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86篇
  免费   195篇
  国内免费   12篇
耳鼻咽喉   12篇
儿科学   17篇
妇产科学   12篇
基础医学   67篇
口腔科学   7篇
临床医学   244篇
内科学   94篇
皮肤病学   36篇
神经病学   41篇
特种医学   35篇
外科学   56篇
综合类   642篇
预防医学   577篇
眼科学   9篇
药学   357篇
  1篇
中国医学   59篇
肿瘤学   27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67篇
  2021年   56篇
  2020年   76篇
  2019年   48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78篇
  2016年   133篇
  2015年   137篇
  2014年   260篇
  2013年   246篇
  2012年   243篇
  2011年   193篇
  2010年   120篇
  2009年   95篇
  2008年   80篇
  2007年   84篇
  2006年   72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3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3篇
  1973年   1篇
  1972年   3篇
  197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调查门诊2型糖尿病患者单纯口服降糖药物治疗现状,并分析影响糖化血红蛋白(HbA1c)达标的可能因素。方法贵阳市三甲医院门诊收集388例符合入选标准的2型糖尿病患者,通过问卷调查收集相关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388例患者中口服降糖药使用比例依次为双胍类、磺脲类、糖苷酶抑制剂及其它。治疗方案中单药治疗占48.7%,联合用药占51.3%。HbA1c<7.0%的达标率为44.8%。(2)HbA1c达标组与未达标组患者在年龄分布、性别、有无冠心病、糖尿病家族史、口服降糖药物种类等方面无差异(P>0.05),而在BMI、病程长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就诊前1个月内发生低血糖事件次数及每天活动量等方面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1)贵阳地区三甲医院门诊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达标率(HbA1c<7.0%)目前处于国内调查的平均水平。(2)为求糖化血红蛋白达标应该注意BMI、病程长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就诊前1个月内发生低血糖事件次数及每天活动量等相关影响因素的控制。  相似文献   
92.
何莲英 《中国药房》2014,(32):3063-3065
目的:为进一步完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提供参考。方法:对某基层医院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前后的收入结构、收支结余、药品采购情况以及医疗服务提供量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前、后,该院的月平均总收入、医疗收入及药品收入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制度实施后月平均基药收入显著高于制度实施前(P<0.05)。制度实施后该院月平均总收支结余、医疗结余以及药品结余显著低于制度实施前(P<0.05)。制度实施前该院采购金额居于前10位的药品以抗菌药物为主,共计6种;制度实施后抗菌药物排名显著下降,排名第1位的不再是抗菌药物,排名前5位中抗菌药物由4种减少到2种,且抗菌药物分级由二线转换为一线。制度实施后该院月平均门急诊人数显著增加(P<0.05),而人均费用显著下降(P<0.05)。结论: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对该院运营产生一定影响,促进了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提高了医疗服务质量,降低了患者费用,但"以药补医"状况改善并不明显,且医院利润收入减少,故仍需优化基本药物政策,完善《国家基本药物目录》。  相似文献   
93.
目的:探讨口腔鳞癌预后及复发的临床病理影响因素。方法口腔鳞癌患者40例,对所有患者在手术治疗后3年内进行随访,观察患者预后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获得随访,除了年龄因素(χ2=2.30,P〉0.05)和病灶位置(χ2=1.22,P〉0.05)因素之外,病理分级结果(χ2=6.68,P〈0.05)、淋巴结转移情况(χ2=12.21, P〈0.05)等因素均是影响口腔鳞癌治疗预后的因素。结论低分化、术前已经出现淋巴结转移的口腔鳞癌患者具有较差的治疗预后,在治疗计划的拟定过程中需加强治疗。  相似文献   
94.
目的:观察奥美拉唑对利培酮和9-羟利培酮血药浓度的影响。方法20例精神分裂症合并胃溃疡患者,给予利培酮联合奥美拉唑治疗1周。检测奥美拉唑治疗后利培酮以及9-羟利培酮血药浓度。结果未使用奥美拉唑前,利培酮与9-羟利培酮血药浓度为(29.25±7.82)μg/L;使用奥美拉唑后,利培酮与9-羟利培酮血药浓度为(37.15±11.68)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美拉唑能够提高利培酮与9-羟利培酮血药浓度,因此,临床上治疗精神分裂症合并胃溃疡患者,给予奥美拉唑联合利培酮治疗时,应该监测患者利培酮与9-羟利培酮血药浓度,及时对药物剂量进行调整。  相似文献   
95.
目的探讨神经节苷脂和康复护理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11月~2013年10月诊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7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7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和神经节苷脂治疗,观察组37例患者采用康复护理和神经节苷脂治疗,采用Barthel指数、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和生活质量评分分别评定两组的日常生活能力、预后情况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的Barthel指数评分、GOS、生活质量(睡眠、精神、饮食、疲劳、心理状态、治疗态度、疾病认识)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节苷脂和康复护理可显著提高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96.
目的 探讨慢性附睾炎的临床特征及潜在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本院2009年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慢性附睾炎患者60例为观察组及同期本院体检的健康男性60例为对照组,调查两组患者人口学资料、症状体征、性活动及相关病史,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评分、疼痛评分。结果 两组的年龄、民族、文化程度、吸烟和饮酒比例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性伴侣人数、有泌尿生殖病史者明显多于对照组,疼痛评分、生活质量影响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列腺炎、尿路感染、性传播疾病、阴囊手术史及性伴侣人数是导致慢性附睾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观察组中93.3%的患者存在附睾肿大、压痛,83.3%的患者存在阴囊疼痛。结论 慢性附睾炎患者存在明显的附睾肿大、压痛情况,影响生活质量,前列腺炎、尿路感染、性传播疾病、阴囊手术及性伴侣人数可能是慢性附睾炎的潜在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7.
胡云玲 《中国当代医药》2014,21(15):142-144
目的 分析与研究心理干预对子宫肌瘤手术患者焦虑心理及性功能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2012年10月~2013年10月在本院住院治疗实施子宫肌瘤手术的患者68例,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行心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焦虑情况及性功能情况.结果 实验组焦虑发生率为14.7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5.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性功能指标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子宫肌瘤手术患者行心理干预,不仅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患者的焦虑症状,还可以提升其术后性功能,具有十分显著的临床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8.
罗琼安  何黎霞  易菲 《中国当代医药》2014,(24):162-163,166
目的:分析社区管理对糖尿病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12月本辖区内的糖尿病患者80例,均进行登记建档,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给予健康教育,未做其他干预,只定期进行随访,研究组40例给予社区管理,比较两组的血糖水平、生命质量及患者满意度。结果研究组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低于对照组,生命质量评分及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综合、有效的社区管理对控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有积极的影响,还能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及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9.
目的:分析严重产后出血原因及其相关因素,探讨严重产后出血的防治措施。方法选择2012年11月~2013年12月在本院分娩发生严重产后出血的25例产妇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价各相关因素与产后出血的关系及产后出血的防治方法。结果6556例分娩产妇中严重产后出血发生25例,占分娩总数的0.38%,其中剖宫产分娩2775例,发生严重产后出血14例,占剖宫产分娩总数的0.50%,阴道分娩3781例,发生严重产后出血11例,占阴道分娩总数的0.29%,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严重产后出血为多种高危因素共同作用所致,按其引起出血的主要原因分别为:胎盘粘连加宫缩乏力(10/25,40%)、宫缩乏力(8/25,32%)、胎盘植入(4/25,16%)、产道裂伤(3/25,12%),宫缩乏力、胎盘因素、产前干预及产道裂伤是阴道分娩所致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剖宫产所致的产后出血以胎盘因素加宫缩乏力或胎盘植入为主要原因。结论加强分娩前后产科出血高危孕产妇管理,规范助产流程与剖宫产手术流程中产后出血的防治,再减少产程干预是对产后出血达到有效防控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0.
目的探讨1型糖尿病(T1DM)患者心理痛苦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8月至2020年1月于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治疗的199例T1DM患者,当面向患者发放一般资料调查问卷、T1DM痛苦量表、医学应对方式问卷和领悟社会支持量表进行问卷调查。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T1DM患者心理痛苦得分与应对方式及社会支持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分析T1DM患者心理痛苦的影响因素。结果199例T1DM患者中伴有糖尿病痛苦者173例,检出率为88.44%。T1DM患者心理痛苦总得分为(2.15±0.61)分。T1DM患者心理痛苦得分与面对、回避应对方式、家庭支持、朋友支持维度均呈负相关(r=-0.867~-0.407,均P<0.01),与屈服应对方式均呈正相关(r=0.407~0.749,P<0.01),与其他支持维度无相关性(均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1DM痛苦总分与共同居住人数(β=-0.116),并发症(β=0.091),严重低血糖事件(β=0.061),采取面对、回避、屈服应对方式(β=-0.118、-0.177、0.116)、家庭支持(β=-0.363)和朋友支持得分(β=-0.171)有关(均P<0.05)。结论T1DM患者的心理痛苦处于中等水平,其影响因素有居住状态、糖尿病并发症、近期严重低血糖事件、疾病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