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6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21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2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2篇
外科学   85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3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6篇
肿瘤学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81.
【摘要】 目的 对比分析指端侧方转移皮瓣与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指端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 2016 年 4 月至 2019 年 9 月常州市新北区奔牛人民医院收治的 40 例指端软组织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并按照治疗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 20 例。观察组患者行指端侧方转移皮瓣修复,对照组患者行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拆线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手指功能恢复情况、移植皮瓣两点辨距觉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皮瓣均完全成活,供受区创面均一期愈合,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拆线时间均无明显差异 ( t = 0. 862、0. 129、 0. 464,P = 0. 394、0. 901、0. 645)? 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 10. 0%,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 15. 0% ,两组间无明显差异 (χ2 = 0. 229,P = 0. 633)? 术后 6 个月,观察组患者中手指功能恢复为优 13 例、良 6 例、可 1 例, 与对照组患者中手指功能恢复为优 11 例、良 7 例、可 2 例无明显差异 (Z = - 0. 703,P = 0. 547),但观察组患者移植皮瓣两点辨距觉明显短于对照组 (P = 2. 727,P = 0. 010)、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 t = 3. 045,P = 0. 004)。结论 在指端软组织缺损修复中, 指端侧方转移皮瓣与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均具有良好效果,但指端侧方转移皮瓣对外观及感觉恢复更有优势,患者满意度更高。  相似文献   
82.
扩大骨髓腔在指尖离断原位缝合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评价扩大骨髓腔在指尖离断原位缝合中的应用及临床疗效。方法对27例无再植条件的指尖离断伤应用扩大骨髓腔的原位缝合术,术中纵向扩大残指指骨骨髓腔后,固定指骨骨折,并沿手指纵轴向近端加压固定。结果本组共27例,术后随访6~12个月,完全成活19例,犬部分成活2例,坏死6例,成活指尖外观和功能恢复良好。结论对于无再植条件的指尖离断伤,行扩大骨髓腔的指尖离断原位缝合术,是一种有效简便的方法。  相似文献   
83.
目的 为了改善足趾移植再造手指常见的外观缺陷,设计一种局部转移皮瓣手术.方法 足趾移植再造的手指末节指腹膨大,手术设计舌形皮瓣转移至中节指腹,以改善再造手指末节膨大、中节狭细的外观.临床应用于9例患者,共21指再造手指.观察术后皮瓣成活、手指外观改善情况,测量手术前后手指关节活动度和两点辨别觉,评价手术效果.结果 随访6~12个月,术后再造手指外观明显改善,中节与末节粗细均匀,长度比例更合理.再造手指手术前后关节活动度和两点辨别觉没有明显变化,皮瓣手术对再造手指的功能没有不良影响.手术没有皮瓣坏死、神经血管损伤、感染等并发症.结论 应用局部转移皮瓣术可以改善足趾移植再造手指的外观.  相似文献   
84.
经骨髓腔静脉回流的末节断指再植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应用经骨髓腔静脉回流的再植方法治疗手指末节断指。方法取15指新鲜手指标本,用美蓝生理盐水分别灌注指动脉(5指)和中节骨髓腔(10指),对其进行显微解剖学观察。1999年4月~2000年6月,临床应用经骨髓腔静脉回流的再植方法对14例15指末节断指进行再植。去除远侧指间关节面,对末节基底和中节指骨头纵向钻孔,使其髓腔相通,用单根克氏针纵行固定。每指均吻合指动脉或末端指动脉弓分支一或两条(一条9指,两条6指),指神经两条。结果解剖观察表明:当手指皮下无静脉回路时,骨髓腔是血液回流的主要途径;骨髓腔通过指骨静脉回流系统与指深、浅静脉有丰富交通。14例15指全部成活。术后随访6~10个月,平均7.8个月。手指末节外形良好,痛、温觉恢复,指腹两点辨别觉为5~9mm。结论经骨髓腔静脉回流的末节断指再植是一种简便、有效的新方法,可提高断指再植成活率,扩大末节断指再植适应证。  相似文献   
85.
Summary Osteoarthritis is the most common joint disease. In addition to known risk factors e.g. genetics, age and hormonal status it has been suggested that chronic-repetitive micro- and substantial (macro-) injury may play an important pathogenetic role. In a longitudinal case-study we examined Judo-players for clinical and radiological changes of the finger joints over the course of 16 years. All examined 8 players demonstrated soft tissue changes including Heberden nodes and radiological changes typical for osteoarthritis of the finger joints. Changes were symmetrical and were not restricted to joints with tendon ruptures or fractures in the anamnesis. Degenerative changes were progressive and more pronounced in active players. Subjectively, symptoms were usually mild. Extensive Judo seems to be a risk factor for the development of osteoarthritis of the finger joints due to chronic-repetitive micro- and substantial (macro-) injury. Eingegangen: 25. August 1997 Akzeptiert: 11. September 1997  相似文献   
86.
目的:总结利用电针结合中药熏蒸治疗指间关节扭挫伤的临床效果.方法:电针结合中药熏蒸治疗指间关节扭挫伤患者28例每日1次,7天为一个疗程.结果:有效率100%,治愈率89.29%.结论:电针结合中药熏蒸治疗指间关节扭挫伤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7.
目的探讨治疗手指粉碎性损伤的有效方法,以期最大限度保留手指长度及其功能。方法 6例手指粉碎性损伤患者在全身治疗的同时,局部创面予以保留清创后应用原位再生医疗技术(MEBT/MEBO)结合红外线局部照射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6例患者的23只损伤手指的条索状组织均成活,损伤创面均康复,平均住院时间为14.5 d;半年后随访,手指创面无瘢痕形成,痛、温觉存在,功能良好。结论保留清创后,局部采用MEBT/MEBO结合红外线照射治疗手指粉碎性损伤,方法简便,成功率高,可有效保留手指长度及其功能,是无再植条件的手外伤患者的有效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8.
The patient was a 56-year-old man with microscopic polyangiitis and symmetrical peripheral polyneuropathy of the extremities who was positive for p-ANCA, EMG pattern of mononeuritis multiplex and skin biopsy showing the presence of nonspecific vasculitis. He had phlebectasia with plethora and tortuous vessels on dorsum of the fingers on both hands, paresis and hypoesthesia of fingers and toes with functional limitations. The administration of prednisone, azathioprine and a cyclophosphamide pulse achieved rapid improvement in the general symptoms, but the changes in the neuropathy occurred very slowly. After 47 months of treatment, he had mild phlebectasia in fingers and slight hypoesthesia in hands and feet, with normal laboratory tests. Phlebectasia was probably the result of an autonomic dysfunction due to vasculitis of the vasa nervorum and could be a sign to look for in similar cases.  相似文献   
89.
目的报道应用[母]趾腓侧皮瓣急诊游离移植修复手指腹侧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母]趾腓侧趾底血管、神经为蒂的腓侧皮瓣游离移植手指腹侧软组织缺损25例。趾供区直接缝合18例,游离皮片植皮7例,皮瓣切取面积最大为5.0cm×3.0cm,最小为2.0cm×1.5cm。结果25例游离移植皮瓣全部成活,均未发生血管危象及伤口感染,伤口一期愈合。随访时间3月-2年,移植指腹皮瓣随时间增长,感觉恢复逐渐接近正常,无明显瘢痕形成,外观完好,皮纹清晰,两点分辨觉在4—6mm,伤指对捏、持物时无疼痛及感觉过敏,指功能恢复正常。[母]趾供区愈合良好,无疼痛性瘢痕及胼胝形成,活动功能无影响。结论应用[母]趾腓侧皮瓣急诊游离移植修复指腹侧软组织缺损方法可靠,临床治疗效果好,值得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90.
定量测量了97名局部振动病人及其观察对象和60名健康人的中指指端振觉阈值。绘制了手指等振觉阈值曲线和振觉损伤曲线。结果表明振觉阈值最敏感频率在对照组是125Hz,在局部振动病人组是8Hz,局部振动病人组振觉阈值高于对照组振觉阈值,并首先在高频处发生阈移,表现为125Hz和250Hz的“V”型下陷。振觉阈值测量是一种有价值的局部振动病辅助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