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7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23篇
耳鼻咽喉   6篇
儿科学   10篇
妇产科学   8篇
基础医学   65篇
口腔科学   6篇
临床医学   51篇
内科学   94篇
皮肤病学   6篇
神经病学   10篇
特种医学   59篇
外科学   73篇
综合类   41篇
预防医学   6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12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3年   1篇
  1972年   2篇
  1971年   1篇
  1970年   1篇
  196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60 毫秒
91.
92.
目的 探讨内镜下静脉曲张套扎(EVL)联合内镜下静脉曲张硬化术(EVS)治疗食管静脉曲张出血(EVB)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90例EVB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EVL联合EVS治疗组(观察组,45例)和EVL治疗组(对照组,45例).观察两组首次治疗后静脉曲张消除情况、达到静脉曲张消除所需时间、消除所需治疗次数、再出血、静脉曲张复发、并发症及预后等.结果 观察组静脉曲张消除率为97.8%(44/45),对照组为93.3%(42/4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首次治疗后静脉曲张消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达到静脉曲张消除所需时间和消除所需治疗次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71.1%(32/45)比48.9%(22/45)、(17.24±5.65)d比(36.01±11.81)d、(1.42±0.47)次比(1.87±0.61)次,P< 0.05或<0.01].观察组早发再出血率、迟发再出血率、静脉曲张复发率分别为4.4%(2/45)、6.7%(3/45)、2.2% (1/4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7.8%(8/45)、22.2%(10/45)、22.2%(10/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1.1%(5/4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2.2%(19/45)(P< 0.01).结论 EVL联合EVS可使EVB患者快速止血,并能预防再出血.  相似文献   
93.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穿刺聚桂醇瘤内注射硬化治疗肝血管瘤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将56例肝血管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9例(34个瘤灶),行平阳霉素瘤内注射硬化治疗;研究组27例(33个瘤灶),行聚桂醇瘤内注射硬化治疗。观察治疗前和治疗后3、6个月时患者临床症状、瘤体大小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对56例患者均顺利实施硬化治疗,手术成功率100%。对照组与研究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3、6个月血管瘤平均最大直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3、6个月的有效率分别为58.82%、70.59%和54.54%、66.67%,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中及治疗后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瘤内注射聚桂醇硬化治疗肝血管瘤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4.
目的:分析肺硬化性血管瘤的CT表现,以提高诊断水平。方法:回顾分析9例经病理证实的肺硬化性血管瘤的CT表现。结果:典型病灶7例,CT显示圆形或椭圆形的结节或肿块影,直径10~50mm,其中30mm以下6例,50mm1例;该7例病灶边缘均较规则,无分叶及毛刺;7例中6例病灶密度均匀,1例病灶直径50mm,密度欠均匀,CT值20~43HU;2例病灶可见粗点状钙化;2例加增强扫描,均呈明显均匀强化,CT值增加大于50HU。不典型病灶2例,CT显示病灶中心见结节影,边缘欠规则,周围见斑片影,斑片影边缘较规则,结节影与周围斑片影相连;结节周围见"空气新月征";1例加增强扫描,结节无明显强化。结论:肺硬化性血管瘤的CT表现有一定特征性,认真分析影像表现,有助于术前诊断。  相似文献   
95.
We encountered a case of atypical sclerosing stromal tumor of the ovary (SST) in a middle-aged woman. This 52-year-old woman presented with a 2-year history of abdominal distentio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 showed a large mass extending from the pelvis to the epigastrium. T2-weighted MRI showed an island-shaped area of slight hyperintensity. Dynamic MRI demonstrated gradual light enhancement of the area in which T2-weighted imaging showed low intensity. The diagnosis of the tumor proved difficult because neither MRI findings nor the age of getting sick were atypical. We report this case with MRI findings and correlated pathology.  相似文献   
96.
铜针结合硬化剂栓塞治疗血管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徐宇红 《河北医学》2004,10(4):310-311
目的:探讨血管瘤的治疗方法并评价其疗效。方法:将铜针刺入血管瘤瘤体内,通电:然后将硬化剂注入瘤体;术后加压包扎。结果:共治疗血管瘤16例。5例行单纯铜针治疗,其中2例瘤体坏死明显,体积明显缩小;3例瘤体坏死不明显。14例(其中包括3例行单纯铜针治疗效果不佳者)行铜针结合硬化剂栓塞治疗,其中11例瘤体明显坏死,体积明显缩小或消失;3例瘤体缩小不超过50%,后行手术切除;2例复发行再次铜针结合硬化剂栓塞治疗,无任何严重并发症。结论:铜针结合硬化剂栓塞治疗血管瘤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7.
库肯勃瘤是恶性程度极高的卵巢转移性肿瘤,早期即可有广泛的浸润和转移,预后不佳。临床上可见一些少见的卵巢原发性肿瘤,如卵巢印戒细胞间质瘤、硬化性间质瘤、黏液性类癌、透明细胞癌,在病理学上也可见特征化的印戒细胞,易与库肯勃瘤混淆。这需要在临床症状,体征,病理学,免疫组织学及影像学等多方面进行正确鉴别。库肯勃瘤的治疗方法主要为手术,故争取提高术前诊断准确率,对于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8.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医用乙醇联合聚桂醇硬化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OEC)的疗效。 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8年5月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行超声引导下OEC介入治疗的患者88例,共计106个囊肿。依据应用硬化剂的不同,将其分为医用乙醇组(对照组)44例共计53个病灶和医用乙醇联合聚桂醇组(观察组)44例共计53个病灶。于治疗后3个月、6个月分别计算2组患者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比较2组患者疗效的差异;并对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CA125水平以及治疗中及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治疗后3个月,医用乙醇组治愈率为79.2%,联合组治愈率为73.6%,总有效率均为100.0%,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医用乙醇组治愈率为96.2%,联合组治愈率为92.5%,总有效率均为100.0%,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3个月血清糖类抗原125(CA125)水平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13、8.39,P均<0.01),医用乙醇组中13.6%及联合组中15.9%的患者血清CA125水平未降至正常水平;治疗后6个月2组的血清CA125水平均降至正常范围,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86、8.76,P均<0.01);2组治疗后3个月及6个月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联合组在治疗中及治疗后3~7 d腹痛及醉酒样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医用乙醇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中2组患者均未出现发热,治疗后3~7 d联合组发热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医用乙醇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超声引导下医用乙醇联合聚桂醇介入治疗OEC具有与单纯医用乙醇相同的疗效,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对于乙醇过敏及对疼痛敏感的患者选择医用乙醇硬化冲洗联合聚桂醇保留的治疗方法优于单纯医用乙醇硬化法。  相似文献   
99.
1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