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3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12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39篇
妇产科学   10篇
基础医学   26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236篇
内科学   203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75篇
外科学   98篇
综合类   118篇
预防医学   57篇
药学   53篇
中国医学   6篇
肿瘤学   1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55篇
  2013年   64篇
  2012年   66篇
  2011年   68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65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52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6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2篇
  1973年   4篇
  197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本文介绍了采用五种不同形态的导管①SIM1管,②SIM2管,③RH管,④H1管,⑤多功能管。根据腹腔动脉、肝动脉不同走形运用四种不同方法行肝动脉超选择插管,成功率达90%。文章还指出提高超选成功率需注意的几个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62.
改良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治疗癌性胸水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改良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后腔内注药和常规胸穿抽液后腔内注药两种方式治疗癌性胸水的疗效。方法:将78例癌性胸水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进行中心静脉导管闭式引流和常规胸腔穿刺,并均于胸腔内注入力尔凡。结果:引流腔内注药组46例中完全缓解22例,部分缓解19例,无效和进展5例。抽液腔内注药组32例中完全缓解11例,部分缓解7例,无效和进展14例。结论:应用改良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癌性胸水操作安全、简便,能最大限度地排净胸水,对控制癌性胸水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63.
心导管术后假性动脉瘤超声引导压迫修复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 评价超声引导压迫修复心导管术后假性动脉瘤的治疗效果。方法 心导管术后导致假性动脉瘤 18例。利用 Philips ATL 5 0 0 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的凸阵探头行压迫修复。结果  18例假性动脉瘤均压迫修复成功 ,治愈率 10 0 %。结论 心导管术后假性动脉瘤超声引导压迫修复是一种简单、有效、经济、安全的方法 ,并可省时及减少患者痛苦  相似文献   
64.
PICC置管在白血病静脉化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为白血病患者建立良好的静脉通道,避免化疗药物对外周静脉和局部组织产生不良反应。方法 经患者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或头静脉插入PICC导管至上腔静脉中、下1/3处行化疗。结果 20例患者19例置管成功,占95%(19/20),置管时间最短为5日,最长超过300日。结论 PICC置管是一安全、简便、并发症少、保留时间长、能有效保护外周静脉网、避免局部组织损伤的静脉通道,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5.
PICC导管在乳腺癌术后化疗的应用及护理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应用PICC导管(经外周静脉插入中心静脉导管)为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建立深静脉通道。观察其临床效果。方法:经患者健侧上肢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将PICC导管置入上腔静脉进行化疗。结果:53例患者全部置管成功,行大剂量化疗,导管留置20周以上.无1例发生药物渗漏性血管损伤、皮肤损伤及导管护理并发症。顺利完成化疗。结论:行PICC置管化疗并进行正确的导管护理。可以避免化疗药物产生的局部不良反应.操作方便,安全可靠,保留时间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6.
The localisation of arteries or veins is facilitated by the use of an ultrasonic Doppler unit.* When a beam emitted by a detector transducer impinges on a blood vessel, an audible “flow” signal characteristic for an artery or a vein is produced. Since both the localisation of the blood vessel and the direction of puncture can be established with this unit, the method proves to be particularly useful in the search for vessels difficult to locate such as the subclavian vein. In 48 out of 50 cases the ultrasound assisted puncture of the subclavian vein and the placement of a venous catheter were successful. Such dangerous complications as haemorrhages and pneumothorax did not develop. The possibility of ultrasonic blood vessel localisation suggests itself also for the puncture of other veins and arteries provided they are not deeper than 4 cm below the skin.  相似文献   
67.
目的:探讨和评价胸腔置管引流及胸腔内给药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疗效和价值。方法:在全身抗结核治疗基础上,治疗组126例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患者,采用胸腔内置管持续引流及胸腔内给药方法,对照组120例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患者,每次B超定位后胸腔穿刺,每周1~2次,每次抽尽胸腔积液后胸腔内注入药物。结果:治疗组完全好转98例,占77.78%,有效率为98.41%,对照组完全好转71例,占59.17%,有效率为90%。结论:胸腔置管引流及胸腔内给药治疗结核性胸膜炎操作简单、安全,有效率高,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8.
周庆九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21):2920-2921
目的 探讨全麻合并连硬外手术中置喉罩和气管内插管对患者心血管反应及口腔分泌物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无心血管疾病、无重要脏器疾患、ASA Ⅰ~Ⅱ级、择期全麻合并连硬外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成两组:喉罩组和插管组,每组20例.记录各组患者置喉罩或气管插管前(T1)、诱导后(T2)、1 min(T3)、3 min(T4)、术中(T5)、拔罩(管)时(T6)、拔罩(管)后1 min( T7)、拔罩(管)后3 min(T8)的SBP、DBP、HR、SpO2.结果 喉罩或气管插管前的SBP、DBP、HR差别不大;拔管T6、T7、T8的SBP、DBP、HR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插管组T6 SBP( 138±35) mm Hg,DBP(92±16)mm Hg,HR(96±19)次/min高于喉罩组T6(P<0.05).结论 喉罩对患者心血管系统影响小,可以达到与气管插管一样满意的通气效果,具有血流动力学平稳、操作方便、简单、咽部不适、声嘶发生低而且口腔分泌物量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69.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成本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比较应用溶栓、降纤和抗凝三种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成本效果。方法:283例CI病人根据治疗药物分为抗凝、降纤和溶栓组,溶栓组再根据溶栓方法分为静脉溶栓和动脉介入溶栓组。对四组病人进行NIHSS、ADL、QIL评分,同时调查治疗费用,治疗费用分为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追踪时间为一年。结果:四种治疗方法不但影响费用而且影响治疗效果,进一步影响成本-效果比。结论:动脉介入溶栓治疗CI比内科治疗效果好,虽然手术费用高,但成本效果比好。  相似文献   
70.
目的探讨气管导管引导下置入空肠营养管的可行性。方法选择行胃大部切除手术的患者42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21例,行气管导管引导下置入空肠营养管;B组21例,行徒手置入空肠营养管。比较两组置管成功率、置管时间及置管时生命体征的变化情况。结果 A组置管成功率(100.0%)明显高于B组(57.1%)(P<0.05),置管时间A组为(4±1)min,明显短于B组的(6±1)min(P<0.05)。两组患者在置管过程中生命体征均平稳。结论胃切除手术患者在术中应用气管导管引导下置入空肠营养管,操作简便,置管时间短,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