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1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7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10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5篇
口腔科学   6篇
临床医学   69篇
内科学   53篇
皮肤病学   12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科学   24篇
综合类   179篇
预防医学   346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115篇
  1篇
中国医学   9篇
肿瘤学   7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74篇
  2013年   79篇
  2012年   139篇
  2011年   108篇
  2010年   71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周秀文  王云凤  刘奕 《中华全科医学》2012,10(10):1623-1624
目的了解医院血培养阳性病原菌的科室分布及对抗菌药物敏感性,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WHONET 5.6软件对2010年6月-2011年7月血培养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895件血培养标本共分离出病原菌398株,阳性率为21.0%,其中革兰阳性球菌占79.9%,革兰阴性杆菌占16.8%,真菌占3.3%。表皮葡萄球菌主要分布在围产儿科和重症医学科,溶血葡萄球菌主要分布在围产儿科,人葡萄球菌主要分布在呼吸内科、泌尿科和血液肿瘤科,大肠埃希菌主要分布在泌尿科、血液肿瘤科和内分泌肾科,铜绿假单胞菌主要分布在重症医学科。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耐药率高于金黄色葡萄球菌,未发现耐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奎奴普丁的葡萄球菌;未分离出耐亚胺培南的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结论血培养阳性病原菌在不同科室的分布和抗菌药物敏感性不同,医生应了解本科室细菌分布及药敏情况,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72.
目的 探讨洛阳地区妇女儿童感染构成和细菌药敏情况.方法 回顾性对洛阳市妇女儿童医疗保健中心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所有接收培养物临床分离病原菌流行及药敏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1、两年共送检标本6456份,分离出1834株病原菌,阳性检出率为28.4% 2、主要细菌为大肠埃希氏菌、肺炎克雷伯杆菌、表皮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阴沟肠杆菌.3、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对加酶抑制剂抗感染药敏感率高,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几乎100%敏感,对阿米卡星等少用药敏感率较常用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高.4、阴沟肠杆菌对阿莫西林及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和头孢噻吩及头孢西丁敏感率为零.5、金黄色葡萄球菌及表皮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红霉素、复方新诺明敏感率低,甚至为零,而对左氧氟沙星、万古霉素、夫西地酸、米诺环素等敏感率高.6、金黄色葡萄球菌较表皮葡萄球菌对同种抗菌药敏感率高.结论 洛阳地区妇女儿童感染致病菌复杂多样,临床抗感染药的耐药问题严峻,应合理应用抗感染药.  相似文献   
73.
目的了解引起血流感染病原菌的临床分布特征及耐药性,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用BacT/ALERT 3D微生物全自动检测系统对血标本进行培养检测,用VITEK-2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对病原菌进行鉴定及药物敏感性检测,WHONET5.4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及分析。结果 2008至2011年共收检血培养标本10462份,检出病原菌966株,阳性率为9.23%。其中革兰阴性杆菌442株,占53.3%,以大肠埃希菌为主,占33.7%;革兰阳性球菌275株,占33.2%,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oNS)为主,占44.4%;真菌112株,占13.6%。引起血流感染的病原菌中,大肠埃希菌居首位(18.0%),其次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oNS)14.7%、肺炎克雷伯菌8.2%。产ESBLs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分别为67.5%和49.1%,MRSA和MRCoNS的检出率分别为53.2%和88.5%,未发现耐万古霉素革兰阳性球菌。临床科室分布以ICU、儿科和血液科为主,分别为25.5%、22.2%和12.4%。血流感染患者基础疾病以恶性实体肿瘤、血液病多见,分别为26.8%、20.6%。结论及时了解血培养结果可以对临床抗菌治疗提供依据,提高治愈率,对控制医院血流感染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4.
目的 了解我院2010年腹腔感染的病原菌分布情况及其耐药性.方法 应用VITEK-2 Compact全自动细菌鉴定仪进行细菌鉴定,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进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共分离菌株242株,其中革兰阳性球菌80株(33.1%),革兰阴性杆菌146株(60.3%),真菌16株(6.6%);分离率最高的前5位病原菌为大肠埃希菌(71株,29.3%)、屎肠球菌(26株,10.7%)、肺炎克雷伯菌(21株,8.6%)、铜绿假单胞菌(16株,6.6%)和表皮葡萄球菌(13株,5.4%).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阳性菌分别为34株、4株.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分别为5株、15株.结论 我院腹腔感染主要病原菌以大肠埃希菌为代表的革兰阴性菌为主,肠球菌和葡萄球菌为革兰阳性菌中的主要致病菌.细菌耐药形势仍很严峻,应采取更加积极有效的措施控制耐药菌的增多与传播.  相似文献   
75.
目的 调查医院呼吸内科住院患者临床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趋势,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以回顾性方法,分析从2007年7月1日-2009年6月30日,呼吸内科下呼吸道感染患者送检的痰标本中分离出的病原菌及耐药情况.结果 共分离病原菌1508株,革兰阴性杆菌占47.3%,其中铜绿假单胞菌居于首位,占15.6%;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比率为41.0%和35.8%;真菌感染所占比例较高,为44.1%,对氟康唑、酮康唑及两性霉素B均敏感;革兰阳性球菌占8.6%,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占62.4%.结论 呼吸内科病房医院感染的病原菌耐药性日益严重,并有逐年增长趋势,应不断进行耐药性监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76.
马小梅 《医疗保健器具》2009,16(12):135-136
目的研究本院下呼吸道院内感染病原菌种类及药敏情况。方法采集晨起合格痰或经气管插管采集的下呼吸道分泌物,用血平皿和巧克力平皿接种培养分离出病原菌,或血培养,用法国生物梅里埃API鉴定系统鉴定,药敏试验采用K—B法。结果共分离出病原菌218株,其中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共183株,占83.9%,革兰阳性球菌共35株,占16.1%。革兰阴性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和β-内酰胺类抗生素/酶抑制剂复合制剂(头孢哌酮/舒巴坦)的敏感度较高。革兰阳性球菌主要是金黄色葡萄球菌,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占73.1%,其对青霉素、苯唑西林、左氧氟沙星、红霉素、克林霉素有很高的耐药率(78.9~1000%),最为敏感的是去甲万古霉素。结论本院的下呼吸道院内感染中,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对常见抗生素耐药性较高.  相似文献   
77.
孔苏南 《职业与健康》2009,25(23):2630-2632
目的通过对支气管一肺感染病人的菌种分布及药敏结果的分析,为临床寻找合适的治疗药物,为合理使用抗生素、提高疗效提供依据。方法取病人痰标本进行培养,获得致病菌及药敏试验结果。结果院内感染与院外感染病原菌分布不同;年龄大与年龄小也不同;绝大部分病原菌对喹诺酮类抗生素敏感。结论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有针对性地合理使用抗生素,才能提高支气管一肺感染病人的疗效,减少抗生素的滥用,有效控制耐药菌株的产生。  相似文献   
78.
血液病患者医院感染的病原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我院血液科医院感染的情况,并对病原菌加以分析,探讨对策。[方法]应用回顾性调查分析方法,对我科1997~2002年血液病患者中561株病原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6年间感染病原菌总体分布G 菌有逐渐上升趋势;G 菌、G-菌、真菌感染分别为28.2%、62.2%、9.6%;前五位分别为:大肠埃希杆菌占11.6%、铜绿色假单胞菌占8.9%、肺炎克雷伯菌占8.2%、阴沟肠杆菌占8.2%、肠球菌占7.5%。[结论]血液病患者是医院感染的高危人群,应作为重点监测对象;感染与多种因素有关,主要是自身免疫功能低下;应加强免疫保护及合理应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79.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住院患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学特点及防治策略。指导临床应用抗生素。方法:对ICU院内肺部感染患深部普进行培养并做药敏试验。结果:221例呼吸道感染患痰培养出病原菌268株,其中革兰氏阴性(G^-)杆菌178株,占66.42%;革兰氏阳性(G^ )球菌5株,占20.29%,真菌36株,占13.43%。药敏试验表明所有细菌均对二种以上的抗生素耐药,未发现对万古霉素耐药的金葡菌。结论:ICU院内肺部感染的致病菌以G^-杆菌为主,铜绿假单胞菌仍是首要致菌;ICU内真菌感染比较严重,ICU内获得性肺部感染不仅数量增加而且细菌耐药性增强,了解本单位病原菌种类及耐药性的变化,合理使用抗生素是降低危重病患院内肺部感染发病率和病死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80.
自噬是一种防御和应激调控机制.细胞可以通过自噬调节其生物活性及功能.近年来研究发现,自噬参与代谢性疾病、神经退行性病变、感染、免疫和肿瘤等疾病的发生发展.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具有明显家族聚集倾向的多基因遗传性疾病,它的发生受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双重影响.自噬主要在固有免疫及获得性免疫、病原体感染、遗传因素等支气管哮喘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