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419篇
  免费   2300篇
  国内免费   1249篇
耳鼻咽喉   336篇
儿科学   284篇
妇产科学   183篇
基础医学   1206篇
口腔科学   403篇
临床医学   6881篇
内科学   2336篇
皮肤病学   170篇
神经病学   823篇
特种医学   1067篇
外国民族医学   18篇
外科学   2584篇
综合类   9140篇
预防医学   2803篇
眼科学   402篇
药学   4725篇
  40篇
中国医学   3977篇
肿瘤学   590篇
  2024年   343篇
  2023年   1256篇
  2022年   1133篇
  2021年   1264篇
  2020年   1258篇
  2019年   1328篇
  2018年   850篇
  2017年   1053篇
  2016年   1127篇
  2015年   1231篇
  2014年   1807篇
  2013年   1823篇
  2012年   2457篇
  2011年   2442篇
  2010年   2277篇
  2009年   1846篇
  2008年   2069篇
  2007年   1708篇
  2006年   1505篇
  2005年   1719篇
  2004年   1347篇
  2003年   1130篇
  2002年   886篇
  2001年   704篇
  2000年   605篇
  1999年   483篇
  1998年   387篇
  1997年   297篇
  1996年   334篇
  1995年   277篇
  1994年   282篇
  1993年   119篇
  1992年   152篇
  1991年   137篇
  1990年   80篇
  1989年   97篇
  1988年   42篇
  1987年   32篇
  1986年   42篇
  1985年   20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61.
体质和证的关系密切,体质是证形成的物质基础和基本条件;体质决定证的传变与转归。因此,辨证论治与辨质论治同样密切相关。在临床诊治疾病与处方用药的过程中,准确而合理地分析辨别机体体质状况并同辨证论治有机结合,对中医学防病治病和治疗效果的提高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62.
目的:探讨半髋置换术改良小切口的方法和效果,使微创合理应用到人工关节置换领域。方法:回顾分析2000年 ̄2005年骨水泥型半髋置换术30髋,其中传统切口15例,小切口技术15例,随诊时间:1年。结果:小切口组切口小,损伤小,出血量较少,伤口愈合好。结论:小切口技术在半髋骨水泥型关节置换术中应用切实可行,切口小于传统方法的一半,损伤小,出血少,疤痕小,是值得推广的方法。  相似文献   
63.
熊焱昊  杜宁  陈伟珍 《中国骨伤》2006,19(4):207-210
目的:探讨椎动脉型颈椎病、交感型颈椎病、神经根型颈椎病之间颈椎旋转、半失稳的关系。方法:本组112例,其中椎动脉型38型、交感型36例、神经根型38例,应用图像存档和传输系统(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s,PACS)在X线正位片上测量患者每个颈椎椎体的旋转度和在侧位片上测量椎体半失稳的位移距离。结果:在C6旋转度上,椎动脉型颈椎病和交感型颈椎病均与神经根型颈椎病有统计学差异(P<0·01),椎动脉型颈椎病和交感型颈椎病间的C2旋转度有统计学差异(P<0·05),椎动脉型颈椎病和神经根型颈椎病间的C4旋转度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椎体半失稳的位移距离和椎体半失稳率上,椎动脉型颈椎病和交感型颈椎病均与神经根型颈椎病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在椎动脉型颈椎病和交感型颈椎病中椎体半失稳和颈椎旋转是它们发病的一个重要因素,而在神经根型颈椎病中不是发病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4.
背景 现代神经影像学方法可以检测到越来越多的大脑半球白质改变,后者与老龄化相关,并能够促进特殊认知功能缺损的发生。这些脑白质异常(有时称为脑白质疏松)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本文对支持脑白质疏松的病因与特殊类型脑缺血有关的假说的现有证据进行评价,强调脑缺血性损害可导致局限于脑白质的选择性结构改变。综述概要 本文是对关于脑白质动脉循环的解剖学和生理学以及脑白质疏松发开门见病机制的论文(大多数为近10年内发表)进行的评论分析。结论 有相当多的线索支持某些类型的脑白质疏松可能是脑缺血性损伤的结果的假说。与老龄化和卒中危险因素相关的脑实质小动脉和微动脉的结构性改变、脑血流自动调节机制的变化以及大脑半球白质独特的动脉供血状态似乎均参与脑白质疏松的形成。根据我们对现有资料的解释,最有可能造成这种脑白质改变的缺血性损伤类型包括以局部脑血流量适度降低(导致不完全性梗死)为特征的短暂性复发事件。这种假说能够在适当的实验模型中检测。  相似文献   
65.
[目的]评价后路半椎体切除术治疗半椎体所致脊柱侧后凸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2000年5月~2005年11月,采用后路半椎体切除及矫形固定融合术治疗14例完全分节半椎体所致脊柱侧后凸畸形患者。年龄2.5~14.4岁,平均7.4岁,半椎体均为侧后方半椎体,其中胸椎7例,腰椎7例。[结果]手术时间2~7 h,平均4.7h,术中出血量150~2 500 m l,平均560 m。l固定节段2~8个椎体,平均3.5。术后随访6~36个月。平均15.6个月。术后站立位脊柱正侧位X线片示冠状面Cobb's角由术前46.2°矫正到17.3°,平均矫正率62.6%,矢状面Cobb's角由术前48.3°矫正至术后16.2°,平均矫正率68.7%。终末随访时冠状面Cobb's角平均21.7°,丢失4.4°,矢状面Cobb's角平均18.7°,丢失2.5°。围手术期并发症包括:伤口愈合不良2例,术中术后椎弓根螺钉切割椎体2例。[结论]后路半椎体切除可直接去除致畸因素,在冠状面及矢状面均获得良好的矫形效果,与前后路手术相比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创伤,适用于从胸段到腰段的半椎体畸形。  相似文献   
66.
目的研究5-FC/CD::UPRT联合基因治疗策略对胶质瘤细胞C6的杀伤效应。方法扩增yCD::UPRT融合基因并构建含yCD::UPRT基因的重组表达载体;载体转染包装细胞PT67,所获重组病毒转染胶质瘤细胞C6,筛选并鉴定阳性转基因克隆;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5-FC对CD::UPRT转基因细胞的杀伤效应。结果PCR法扩增出全长CD::UPRT基因,经测序证实序列正确,重组逆转录病毒表达载体pLXSN-yCD::UPRT经双酶切获目的条带,载体转染包装细胞获重组逆转录病毒(滴度达3.5×10~6CFU/ml)并转染C6,经筛选获得转基因阳性克隆C6-yCD::UPRT细胞株,检测显示该细胞株有效表达目的基因。当5-FC终浓度≥10μmol/L时,实验组与对照组的细胞增殖力出现显著差异(P<0.01),5-FC作用96h后电镜观察到凋亡小体。结论5-FC/yCD::UPRT联合基因治疗策略对胶质瘤细胞C6有明显的杀伤作用。  相似文献   
67.
血清D-二聚体测定对诊断胎盘早剥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严重的胎盘早剥起病急骤,病情凶险,一旦发生将直接威胁母婴生命。据报道,约66.7%的胎盘早剥由妊高征引起,DIC则是胎盘早剥所致对孕妇威胁最大的并发症之一,几乎与胎盘早剥同时发生。D-二聚体是诊断DIC的敏感指标,现将监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血清D-二聚体用于诊断胎盘早剥的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8.
桡骨小头半脱位是独立常见的骨科疾病之一,多为牵拉所致,故又称“牵拉肘”,常见于2岁~5岁小儿,而5岁以上的患儿常有继往发作史.笔者于2000年8月~2006年1月期间,通过手法复位儿童桡骨小头半脱位125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9.
肋间神经痛     
肋间神经痛主要表现为:肋间至前胸呈半环形的刺痛或刀割样疼痛,深呼吸、咳嗽、喷嚏或脊柱活动时疼痛加重。  相似文献   
7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