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292篇
  免费   4330篇
  国内免费   5524篇
耳鼻咽喉   264篇
儿科学   1379篇
妇产科学   384篇
基础医学   7826篇
口腔科学   600篇
临床医学   6655篇
内科学   6241篇
皮肤病学   56篇
神经病学   2618篇
特种医学   1806篇
外国民族医学   4篇
外科学   4839篇
综合类   25368篇
预防医学   3014篇
眼科学   716篇
药学   7410篇
  14篇
中国医学   12395篇
肿瘤学   557篇
  2024年   262篇
  2023年   822篇
  2022年   799篇
  2021年   1236篇
  2020年   1331篇
  2019年   1514篇
  2018年   770篇
  2017年   1414篇
  2016年   1727篇
  2015年   2035篇
  2014年   2990篇
  2013年   3102篇
  2012年   4337篇
  2011年   5054篇
  2010年   4567篇
  2009年   4744篇
  2008年   6197篇
  2007年   4916篇
  2006年   4286篇
  2005年   4933篇
  2004年   5037篇
  2003年   4670篇
  2002年   2937篇
  2001年   2278篇
  2000年   1915篇
  1999年   1555篇
  1998年   1259篇
  1997年   849篇
  1996年   811篇
  1995年   849篇
  1994年   626篇
  1993年   462篇
  1992年   403篇
  1991年   359篇
  1990年   305篇
  1989年   320篇
  1988年   165篇
  1987年   128篇
  1986年   97篇
  1985年   64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目的:研究高热惊厥(febrile seizures,FS)对发育期大鼠脑内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B受体亚基GABABR1与GABARR2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热水浴诱导大鼠高热惊厥模型。隔日诱导惊厥1次,共诱导10次,末次惊厥后24h处死大鼠。发育期大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n=24),1次高热处理组(n=28),10次高热处理组(n=40)。高热处理组根据是否出现惊厥再分为1次高热惊厥组(FS1,n=16)与1次高热未惊厥组(F1,n=12),10次高热惊厥组(FS10,n=15)与10次高热未惊厥组(F10,n=13)。采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不同次数高热惊厥大鼠脑内GABABR1与GABABR2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FS10大鼠海马齿状回、CAl-CA3区GABABRl和GABABR2蛋白表达明显低于F10、F1、FSl和对照组;F10大鼠上述脑区GABABRl和GABABR2蛋白表达低于F1、FS1和对照组;F1及FS1大鼠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海马各区GABABR1与GABABR2表达的改变大部分平行,但10次高热惊厥后GABABR2在CA1—CA3区下降更明显,而GABABR1在齿状回下降更明显。结论:反复高热惊厥及反复高热均可使发育期大鼠脑内GABABR亚基蛋白表达降低,高热惊厥的影响较单纯高热更为明显,提示GABABR亚单位与发育期大鼠高热惊厥及其脑损伤密切相关。GABABR1与GABABR2改变的不平行可能与受体亚单位组合的可塑性改变有关,这种改变可能导致抑制功能的改变。  相似文献   
72.
本文报道了大鼠十二指肠电活动在运动疲劳前后的数值。结果表明:在运动疲劳后,快波、慢波振幅明显增加,而其频率却减少;Ⅰ相缩短,Ⅱ相延长,Ⅲ相、Ⅳ相及IDMEC周期无显著变化;并在运动疲劳后9.7±2.4min内出现不规律的食后型的电活动。这些改变可了解运动疲劳对消化系统的影响。  相似文献   
73.
目的:观察卡托普利(CaP)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的作用及对原癌基因及抑癌基因的影响。方法:氚-胸腺嘧啶核苷(3H-TdR)参入,电镜,原位来交及Northernblot杂交。结果:CaP在降低SHR血压同时,能减少VSMC的线粒体,粗面内质网及3H-TdR参入量(P<0.01),并能逆转c-fos,c-myc,c-sis原癌基因mRNA表达增强(P<0.05或0.01),p53抑癌基因mRNA表达减弱(P<0.01)。结论:Cap能抑制SHR的VSMC增殖,与癌基因调控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74.
“中风脑得平冲剂”对SHR/SP大鼠出血性中风的治疗作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观察“中风脑得平冲剂”对SHR/SP大鼠出血性中风的治疗作用。方法:19只SHR/SP大鼠随机分为病理对照组(10只)和治疗组(9只);另取WKY大鼠(8只)为正常对照组。观察SHR/SP大鼠中风后的神经症状及分级、平均生存期、中风后存活期和病理形态学改变。结果:①12周龄前WKY大鼠与SHR/SP大鼠体重均渐上升,而12周龄后,WKY大鼠体重继续升高,而SHR/SP大鼠体重呈下降趋势;②高  相似文献   
75.
腺病毒介导的HSV—tk基因治疗大鼠脑胶质瘤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带有HSV-tk基因的重组腺病毒(AdHCMV-tk)结合核苷类似物(NA)治疗大鼠C6脑胶质瘤。方法:用X-gal染色测定AdHCMV-lacZ转染大鼠C6胶质瘤细胞的效率。用AdHCMV-tk/ACV、GCV离体及活体治疗大鼠C6胶质瘤。结果:AdHCMV-lacZ感染C6细胞效率达100%,AdHCMV-tk感染C6细胞,在病毒感染复数为1000时,GCV和ACV半致死剂量分别为3μg/ml和20μg/ml,Ad-HCMV-tk/ACV治疗大鼠C6胶质瘤模型,大鼠生存期超过90天,而对照组分别为17.0±1.6天(生理盐水组)、14.5±1.3天(AdHCMV-lacZ组),P<0.001。结论:重组腺病毒对靶细胞感染效率可达100%,AdHCMV-tk用GCV的杀伤C6胶质瘤细胞比ACV强,而HSV-tk/ACV用腺病毒介导治疗大鼠脑肿瘤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6.
己酮可可碱预处理对大鼠供肝冷缺血损伤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已酮可可碱预处理供者及肝脏对供肝冷缺血损伤的影响。方法 Wistar大鼠按处理方法的不同分为 4组 :对照组、供者预处理组 (实验 1组 )、供肝预处理组 (实验 2组 )、供者及供肝联合预处理组 (实验 3组 ) ,预处理使用己酮可可碱。各组动物均在供肝冷保存 6h后行原位肝移植 ,门静脉血流恢复后第 30min、3h及 2 4h取门静脉血测定肿瘤坏死因子 (TNF α)、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 (AST)及谷胱甘肽S转移酶 (GST)的水平。结果 门静脉复流后 30min、3h时血清TNF α水平 ,各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 ,实验 3组显著低于实验 1组及实验 2组 (P <0 .0 5) ;30min及 3h时血清GST水平 ,各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5) ,实验 3组显著低于实验 1组及实验 2组 (P <0 .0 5) ;30min及 3h时血清ALT水平 ,各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 ,实验 3组显著低于实验1组及实验 2组 (P <0 .0 5) ;2 4h时前述各指标各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 ,实验 3组显著低于实验 2组 (P <0 .0 5) ;30min时血清AST水平 ,各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 ,实验 3组显著低于实验 1组及实验 2组 (P <0 .0 5)。结论 己酮可可碱预处理对供肝的冷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7.
78.
加锌对大鼠脑内微量元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SD雌性成年大鼠20只,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只。加锌40d后,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日本津岛)分别测定了两组大鼠大脑皮质感觉运动区和海马CA3区的微量元素Zn、Cu、Fe和轻金属Mg的含量。结果表明:在大脑皮质感觉运动区,两组大鼠的诸元素含量无显著变化;在海马CA3区,两组大鼠的微量元素Zn、Cu、Fe的含量也无显著变化(P>0.05),但轻金属Mg的含量却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表现为对照组明显高于实验组(P<0.05)。  相似文献   
79.
80.
大鼠乳腺增生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目的 建立类似人类乳腺增生模型,探讨乳腺增生发病机制。方法 采用苯甲酸雌二醇和黄体酮诱导大鼠发生乳腺增生,观察大鼠乳头高度、乳腺组织结构、测定体内生殖激素水平。结果 实验组动物血液中的垂体促乳素促卵泡生成素和雌二醇的浓度均高于对照组,促黄体素和孕酮则明显降低;实验组动物的第2,3对乳头高度明显增高。结论 本模型的优点是与人类乳腺增生病变基本一致,是目前最理想的动物乳腺增生病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