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62篇
  免费   936篇
  国内免费   883篇
耳鼻咽喉   25篇
儿科学   95篇
妇产科学   27篇
基础医学   1739篇
口腔科学   67篇
临床医学   935篇
内科学   755篇
皮肤病学   36篇
神经病学   526篇
特种医学   546篇
外国民族医学   3篇
外科学   5220篇
综合类   1773篇
预防医学   274篇
眼科学   80篇
药学   604篇
  7篇
中国医学   372篇
肿瘤学   597篇
  2024年   46篇
  2023年   261篇
  2022年   352篇
  2021年   608篇
  2020年   485篇
  2019年   385篇
  2018年   402篇
  2017年   448篇
  2016年   456篇
  2015年   460篇
  2014年   916篇
  2013年   875篇
  2012年   693篇
  2011年   806篇
  2010年   688篇
  2009年   682篇
  2008年   614篇
  2007年   635篇
  2006年   574篇
  2005年   559篇
  2004年   487篇
  2003年   427篇
  2002年   284篇
  2001年   244篇
  2000年   184篇
  1999年   169篇
  1998年   129篇
  1997年   110篇
  1996年   85篇
  1995年   78篇
  1994年   76篇
  1993年   66篇
  1992年   44篇
  1991年   40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39篇
  1988年   36篇
  1987年   36篇
  1986年   24篇
  1985年   34篇
  1984年   26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20篇
  1981年   20篇
  1980年   10篇
  1979年   11篇
  1978年   8篇
  1977年   5篇
  1976年   3篇
  197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江澍  林典梁  江一平 《解剖学报》2007,38(6):727-730
目的 研究人精子甘露糖受体(MR)在精卵融合中的作用.方法 用亲合层析法分离纯化的人精子甘露糖受体来免疫Balb/c小鼠得到抗MR抗血清;用抗血清处理顶体反应后的人精子,并进行去透明带金黄地鼠卵的精子穿透实验(SPA),观察其体外受精情况.结果 抗MR抗血清可抑制人精子与去透明带金黄地鼠卵的结合与穿透,使卵子的受精率下降,具剂量依赖性.结论 人精子MR与精卵膜的识别与融合有关.  相似文献   
102.
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退行性脊柱侧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矫形、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退行性脊柱侧弯的手术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1999年1月~2007年1月,对55例退行性脊柱侧弯患者采用侧弯矫形、椎间植骨融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对其临床效果评估及随访。结果:侧弯冠状位Cobb角由术前平均35.11°±10.32°矫正到术后23.06°±9.13°,与术前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腰腿痛情况JOA评分术前平均11分,术后3个月平均23分,术后1年平均25分,术后2年以上平均26分。所有患者术后3个月、1年、2年X线片检查,均未出现内植物松动、断裂,随访时Cobb角丢失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矫形、椎间植骨融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可改善退行性脊柱侧弯的畸形,重建脊柱稳定性,解除神经根的牵拉,从而取得良好的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103.
目的应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B族链球菌C5a肽酶蛋白表位,结合基因工程手段进行表位重组、表达和免疫原性分析。方法用预测程序ProPred和ANTIGENIC预测B族链球菌C5a肽酶蛋白的表位,应用PCR技术扩增出编码该表位基因片段,克隆PCR产物构建重组质粒,测序验证。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诱导表达融合蛋白。表达的蛋白经质谱分析和Western blot鉴定。纯化该融合蛋白并免疫C57/BL小鼠,萃取GBS表面蛋白,双向琼脂扩散试验检测抗体水平。结果在SCPB中预测到1个既具有MHC结合肽特性又具有B细胞表位特征的肽段。重组和表达了这一肽段,质谱得出与SCPB蛋白的相似性分数为79,Western-blot证实能与抗SCPB的抗体反应,纯化后融合蛋白纯度〉90%。动物实验证实融合蛋白能产生特异性的抗GBS抗体。结论重组表位具有一定免疫原性。为相关蛋白的毒力机制研究和亚单位疫苗等方面的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4.
通过特异引物扩增出去掉终止密码的mCCL19编码序列,经酶切、亚克隆、拼接构建了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CCL19Ig,酶切和测序鉴定插入序列;将重组质粒转染CHO细胞进行体外表达,通过RT—PCR、Western blot鉴定目的基因的表达,利用趋化小室法测趋化活性。结果测序证实重组表达载体含mCCL19编码序列和人IgGI Fc段序列,其序列分别与GenBank中公布序列比对一致,IgG1-Fc段读码框未发生改变;Western blot结果证实转染了pcDNA3.1-mCEL19Ig的CHO细胞培养上清中有相对分子质量为38000的融合蛋白mCCL19Ig表达;体外趋化实验表明融合蛋白mCCL19Ig对小鼠脾细胞有趋化活性,且呈剂量依耐关系。  相似文献   
105.
目的评价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老年退行性腰椎疾病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2013年5月采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固定结合后路椎体间植入聚醚醚酮(PEEK)材质椎间融合器治疗老年退行性腰椎疾病30例。所有患者术前骨密度检测均符合骨质疏松诊断(超声骨密度值测定-2.5)。结果 3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无神经及硬膜损伤,骨水泥无严重渗漏,术后复查X线、CT显示骨水泥分布均匀。随访10~21个月,平均(16±2.11)个月,神经受压症状均得到改善。VAS评分术前(7.01±1.44)、术后6个月随访为(3.00±0.57)、末次随访为(2.23±1.19);JOA评分术前为(9.98±5.64)、术后6个月随访为(17.99±1.41)、末次随访为(18.42±1.47);ODI评分术前为(0.64±0.24)、术后6个月为(0.27±0.07)、末次随访为(0.22±0.09)。三项评分术后6个月、末次随访分别与术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6个月和末次随访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末次随访时复查X线或CT显示椎弓根螺钉无松动,椎间融合器无下沉,椎间融合满意,融合率为86.7%。结论使用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能够提高螺钉对伴有骨质疏松的椎体的握持力,防止椎弓根螺钉松动,保证较高的椎间融合率,是治疗老年退行性腰椎疾病一种安全而有效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06.
背景:腰椎管狭窄症后路手术除术中出血和术后引流外,还存在大量的"隐性失血"。合并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可能会影响围术期出血尤其是隐性失血,此前并无报道。目的:针对合并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腰椎管狭窄患者与非类风湿性关节炎行腰椎后路手术时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以及隐性失血情况进行对比,并探讨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隐性失血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纳入了65例合并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腰椎管狭窄患者(类风湿性关节炎组),筛选87例未合并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腰椎管狭窄患者(非类风湿性关节炎组),所有患者均采取椎弓根螺钉+钛棒+椎间融合器内固定系统进行腰椎后路减压融合和后外侧融合治疗,术中行自体骨后外侧植骨。提取信息包括人口统计学信息、类风湿性关节炎信息(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病史、Steinbrocker分级、抗类风湿性关节炎药物)、手术信息以及出血量相关指标。以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和隐性失血作为主要指标;以手术时间、术前术后红细胞压积和血红蛋白及其变化值、手术前后贫血数量、术后新发贫血数量、自体血和异体血输注量等作为次要指标。结果与结论:①类风湿性关节炎组腰椎管狭窄患者平均年龄为(65.97±8.02)岁,平均体质量指数为(25.76±3.68)kg/m^2,非类风湿性关节炎组中患者在性别比例、年龄和手术节段数上均与之匹配;②类风湿性关节炎组中患者平均病程为(16.78±12.73)年,其中单药或联合口服改变病情抗风湿药者最常见,2组在椎弓根螺钉数和椎间融合器置入数量上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2组差异亦无显著性意义;③主要结果对比显示2组在总失血量、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方面差异无显著性意义,而隐性失血以及隐性失血所占总失血量比例在非类风湿性关节炎组中更低(P<0.001,0.012);根据手术节段数进行分层分析,长节段(≥3节段)手术中非类风湿性关节炎组中隐性失血和隐性失血所占总失血量比例均优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组;④次要指标对比红细胞压积改变值(P=0.021)在非类风湿性关节炎组小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组但血红蛋白减小值2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术后2组新发贫血以及贫血加重情况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异体血输注和手术时间相比差异也无显著性意义;⑤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组患者隐性失血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类风湿性关节炎的Steinbrocker级别高、未服用改变病情抗风湿药、血红蛋白变化和输注异体血为隐性失血的独立危险因素;⑥提示类风湿性关节炎组和非类风湿性关节炎组在总失血量、术中出血、术后引流和手术时间上无差异,而隐性失血以及隐性失血所占总失血量比例类风湿性关节炎组高于非类风湿性关节炎组,尤其是长节段手术;类风湿性关节炎组的Steinbrocker分级高、未服用改变病情抗风湿药、血红蛋白改变较多以及输注异体血为隐性失血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7.
108.
目的探讨噬菌体展示随机肽库技术在结核分枝杆菌培养滤过蛋白10(CFP-10)/早期分泌抗原靶点6(ESAT-6)融合蛋白(CE融合蛋白)模拟抗原表位筛选中的应用。方法以抗CE融合蛋白多克隆抗体为靶分子,对随机噬菌体7肽库进行筛选,经3轮生物淘选后,随机选取18个单噬菌体进行测序分析。采用双抗体夹心和竞争ELISA方法对测序后噬菌体进行阳性克隆及其活性鉴定。采用间接ELISA方法,选取阳性单噬菌体与CE融合蛋白分别对20份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和10份有卡介苗接种史健康人的血清标本抗体进行检测。结果经过3轮生物淘选,能与靶分子特异性结合的噬菌体得到了明显富集。18个单噬菌体测序共获得9种序列,其中单噬菌体5、6、18的氨基酸序列均包含Trp-Asp-Ala-Thr(WDAT)保守序列,该序列与ESAT-6第58-61位氨基酸的序列一致。9种序列中各取1个单噬菌体经双抗体夹心和竞争ELISA检测,有7个单噬菌体(1、5、6、10、13、14、18,S/N值依次为9.2、9.7、9.4、8.9、9.6、9.9、9.0)确定为具有免疫活性的阳性克隆。选取含有WDAT保守序列的阳性单噬菌体5与CE融合蛋白分别对2种血清标本抗体进行间接ELISA检测结果显示,单噬菌体5对2种血清标本抗体检测的吸光度值均高于CE融合蛋白(分别为0.931±0.298 vs 0.317±0.157、0.496±0.073 vs 0.118±0.026,均P〈0.05);单噬菌体5对活动性肺结核患者血清标本抗体的检出率(95%,19/20)明显高于CE融合蛋白(60%,12/20),而对有卡介苗接种史健康人血清标本抗体的检出率(9/10)低于CE融合蛋白(10/10)。结论利用噬菌体展示随机肽库技术成功筛选出7个CE融合蛋白的模拟抗原表位,并获得了定位于ESAT-6第58-61位氨基酸序列的CE融合蛋白的1个线性B细胞抗原表位,提高了ELISA检测的敏感性,为进一步研究CE融合蛋白的?  相似文献   
109.
Summary A simple method is described for the effective recovery of cells cryopreserved in 96-well plates.  相似文献   
110.
基于小波分解的多尺度医学图像融合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给出了一种基于小波分解的多尺度图像融合新方法。其基本思想是 ,先对源图像进行小波多尺度分解 ;其次 ,采用了基于区域特性量测选择的加权算子的融合规则进行小波系数融合 ;最后通过小波逆变换重构融合图像。实验结果表明 ,该融合方法十分有效 ,融合图像完好地显示了源图像各自的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