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012篇
  免费   1154篇
  国内免费   661篇
耳鼻咽喉   116篇
儿科学   181篇
妇产科学   57篇
基础医学   1443篇
口腔科学   556篇
临床医学   2123篇
内科学   834篇
皮肤病学   38篇
神经病学   643篇
特种医学   1461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9771篇
综合类   3399篇
现状与发展   1篇
预防医学   675篇
眼科学   106篇
药学   1353篇
  27篇
中国医学   747篇
肿瘤学   295篇
  2024年   44篇
  2023年   254篇
  2022年   538篇
  2021年   872篇
  2020年   731篇
  2019年   643篇
  2018年   638篇
  2017年   742篇
  2016年   888篇
  2015年   817篇
  2014年   1879篇
  2013年   1799篇
  2012年   1646篇
  2011年   1668篇
  2010年   1316篇
  2009年   1310篇
  2008年   1059篇
  2007年   1062篇
  2006年   971篇
  2005年   861篇
  2004年   675篇
  2003年   545篇
  2002年   446篇
  2001年   330篇
  2000年   296篇
  1999年   251篇
  1998年   196篇
  1997年   171篇
  1996年   128篇
  1995年   106篇
  1994年   107篇
  1993年   101篇
  1992年   78篇
  1991年   71篇
  1990年   54篇
  1989年   60篇
  1988年   54篇
  1987年   44篇
  1986年   37篇
  1985年   48篇
  1984年   42篇
  1983年   31篇
  1982年   56篇
  1981年   40篇
  1980年   26篇
  1979年   21篇
  1978年   20篇
  1977年   17篇
  1976年   17篇
  1975年   1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21.
前后挤压型骶骨Ⅱ区骨折与骶丛神经损伤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前后挤压致骶骨Ⅱ区骨折造成骶丛神经损伤的机制。方法 经甲醛短期(1年内)浸泡固定的国人尸体6具,12侧。解剖保护骶丛神经,制成前后挤压型暴力致骶Ⅱ区骨折模型,定量测量不同骨折移位时骶丛神经被拉长的距离。另外,利用X线片观察骶从神经受压情况。结果 随耻骨联合分离逐渐增大,骶丛神经张应变呈直线相关逐渐加大,以S1,S4为最显著,且可造成神经的刺伤,多见于L5和S1,X线未发现骶丛神经受压表现。结论 前后挤压型暴力致骶骨Ⅱ区骨折神经损伤以牵拉伤为丰,以S1,S4为主,且与骨折移位程度成正相关关系。神经的刺伤,多见于骨折移位较大的L5和S1。  相似文献   
22.
难复性肱骨近端骨折脱位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难复性肱骨近端骨折脱位的合理手术治疗,以提高疗效。方法回顾性总结27例难复性肱骨近端骨折脱位病例资料。按NEER分型,两部分骨折脱位16例行切开复位T形钢板或三叶草钢板内固定,三部分骨折脱位11例行切开复位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术中采用可吸收缝线修补撕裂的肩袖及关节囊,术后早期功能锻炼。结果27例均获随访,时间12~59个月,平均29个月。疗效评价标准参照Constant-Murley评定方法,优良率达85.2%。结论对于难复性肱骨近端骨折脱位,保护局部血运甚为重要,术中采用间接复位技术、合理选择简单有效的内固定、充分保护软组织及修复肩袖等原则的应用对于术后功能恢复及预防相关并发症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23.
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治疗胸腰椎骨折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目的探讨应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加自固化磷酸钙人工骨(CPC)椎体成形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8例新鲜胸腰椎骨折行椎弓根螺钉系统固定的同时,加CPC行椎体成形。结果33例获随访5~29个月,无内固定松动及断裂,伤椎高度及脊柱生理弧度无丢失。3例发生CPC渗漏至椎管和椎间孔内,椎管内静脉丛漏2例,椎前静脉漏1例。结论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加CPC椎体成形是治疗新鲜胸腰椎骨折的一种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24.
目的评估增强减影在脊椎转移瘤MR I中的应用价值。方法50例脊椎转移瘤病人进行MR I增强扫描,对比剂采用Gd-DTPA(0.1 mmol/kg),然后用T1W I增强后的图像与增强前的图像进行减影。通过对比噪声比(CNR)、信噪比(SNR)以及肿瘤边界清晰程度的比较,对MR I减影与否进行评估。结果MR I对比增强减影图像比传统的T1W I增强图像显示更清晰、更直观。所有脊椎转移瘤图像MR I减影的CNR和SNR比常规T1W I增强图像的CNR和SNR高。MR I减影CNR为155.05±24.73(x±SD),常规T1W I增强图像的CNR为11.11±14.26(t=35.65,Ρ<0.001)。MR I减影SNR为192.82±32.89(x±SD),常规T1W I增强图像的SNR为46.03±28.22(t=23.95,Ρ<0.001))。MR I对比增强减影图像比传统的T1W I增强图像能更好地显示脊椎转移瘤的边界和侵犯情况(2χ=29.34,Ρ<0.005)。结论MR I增强减影为探查和评估脊椎转移瘤提供了一个新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25.
肱骨内上髁骨折致尺神经卡压1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患者,男,17岁,因右肘肿痛,活动受限30min于2005年6月15日来我院就诊。患者于30min前与同学扳手腕时突感右肘内侧疼痛难忍,逐渐肿胀,活动受限,右手各指无麻木。查体:右肘内侧肿胀明显,压痛,可触及骨擦感,右肘伸屈活动及前臂旋转活动受限,右手各指活动良好,感觉正常。X线片示右肱  相似文献   
26.
眼眶内下壁爆裂性骨折整体修复29例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肖利华  王毅  杨新吉  鲁小中 《眼科》2006,15(5):348-350
目的探讨眼眶内下壁骨折整体修复手术方法。设计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29例(29眼)眼眶内下壁骨折患者。方法对29例眼眶内下壁爆裂性骨折者采用整体羟基磷灰石复合人工骨(HA)修复。对比观察手术前后眼球突出度、复视程度,眼眶CT观察术后骨折修复情况。主要指标眼球突出度,复视程度。眼眶CT影像。结果29例眼眶内下壁骨折整体修复术中,加例眼球内陷全部矫正,9例欠矫1~2mm,4例术后复视未完全缓解。结论眼眶内下壁骨折整体修复是一种眼眶骨折修复的新方法,效果好,并发症少。(眼科,2006,15:348-350)  相似文献   
27.
目的 观察神经电生理检测对腓总神经卡压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腓总神经卡压的临床特征及病因进行分析,并作神经传导速度和肌电图检测和分析。结果 21条患病神经中1条神经波形消失。其余有不同程度的传导速度减慢,尤其是跨腓骨小头段,波幅降低,传导时间延长,42块腓总神经支配的肌肉中有30块出现失神经电位。结论 神经电生理检查在腓总神经卡压的诊断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8.
目的 探讨术中电生理监护对椎管神经鞘瘤显微手术中的作用及意义,提高对椎管内神经鞘瘤的治疗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65例术中电生理动态监护下,显微手术切除椎管内神经鞘瘤。结果 治愈60例(占92.3%),好转5例(占7.7%),无死亡;肿瘤全切62例,次全切除3例,全切率95.4%。结论 常规动态电生理监测下显微手术切除椎管神经鞘瘤,能保全脊髓神经的功能,减少副损伤,提高手术安全性;显微手术有助于提高肿瘤全切率,可有效减少术后复发。对影响脊柱稳定性的行脊柱融合内固定。  相似文献   
29.
外固定架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探讨闭合手法复位外固定架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关节内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9例桡骨远端粉碎性关节内骨折,通过外固定架的牵伸辅助复位,矫正桡骨的短缩、成角移位,恢复关节面的解剖关系,利用外固定架维持复位后的位置并进行功能练习。术后定期进行X线和腕关节功能的评价。结果:29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12个月,平均6.5个月。根据Aro功能评价:优9例,良17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89.66%。结论:外固定架能很好维持复位后的位置,恢复桡尺骨的相对长度和关节面的平整,使腕关节功能得到良好的恢复,因此是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关节内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0.
叩击式骨应力刺激仪促进闭合性胫骨干骨折愈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叩击式骨应力刺激仪对闭合性胫骨干骨折愈合的促进作用。方法120例闭合性胫骨干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应力刺激仪治疗组(治疗组61例)和对照组(59例)。治疗组每天刺激仪治疗3次,每次治疗30min,每次间隔3h;对照组仅作复位和小腿管型石膏固定。记录两组患者骨折临床愈合时间、X线片上骨折线处灰度值的变化和胫骨Johner-Wruh评分。结果治疗组临床愈合时间较对照组短(55·57d±10·09dvs78·21d±13·46d,P<0·01),骨折愈合前后X线片上骨折线处灰度值变化较对照组大(1·209±0·128vs1·117±0·245,P<0·05),治疗组Johner-Wruh评分优良率96·72%。结论叩击式骨应力刺激仪可明显加快胫骨干骨折的愈合,促进骨折处局部骨的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