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596篇
  免费   1026篇
  国内免费   542篇
耳鼻咽喉   225篇
儿科学   331篇
妇产科学   133篇
基础医学   1092篇
口腔科学   294篇
临床医学   2293篇
内科学   2371篇
皮肤病学   61篇
神经病学   627篇
特种医学   929篇
外国民族医学   9篇
外科学   3448篇
综合类   2549篇
现状与发展   1篇
预防医学   1095篇
眼科学   171篇
药学   1530篇
  17篇
中国医学   356篇
肿瘤学   632篇
  2024年   37篇
  2023年   371篇
  2022年   586篇
  2021年   925篇
  2020年   788篇
  2019年   783篇
  2018年   734篇
  2017年   580篇
  2016年   581篇
  2015年   591篇
  2014年   1290篇
  2013年   1144篇
  2012年   949篇
  2011年   1121篇
  2010年   811篇
  2009年   794篇
  2008年   756篇
  2007年   746篇
  2006年   642篇
  2005年   550篇
  2004年   466篇
  2003年   363篇
  2002年   329篇
  2001年   263篇
  2000年   230篇
  1999年   195篇
  1998年   168篇
  1997年   154篇
  1996年   131篇
  1995年   124篇
  1994年   113篇
  1993年   83篇
  1992年   75篇
  1991年   77篇
  1990年   60篇
  1989年   62篇
  1988年   56篇
  1987年   56篇
  1986年   57篇
  1985年   55篇
  1984年   43篇
  1983年   30篇
  1982年   39篇
  1981年   33篇
  1980年   27篇
  1979年   23篇
  1978年   20篇
  1977年   22篇
  1976年   12篇
  1973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牛磺酸对大鼠胸主动脉的舒张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牛磺酸舒血管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记录苯肾上腺素(PE)和KCl预收缩的离体大鼠主动脉环张力变化,观察牛磺酸的舒血管作用及不同工具药对其作用的影响。结果牛磺酸(20~80mmol.L-1)对PE(1μmol.L-1)或KCl(60mmol.L-1)预收缩的大鼠主动脉环均有非内皮依赖的、浓度依赖性的舒张作用。在内皮完整的血管环,左旋硝基精氨酸甲酯(0.1mmol.L-1)对牛磺酸的舒血管作用无明显影响;β-丙氨酸(60mmol.L-1)在PE预收缩的血管环增强牛磺酸的舒血管作用,而在KCl预收缩的血管环则降低牛磺酸的舒血管作用;在KCl预收缩基础上,钾通道阻断剂格列本脲(10μmol.L-1)和四乙胺(10mmol.L-1)明显抑制牛磺酸的舒血管作用,而4-氨基吡啶(1mmol.L-1)和BaCl2(1mmol.L-1)无影响。结论牛磺酸有浓度依赖性的血管舒张作用,此作用不依赖血管内皮,可能与其跨细胞膜转运有关,可能有钙依赖性钾通道和ATP敏感性钾通道的参与。  相似文献   
992.
目的 总结电视胸腔镜技术心包开窗术治疗心包积液的经验.方法 对12例进行胸腔镜下心包开窗和心包切除术治疗的心包积液病人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2例出现术中心律失常、急性心功能衰竭,术后胸引管保留时间3~14天,全部治愈,随访1年以上无复发.结论 电视胸腔镜下心包开窗术和心包切除治疗心包积液效果满意且创伤小、痛苦轻、恢复快.  相似文献   
993.
不同海参多糖的化学组成分析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选取当前市场销售的品质不一的10种海参,分析比较其多糖的化学组成。方法采用酶解法和乙醇沉淀提取不同海参多糖,以总糖、硫酸根、糖醛酸、氨基糖和中性单糖含量为指标,进行化学组成分析比较,并在Q-Sepharose FF阴离子交换树脂色谱柱上分离,绘得洗脱曲线。结果10种海参多糖的总糖、硫酸根、糖醛酸和氨基糖含量的波动范围分别为40.33%~62.11%,19.54%~29.95%。9.85%~13.38%和4.92%~10.18%。中性单糖测定表明10种海参多糖均含有岩藻糖和半乳糖,部分含有甘露糖和葡萄糖,且岩藻糖含量很高。10种海参多糖在阴离子交换树脂色谱柱上的洗脱曲线明显不同,除仿刺参多糖和日本刺参多糖外,其余8种海参多糖均在盐浓度为3.2mol·L^-1的洗脱条件下洗脱完全。结论不同海参多糖在化学组成上差异明显,其在阴离子交换树脂色谱柱上分离的洗脱曲线也呈现不同特点。  相似文献   
994.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肾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采用微创经皮肾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治疗肾输尿管结石83例(A组),并与采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肾输尿管结石188例(B组)进行比较。结果A组结石清除率95.18%,明显高于B组的77.13%(p〈0.05),术中术后出血发生率也低于B组(p〈0.01),手术时间明显比B组长(p〈0.01)。结论微创经皮肾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治疗肾输尿管结石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但手术定位方法等尚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95.
本文简要介绍了评价单一事件不良反应(ADR)病例的方法,即需要考虑药物和ADR之间因果关系的可能性、药物与临床病理改变之间的关系、药物与ADR关联的程度,以期对临床ADR分析时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996.
目的 探讨不同浓度罗哌卡因用于高胸段硬膜外麻醉的镇痛效果及其安全性,并与1%利多卡因 0.15%地卡因合剂对照比较.方法 60例拟行乳腺手术的女性病人,随机分为A组:0.5%罗哌卡因 0.67%利多卡因;B组:0.75%罗哌卡因 0.5%利多卡因;C组:1%利多卡因 0.15%地卡因.记录监测指标:SP、DP、MAP HR、ECG、SPO2麻醉阻滞平面、麻醉起效时间,VAS评分和镇痛评定,麻醉期间不良反应.结果 最高感觉、温觉组织平面:A、B组比C组高1~2节段,无显著性差异;血液动力学比较:ABC组血压都下降10%~25%,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不良反应:A组呼吸困难明显少于B、C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0.5%罗哌卡因用于高胸段硬膜外阻滞麻醉效果更好、更安全,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97.
詹毓彦  王金栋  张东升 《河北医药》2007,29(11):1180-1183
目的 探讨引起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高危因素以及低潮气量的PEEP机械通气模式治疗创伤性ARDS的疗效.方法 选取胸外伤为主的全身多发伤患者538例,损伤严重程度根据AIS90-ISS定级标准进行评分.分析与ARDS相关的因素以此判断对病情发展趋势的影响.将确诊后ARDS患者随机分为A、B 2组,采用不同通气方式进行治疗,在机械通气2、12、24、48 h观察患者血气指标、呼吸机相关肺炎(VAP)发生率、呼吸机所致肺损伤(VILI)和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的发生时间、发生率.结果 (1)胸外伤后呼吸、血压、血气异常,合并肋骨骨折、肺挫伤、血气胸、腹腔内脏损伤、四肢或骨盆骨折、慢性阻塞性肺病,ARDS发病率均明显增高(P均<0.01);ISS≥16时,ARDS发病率明显增高(P<0.01).(2)A、B 2组SaO2、PaO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PaCO2 B组明显高于A组,(P<0.01);B组VILI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P<0.01);B组VAP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P<0.01);A组MODS发生率和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B组MODS发生时间较A组明显延迟(P<0.01).结论 (1)高龄、休克、呼吸困难、多发肋骨骨折、肺挫伤,大量血气胸、腹腔内脏损伤、慢性阻塞性肺病是影响胸外伤并发ARDS的高危因素.(2)低潮气量 PEEP机械通气适合ARDS患者应用.  相似文献   
998.
目的探讨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最佳方法。方法106例输尿管上段结石,10例直径<0.6cm者保守治疗,53例直径在0.6—1.0cm行ESWL,其余据结石局部继发病变分别采用URSL,PCNL或后腹腔镜手术。结果10例保守治疗者3例改ESWL.53例ESWL中3例改URSL.22例URSL中2例改PCNL,6例联合ESWL.10例PCNL中1例改腹腔镜。11例腹腔镜均成功。结论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应根据结石大小、成分,结石局部是否继发病变及患者全身情况,医院设备力量及医务人员技术水平综合考虑实行个体化治疗.  相似文献   
999.
目的观察内镜下止血治疗烧伤后应激性溃疡大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5例烧伤后应激性溃疡大出血患者应用电子胃镜行病灶局部注射硬化剂止血,并同时给予综合治疗。结果所有病例均在内镜下止血成功。平均随访一年,无一例复发,未进行外科手术。结论内镜下止血治疗烧伤后应激性溃疡疗效确切,使病人避免了外科手术治疗,复发率低,值得开展。  相似文献   
1000.
大黄对糖尿病大鼠血管病变保护机制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大黄对糖尿病血管病变的保护机制。方法:制备糖尿病大鼠模型,并给予大黄干预,8周后,取血测定一氧化氮(NO)及内皮素-1(ET-1)。取胸主动脉环观察不同累积浓度的乙酰胆碱(Ach)对去甲肾上腺素(NE)引起的血管收缩的抑制率。另留取一段胸主动脉制备病理切片,SP法免疫组化染色,观察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及血管细胞间黏附分子-1(VCAM-1)的阳性表达。结果:大黄组与模型组相比能明显抑制升高的血浆ET-1(P<0.05);升高NO的水平(P<0.05);但均达不到正常组的水平(P<0.05)。模型组血管环对NE的收缩反应明显强于正常对照组及大黄组(P<0.05),且大黄组对NE的收缩反应亦强于正常对照组(P<0.05)。在相同Ach浓度下,模型组及大黄组胸主动脉环对Ach的舒张作用明显弱于正常组(P<0.05),而大黄组强于模型组(P<0.05)。大黄组能明显抑制糖尿病大鼠胸主动脉ICAM-1及VCAM-1表达(P<0.05)。结论:大黄具有降低大鼠ET-1及升高NO的作用,能够保护糖尿病大鼠内皮依赖的血管舒张功能,且能够抑制ICAM-1及VCAM-1的表达,具有抗动脉硬化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