)及维吾尔族健康对照100例(冠脉无明显狭窄),同时测定PWV,采用关联分析等对结果进行分析及评价.结果:在调整了年龄、性别、体重指数、吸烟、血压、血脂、糖尿病等因素后,维吾尔族患者PWV水平高于健康对照及汉族患者;随冠脉狭窄程度加重,PWV水平升高,且冠脉严重程度与PWV水平呈正相关;多支病变其PWV明显高于单支病变.结论:维吾尔族冠心病冠脉病变与PWV水平有密切关系,与汉族患者PWV存在差异,PWV水平高于汉族患者,从而为维吾尔族冠心病早期防治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干预对提高农村维吾尔族妇女对宫颈癌及人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 ,HPV)认知程度的作用,为新疆维吾尔族宫颈癌的防治工作提供健康教育干预依据。方法随机抽取喀什地区伽师县克孜勒博依乡950例维吾尔族妇女,以电视讲座、集体讲座、专家现场咨询、发放宣传手册等方式进行宫颈癌及 HPV 认知程度的问卷调查;对妇女实施健康教育干预2 a 后,再次对研究对象进行宫颈癌及HPV 认知程度的问卷调查,了解健康教育干预的效果;对干预前后的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健康教育前妇女对宫颈癌认知程度普遍较低,其中高中文化程度以上的妇女对宫颈癌的知晓率高于小学文化及其以下的妇女;健康教育干预后,妇女对宫颈癌的知晓率由23.16%提高至54.53%,对宫颈癌好发年龄的知晓率由12.74%提高至33.16%,对宫颈癌高危因素的知晓率由4.94%提高至15.58%,定期做妇科检查的妇女比例由3.37%提高至15.2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南疆农村维吾尔族妇女对宫颈癌的认知程度与文化程度和职业有关,随着文化程度的提高及职业状况的改善,妇女对宫颈癌的认知程度提高。通过电视讲座、集体讲座、专家现场咨询、发放宣传手册等方式可以提高妇女对宫颈癌的知晓率,新疆宫颈癌防治工作中进行有关宫颈癌健康教育干预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 法)测定维药蜀葵花中芦丁和紫云英苷的含量。方法采用YMC-Pack ODS-A C18(4.6 mm&#215;250 mm,5μm)色谱柱,以流动相 A(0.2%磷酸水溶液)和流动相 B(0.2%磷酸乙腈溶液)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360 nm,流速为0.6 mL/min,进样体积10μL。结果芦丁和紫云英苷分别在0.5~6.0μg/mL 和1.0~12.0μg/mL 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线性方程分别为 A =583.5C -0.623和 A =628.3C -0.27,相关系数 r 分别为0.9995和0.9991;芦丁和紫云英苷的平均加样回收率(n =6)分别为102.3%和100.8%,RSD 分别为0.89%和0.60%,蜀葵花样品中芦丁和紫云英苷的含量分别为0.30~0.32 mg/g 和0.43~0.46 mg/g。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维药蜀葵花中芦丁和紫云英苷的含量测定,为其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