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6182篇
  免费   24885篇
  国内免费   16142篇
耳鼻咽喉   1675篇
儿科学   3786篇
妇产科学   2336篇
基础医学   21717篇
口腔科学   3963篇
临床医学   45619篇
内科学   44579篇
皮肤病学   5366篇
神经病学   6937篇
特种医学   9289篇
外国民族医学   212篇
外科学   17692篇
综合类   110006篇
预防医学   27740篇
眼科学   5086篇
药学   49895篇
  563篇
中国医学   46833篇
肿瘤学   13915篇
  2024年   3703篇
  2023年   12741篇
  2022年   10991篇
  2021年   14127篇
  2020年   12675篇
  2019年   13624篇
  2018年   7035篇
  2017年   11601篇
  2016年   12611篇
  2015年   13644篇
  2014年   20949篇
  2013年   20044篇
  2012年   24855篇
  2011年   26443篇
  2010年   24624篇
  2009年   22606篇
  2008年   22238篇
  2007年   20177篇
  2006年   18590篇
  2005年   18901篇
  2004年   15388篇
  2003年   14413篇
  2002年   11498篇
  2001年   9915篇
  2000年   7359篇
  1999年   5277篇
  1998年   4201篇
  1997年   3556篇
  1996年   2873篇
  1995年   2450篇
  1994年   2040篇
  1993年   1167篇
  1992年   1078篇
  1991年   1054篇
  1990年   874篇
  1989年   793篇
  1988年   313篇
  1987年   249篇
  1986年   205篇
  1985年   143篇
  1984年   85篇
  1983年   44篇
  1982年   26篇
  1981年   16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6年   5篇
  1958年   1篇
  1956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51.
52.
目的研究CYP3A5基因型对中国肾移植术后患者体内他克莫司缓释剂型药动学参数的影响。方法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20例肾移植术后患者在服用缓释(10例)和普通剂型(10例)他克莫司后的全血浓度;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法检测服用缓释剂型他克莫司患者的CYP3A5基因型;缓释剂型组检测0~24 h的11个时间点的血药浓度,而普通剂型检测0~12 h内的10个时间点的血药浓度。结果无剂量校正的缓释剂型组的AUC_(0~24 h)为普通剂型组AUC_(0~12 h)的1.78倍,有剂量校正的缓释剂型组的C_0为普通剂型的60%,其余药动学参数差异无显著性;缓释剂型中慢代谢型组的C_(max)、AUC_(0~24 h)和C_0分别为快代谢型组的1.75、1.96、2.49倍(无剂量校正)以及1.80、2.34和2.64倍(有剂量校正);缓释剂型组的C_0与AUC_(0~24 h)的相关性良好。结论他克莫司普通剂型转换至缓释剂型时应该注意上调给药剂量,同时缓释剂型应结合CYP3A5的基因型检测,确保C_0值在治疗窗范围内。  相似文献   
53.
目的探讨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C677T和A1298C位点多态性与胃癌易感性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08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在笔者所在医院住院的、行MTHFR基因C677T和A1298C位点检测的160例胃癌患者作为胃癌组,收集同期160名自愿接受上述基因检测的健康体检人员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2种位点基因型的分布情况。结果胃癌组患者MTHFR基因C677T位点的基因型为:CC 72例,CT 64例,TT 24例;对照组为:CC 78例,CT 69例,TT 13例。胃癌组患者MTHFR基因A1298C位点的基因型为:AA 58例,AC 84例,CC 18例;对照组为:AA 62例,AC 77例,CC 21例。2组C677T位点及A1298C位点的基因型分布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THFR基因C677T位点和A1298C位点多态性与胃癌的易感性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54.
刘婷 《健康之路》2015,(2):47-48
<正>最近买点什么产品好?如果有人这么问一个看似专业的人,他可能还未了解你,就会回答:买点银行理财产品吧。这简直是个太懒惰的答案——如同被问及怎么穿衣服才搭配,银行理财产品就像正装配皮鞋一样,多数情况不会出错,但大多数人购买理财产品就像穿了正装挑选皮鞋,也有挑错的时候,因为总有几个款式并不适合自己的脚。在此之前,我们往往会花费太多冤枉的时间和钱才能找到  相似文献   
55.
痛风是一种常见的由尿酸盐沉积引起的慢性炎症性关节炎。该文总结了最新的痛风遗传学基础,发现痛风的高风险基因多数与肾脏和肠道尿酸盐转运系统相关。糖酵解基因是一种异于肾和肠道尿酸排泄的血清尿酸调控路径,也为痛风和其他相关的代谢性疾病提供了新的病因学线索。基因之间的相互作用、基因与环境危险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均与痛风的发病风险相关。  相似文献   
56.
Human 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s(hUC-MSCs)are a promising candidate for spinal cord injury(SCI)repair owing to their advantages of low immunogenicity and easy accessibility over other MSC sources.However,modest clinical efficacy hampered the progression of these cells to clinical translation.This discrepancy may be due to many variables,such as cell source,timing of implantation,route of administration,and relevant efficacious cell dose,which are critical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efficacy of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SCI.Previously,we have evaluated the safety and efficacy of 4×106 hUC-MSCs/kg in the treatment of subacute SCI by intrathecal implantation in rat models.To search for a more accurate dose range for clinical translation,we compared the effects of three different doses of hUC-MSCs-low(0.25×106 cells/kg),medium(1×106 cells/kg)and high(4×106 cells/kg)-on subacute SCI repair through an elaborate combination of behavioral analyses,anatomical analyses,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diffusion tensor imaging(MRI-DTI),biotinylated dextran amine(BDA)tracing,electrophysiology,and quantification of mRNA levels of ion channels and neurotransmitter receptors.Our study demonstrated that the medium dose,but not the low dose,is as efficient as the high dose in producing the desired therapeutic outcomes.Furthermore,partial restoration of theγ-aminobutyric acid type A(GABAA)receptor expression by the effective doses indicates that GABAA receptors are possible candidates for therapeutic targeting of dormant relay pathways in injured spinal cord.Overall,this study revealed that intrathecal implantation of 1×106 hUC-MSCs/kg is an alternative approach for treating subacute SCI.  相似文献   
57.
目的评估生物标志物预测心脏再同步治疗(CRT)反应性的临床价值。方法前瞻性分析本院32例植入CRT起搏器和/或除颤器(CRTP/CRTD)的患者,采集基线和CRT术后6个月的纽约心功能分级、心脏超声指标以及血清生物标志物水平,后者包括:氨基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中段心房利钠肽原(MR-proANP)、中段肾上腺髓质素原(MR-proADM)、内皮素-1(ET-1)以及和肽素(CPP)。以CRT术后半年心功能降低1级同时左室射血分数(LVEF)绝对值增加≥5%定义为有反应。比较CRT有反应组及无反应组各项生物标志物血清水平的变化及差异。结果随访[12±6(6~24)]个月,CRT有反应20例(62.5%),术前MR-proANP水平有反应组显著低于无反应组[(142.7±94.0) pmol/L vs (250.7±150.8) pmol/L,P=0.03],其它生物标志物基线水平在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CRT反应组术后6个月MR-proANP及NT-ProBNP血清水平较术前显著下降,而无反应组无差异。其他指标则在有反应及无反应组均无明显变化。结论基线MR-proANP血清水平可以预测CRT反应,CRT术后6个月MR-proANP与NT-ProBNP的变化有助于预测和判断CRT的反应性。  相似文献   
58.
目的调查上海市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证型分布规律并探讨中医证型与IL-6基因rs1800796位点多态性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2013年3—12月收集上海市4个社区老年高血压病患者651例,并进行辨证分型,收集患者一般资料。采集患者血样,分析IL-6基因rs1800796位点基因多态性与中医证型相关性。结果 651例老年高血压患者证型分布依次为阴虚阳亢证(211/651,32.41%)、痰瘀互结证(156/651,23.97%)、肝火亢盛证(154/651,23.66%)、肾气亏虚证(130/651,19.97%)。不同证型间男女比例不同(P0.01),男性患者肝火亢盛证(87/285,30.53%)为主要证型,女性患者阴虚阳亢证(135/366,36.89%)为主要证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IL-6基因rs1800796位点基因型分布依次为CC(329/651,50.54%), GC(280/651,43.01%),GG(42/651,6.45%)。不同证型之间IL-6基因rs1800796位点基因型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457,P=0.005),痰瘀互结证GC型为主要基因型,其余证型CC型为主要基因型。结论老年高血压病IL-6基因rs1800796位点基因型与中医证型存在一定的关联性,IL-6基因rs1800796位点GC型有可能是老年高血压病痰瘀互结型的易感基因。  相似文献   
59.
目的:探讨保元汤加味对心阳虚衰型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血清hs-CRP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心阳虚衰型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强心、利尿、抗血小板聚集、舒张血管、扩冠、降脂等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采用保元汤加味治疗,1剂/d,两组持续治疗8周。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及外周血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 reactive protein,hs-CRP)、左心室舒张末期直径(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diameter,LVEDD)、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记录不良反应状况。结果:对照组有效率80.00%低于观察组有效率9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和观察组胸闷不适分别为(1.68±1.01)(0.74±0.53),气短乏力分别为(1.34±1.02)(0.65±0.46),畏寒肢冷分别为(1.19±0.53)(0.59±0.42),面色苍白分别为(1.01±0.64)(0.53±0.44),外周血hs-CRP分别为(3.16±0.45)mg/L、(2.31±0.40)mg/L,LVEDD分别为(50.24±5.89)mm、(45.37±5.21)mm,LVEF分别为(46.01±6.89)%、(51.38±6.42)%,对照组和观察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无不良反应出现。结论:保元汤加味可以提高心阳虚衰型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hs-CRP水平,改善心功能,且患者可以耐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0.
目的:探究翁连解毒汤治疗浊毒内蕴型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临床疗效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8年12月在攀枝花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浊毒内蕴型UC患者13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5例。对照组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加用翁连解毒汤,观察2组治疗前、完成治疗后T细胞、NK细胞、炎性反应因子、凝血功能、生命质量变化,完成治疗后总结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在NK细胞、T淋巴细胞组成、CR、TNF-α、IL-1 β、ESR、内毒素、IL-10、FIB、PLT、APTT改善方面的效果较对照组更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完成治疗后的生命质量量表各维度评分及总评分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且临床总有效率和组织病理学疗效率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翁连解毒汤能抑制浊毒内蕴型UC炎性反应,改善高凝状态,提高机体免疫功能,从而提高疗效和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