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85篇
  免费   771篇
  国内免费   587篇
耳鼻咽喉   15篇
儿科学   33篇
妇产科学   19篇
基础医学   795篇
口腔科学   309篇
临床医学   1220篇
内科学   154篇
皮肤病学   16篇
神经病学   398篇
特种医学   705篇
外科学   3823篇
综合类   2193篇
现状与发展   1篇
预防医学   243篇
眼科学   605篇
药学   553篇
  12篇
中国医学   1456篇
肿瘤学   93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179篇
  2022年   252篇
  2021年   381篇
  2020年   421篇
  2019年   254篇
  2018年   289篇
  2017年   349篇
  2016年   405篇
  2015年   397篇
  2014年   926篇
  2013年   859篇
  2012年   836篇
  2011年   871篇
  2010年   764篇
  2009年   580篇
  2008年   568篇
  2007年   594篇
  2006年   464篇
  2005年   436篇
  2004年   389篇
  2003年   356篇
  2002年   335篇
  2001年   263篇
  2000年   210篇
  1999年   199篇
  1998年   139篇
  1997年   120篇
  1996年   112篇
  1995年   91篇
  1994年   87篇
  1993年   74篇
  1992年   63篇
  1991年   45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43篇
  1988年   26篇
  1987年   23篇
  1986年   30篇
  1985年   29篇
  1984年   26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25篇
  1981年   16篇
  1980年   11篇
  1979年   11篇
  1978年   11篇
  1977年   12篇
  1975年   3篇
  197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41.
目的 探 讨极 外 型腰 椎间 盘 突出 症患 者 的临 床特 点 与神 经节 位 置的 相关 性 方 法:通过 术前 神 经根 造影 : 。确定 受压 神 经根 的背 根 神经 节的 位 置,根 据 其神 经节 的 位置 ,将 27 例极 外侧 腰 椎间 盘突 出 症患 者 分为 三 组 :椎管内 组,5 例;椎间 孔内 组 ,15 例 ;椎 间孔 外组 ,7 例 。分 别比 较神 经 节的 位置 与 临床 参数 ,如 受压 神 经根 的水 平 ,直腿 抬高 试 验的 度数 ,术 前和 术 后症 状(腿痛 ,下 腰痛 和 行走 能力 )及 体 征(感 觉 和运 动障 碍 )的 严重 程 度 及 与恢复率 之间 的 关系 。结 果:与椎 管 内和 椎间 孔 内组 相比 ,椎 间孔 外 组患 者直 腿 抬高 试验 的 度数 较低 ,下 腰 痛的 程度较轻 ,术 前的 腿痛 明 显重 ,而 行走 能 力低 于椎 管 内和 椎间 孔 组。 背根 神 经节 的位 置 与术 前的 感 觉和 运 动 障 碍以及手 术效 果 没有 明显 差 异。结论 :神 经节 的 位置 会影 响 极外 型腰 椎 间盘 突出 患 者根 性症 状 (腿痛 和 行走 能力 )的严重 程度 。  相似文献   
42.
目的观察硬膜外间隙注药配合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方法162例经体查,X线、CT、MRI摄片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硬膜外间隙注入利多卡因lmg/kg与强的松龙lmg/kg的混合液10ml,注药1次/7d,3次为一疗程。并行牵引4h/d。结果疗效优良率94.4%。结论此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43.
在脊柱外科手术中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比例越来越高。而正确的术前评价是保证手术疗效良好的因素之一。本组选择临床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39例,并经低毒低渗非离子型造影剂椎管造影及多排螺旋CT椎管造影(myelography and multi-spiral CTscanning,MSCTM)检查,现就其在腰椎间盘突出症  相似文献   
44.
腰椎间盘突出是骨科常见病。CT扫描能够显示间盘组织的直接影像,是诊断间盘病变的重要方法。本文对80例腰间盘突出进行分析,探讨CT对腰间盘突出的诊断价值。1 材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用临床及CT表现均典型病例80例,男13例,女37例,年龄17岁-74岁,病程最短2d,最长22a,  相似文献   
45.
胸腰段椎间盘突出症诊断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胸腰段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表现的特点与规律,提高胸腰段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年9月~2004年1月我院经X线、CT、MRI及手术证实的胸腰段椎间盘突出症65例的临床资料,并将其分为低位胸椎组(T10-T12L1)43例,高位腰椎组(L1-2-L2-3)16例,多节段突出组6例。结果躯体感觉障碍89.2%(58/65)和下肢无力83.1%(54/65)是最多见的症状。9.2%(6/65)表现为上运动神经元损害,47.7%(31/65)表现为下运动神经元损害,43.1%(28/65)表现为上、下运动神经元混合性损害。仅3例为单根神经根损害,其余表现为多根神经或马尾神经的损害。腰背痛44.6%(29/65)和下肢无力40.0%(26/65)是最常见的首发症状。低位胸椎间盘突出以混合性运动神经元损害为主,占58.1%(25/43),易导致行走障碍、足下垂、下肢肌张力升高和病理征阳性;而高位腰椎间盘突出则以下运动神经元损害为主,占93.8%(15/16),易造成腰背、下肢疼痛及马尾神经损害。结论胸腰段椎间盘突出症的症状广泛、体征多样,当临床上存在以下情况时应高度怀疑胸腰段椎间盘突出症:①大腿前方、外侧或腹股沟部位出现感觉障碍者;②下肢无力,股四头肌,胫前肌肌力减退者(如足下垂);③下肢运动或感觉障碍范围广泛、不规则,缺乏根性分布特征者;④上、下运动神经元损害同时存在,或虽表现为下运动神经元损害,但难以用低位腰椎间盘突出症解释者。  相似文献   
46.
腰椎间盘突出症早期手术并发症的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腰椎间盘突出是腰腿痛的主要原因,因患病率高,手术开展较为普及,关于其手术后并发症的相关报导也逐渐增多。为了进一步了解这些并发症的发生原因,我们将1993年2月至2004年12月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768例中所发生的74例早期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析,针对手术的危险因素提出相应的  相似文献   
47.
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方法与肌电图变化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是导致腰腿痛的主要病因,本研究对具有典型临床症状、相应体征及MR或CT等影像学资料确诊的LDH,采用规范化非手术治疗,经规范化保守治疗无效者选用手术治疗,治疗前后均行肌电图(elec-tromyograptly,EMG)检查,旨在探讨肌电图变化与治  相似文献   
48.
B超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价值(附64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告经CT检查和临床治疗证实的64倒腰椎间盘突出症的B超检查结果,B超检出70个突出之椎间盘,CT检出73个,阳性率之比为70/73。70个突出椎间盘中,中央型5个,偏中央型20个,后外侧型44个,极外侧型1个;轻度30个,中度28个,重度12个。分型分度与临床表现及治疗选择有密切关系。B超检查与CT相此较,具有近似的诊断价值,但经济、实用,操作简单方便,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9.
采用经皮弧式椎间盘切除器械治疗L_5~S_1椎间盘突出症22例,21例成功。术后优良率为86.4%。该器械能够避开髂嵴阻挡进入L_5~S_1椎间隙,并增加椎间盘切除量,提高经皮L_5~S_1椎间盘切除成功率。定位正确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50.
This work is a review of the mechanical factors related to low back pain production in a vibration environment. The sitting posture is an extreme orientation for the 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c that 1) increases its internal pressure, 2) increases its anteroposterior shear flexibility, while: 3) decreasing its resistance to buckling instability and 4) stressing the posterior region of the disc. Vibration is an additional mechanical stressor. Several studies suggest that the following preventive measures be taken to reduce the risk of low back pain due to driving: 1) minimize the vibration reaching the driver, 2) avoid lifting or bending immediately following driving, and 3) walk around for a few minutes following driving. © 1993 Wiley-Liss, In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