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99篇
  免费   520篇
  国内免费   263篇
耳鼻咽喉   68篇
儿科学   35篇
妇产科学   116篇
基础医学   1418篇
口腔科学   1505篇
临床医学   783篇
内科学   190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626篇
特种医学   1255篇
外科学   3392篇
综合类   905篇
预防医学   119篇
眼科学   85篇
药学   219篇
  3篇
中国医学   86篇
肿瘤学   72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163篇
  2022年   357篇
  2021年   472篇
  2020年   394篇
  2019年   316篇
  2018年   384篇
  2017年   393篇
  2016年   364篇
  2015年   301篇
  2014年   594篇
  2013年   678篇
  2012年   553篇
  2011年   576篇
  2010年   441篇
  2009年   538篇
  2008年   573篇
  2007年   509篇
  2006年   395篇
  2005年   315篇
  2004年   275篇
  2003年   257篇
  2002年   185篇
  2001年   175篇
  2000年   133篇
  1999年   160篇
  1998年   143篇
  1997年   119篇
  1996年   121篇
  1995年   78篇
  1994年   65篇
  1993年   52篇
  1992年   71篇
  1991年   53篇
  1990年   45篇
  1989年   47篇
  1988年   36篇
  1987年   52篇
  1986年   58篇
  1985年   69篇
  1984年   60篇
  1983年   47篇
  1982年   57篇
  1981年   40篇
  1980年   38篇
  1979年   27篇
  1978年   13篇
  1977年   15篇
  1976年   16篇
  1975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Most of the techniques described in the literature for the repair of chronic partial ACL tears, don’t spare the intact portion of the ligament.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perform a prospective analysis of the results of augmentation surgery using gracilis and semitendinosus tendons to treat partial sub-acute lesions of the ACL. This technique involves an “over the top” femoral passage, which enables salvage and strengthening of the intact portion of the ACL. The study included 47 patients treated consecutively at our institute from 1993 to 1998, with a mean injury-surgery interval of 18 weeks (range 12–36). The patients were followed up by clinical and instrumental assessment criteria at 3 months, 1 and 5 years after surgery. Clinical assessment was performed using the IKDC form. Subjective and functional parameters were assessed by the Tegner activity scale. Instrumental evaluation was done using the KT-2000 instrument: the 30-pound passive test and the manual maximum displacement test were performed. We obtained good or excellent results in 95.7% of cases. No recurrences in ligamentous laxity were observed. We believe that the described technique has the advantage of being compatible with ACL anatomy, and enables very rapid functional recovery.  相似文献   
22.
23.
24.
后交叉韧带是维持膝关节稳定的重要结构,损伤后宜早期干预,才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并提高治疗效果。而关节镜下重建后交叉韧带是现有技术水平上最为理想的选择。本文就国内现有的应用较多的关节镜下后交叉韧带的重建术式、不同重建材料及重建固定技术进行总结和疗效比较。  相似文献   
25.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可吸收螺钉固定腘绳肌腱单束重建膝后交叉韧带(posterior cruciate ligament,PCL)的效果.方法 2004年4月~2005年4月,我院25例(25膝)经关节镜检查证实为PCL断裂,在关节镜下行自体腘绳肌腱单束PCL 重建术,生物可吸收挤压螺钉解剖位固定重建韧带. 结果 手术时间平均90min(80~100min).25例膝术毕PCL重建后后抽屉试验均为阴性.术后住院时间7~14 d,平均10.4 d.25例术后随访12~24个月,平均18个月,23例膝后抽屉试验阴性,2例后抽屉试验1级.术后12个月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由术前(44.8±8.1)分提高至(77.8±6.4)分(t=-15.999,P=0.000).按国际膝关节文件编制委员会膝关节标准评价膝关节功能分级,术前异常(C级)10例、显著异常(D级)15例,随访时正常(A级)8例、接近正常(B级)15例、异常(C级)2例(Z=-4.394,P=0.000). 结论 关节镜下可吸收螺钉固定自体腘绳肌腱单束重建膝PCL创伤小,固定可靠,手术操作简单,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效果好.  相似文献   
26.
Two cases of internal herniation through a defect in the broad ligament of the uterus are described. Both were successfully treated laparoscopically. This rare condition should be borne in mind when a middle-aged woman presents with colicky lower abdominal pain. The cause is unknown, but both congenital and acquired origins have been proposed. As far as emergency situations are concerned, laparoscopy has proven to be both a diagnostic and a therapeutic tool.  相似文献   
27.
目的 研究使用腘绳肌腱进行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ACL)损伤后部分重建、单束重建和双束重建的疗效差异。方法 本研究共包括56例ACL重建病例,其中部分重建11例,单束重建25例,双束重建20例。所有患者术前及随访时均进行IKDC2000、Tegner和Lysholm评分以及常规KT-2000和后推KT-2000测量,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平均随访19.84±5.03个月(13~22个月)。对三组的IKDC、Lysholm和Tegner评分的配对t检验显示,术后的IKDC、Lysholm和Tegner评分比术前均有显著改善。后推法KT-2000测量显示,ACL双束重建可以比单束重建获得更好的膝关节稳定性,ACL部分重建组膝关节的稳定性优于单束重建和双束重建组。但常规KT-2000测量无法辨别三种术式之间膝关节稳定性的差异。结论 ACL双束重建可以比单束重建更好地重建膝关节的稳定性,ACL部分重建的临床效果优于单束重建和双束重建;后推KT-2000测量在ACL双束重建和部分重建的术后稳定性评估上可能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单蒂横行腹直肌肌皮瓣乳房再造术中Ⅳ区皮瓣的取舍。方法通过16例实施单蒂横行腹直肌肌皮瓣乳房再造术,术中观察皮瓣的皮色、断面出血颜色,并利用近红外血氧监测仪测定皮瓣各区的组织血氧饱和度,决定Ⅳ区皮瓣的取舍。术后观察指标包括术后并发症及美学效果。结果16例中5例Ⅳ皮瓣的肤色正常、断面出血呈鲜红色而非暗红色、组织血氧饱和度不低于Ⅲ区组织血氧饱和度的95%。在接受了保留Ⅳ区皮瓣的单蒂横行腹直肌肌皮瓣乳房再造术后,再造乳房全部成活,无严重术后并发症,患者对再造乳房均很满意。结论近红外血氧无创检测有助于决定Ⅳ区皮瓣的取舍。有选择地实施保留Ⅳ区皮瓣的单蒂横行腹直肌肌皮瓣乳房再造术,可用于大面积胸壁缺损或乳腺尾叶的修复重建。  相似文献   
29.
颈横动脉颈段皮支皮瓣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 探讨颈前瘢痕及严重的颏胸黏连、胸前瘢痕癌等的治疗方法。方法 颈横动脉起自甲状颈干后,向外行走于胸锁乳突肌、肩胛舌骨肌深面。皮支在胸锁乳突肌与肩胛舌骨肌交点处穿出,并营养锁骨上、下区及前胸区皮肤。本组46例患者,颈部瘢痕及严重的颏胸黏连45例,胸前瘢痕癌1例,均采用颈横动脉颈段皮支皮瓣转移修复。术中先将颈部瘢痕切除,充分松解挛缩后或将肿瘤切除后,在锁骨上、下及前胸区依创面大小,结合颈横动脉颈段皮支的应用解剖,设计皮瓣,转移到受区。如供区采用预扩张术,则供区创面可拉拢缝合。否则。供区需采用断层或全厚皮片移植修复。结果 本组46例患者,11例为带蒂皮瓣转移,余均为岛状皮瓣转移,颏胸黏连完全纠正,术后效果满意。结论 采用颈横动脉颈段皮支皮瓣修复颏胸黏连、胸前瘢痕癌等,手术可一次完成,无继发畸形,是目前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