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649篇
  免费   3423篇
  国内免费   1554篇
耳鼻咽喉   421篇
儿科学   1147篇
妇产科学   858篇
基础医学   4529篇
口腔科学   329篇
临床医学   8563篇
内科学   15500篇
皮肤病学   104篇
神经病学   4052篇
特种医学   5402篇
外国民族医学   3篇
外科学   8726篇
综合类   9375篇
现状与发展   3篇
预防医学   1505篇
眼科学   557篇
药学   3611篇
  25篇
中国医学   1277篇
肿瘤学   639篇
  2024年   62篇
  2023年   869篇
  2022年   1253篇
  2021年   2394篇
  2020年   2099篇
  2019年   1972篇
  2018年   1976篇
  2017年   1723篇
  2016年   1755篇
  2015年   1927篇
  2014年   4122篇
  2013年   3972篇
  2012年   3352篇
  2011年   3752篇
  2010年   3178篇
  2009年   3189篇
  2008年   3308篇
  2007年   3378篇
  2006年   3074篇
  2005年   2519篇
  2004年   2039篇
  2003年   1765篇
  2002年   1467篇
  2001年   1424篇
  2000年   1072篇
  1999年   977篇
  1998年   969篇
  1997年   895篇
  1996年   710篇
  1995年   693篇
  1994年   584篇
  1993年   534篇
  1992年   486篇
  1991年   394篇
  1990年   339篇
  1989年   290篇
  1988年   284篇
  1987年   243篇
  1986年   197篇
  1985年   256篇
  1984年   215篇
  1983年   131篇
  1982年   171篇
  1981年   138篇
  1980年   104篇
  1979年   103篇
  1978年   86篇
  1977年   49篇
  1976年   57篇
  1975年   2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01.
报告了960次大白鼠尾动脉吻合实验,采用端端吻合法800次,即刻通畅率96.5%,套叠吻合法160次,即刻通畅率100%。作者认为利用大白鼠尾动脉作吻合训练,具有节省动物、可多次操作、无需无菌条件、操作简单易行等优点,并介绍了操作方法和注意点。  相似文献   
102.
胰岛素抵抗和脑血管病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苗博文  田桂玲 《天津医药》2005,33(11):688-689
目的:探讨胰岛素抵抗与脑梗死、脑出血的关系,为针对胰岛素抵抗的治疗可以有效地预防脑血管疾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42例脑梗死(脑梗死组)、40例脑出血(脑出血组)及30例非脑血管病患者(对照组),分别测定空腹胰岛素(FINS)、空腹血糖(FBG),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各组间进行比较。结果:脑梗死组和脑出血组患者ISI低于对照组(P〈0.05),而FINS高于对照组(P〈0.05),FBG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岛素抵抗可能是脑血管病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3.
AIMS: To evalu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chocardiographic cardiac function and outcome in patients with stable symptomatic angina. METHODS: Baseline echo 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and volume data measured in a central laboratory was available for 7016 patients (92% of the total) participating in the ACTION trial (A Coronary disease Trial Investigating Outcome with Nifedipine GITS). Ejection fraction was also measured by investigators. Evaluation of the different echocardiographic variables was based on adjusted hazard ratios comparing the unfavourable limit of the 90% range of the variable concerned to the favourable limit. RESULTS: The centrally measured ejection fraction was the most powerful predictor of all-cause death (adjusted hazard ratio=2.5), myocardial infarction, any stroke or transient ischaemic attack and overt heart failure (adjusted hazard ratio=4.5). The addition of either end systolic volume or end diastolic volume to ejection fraction did not materially affect the power of prediction. Compared to the central ejection fraction measurement, the investigator-measured ejection fraction was a less powerful predictor for all outcomes considered. CONCLUSION: Routine echocardiography carefully analysed by standardised methods provides useful prognostic information in patients with stable angina, including for total mortality.  相似文献   
104.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在椎动脉血管表达的意义及复方川脊片的干预效果。方法:40只兔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颈复康组,复方川脊片组。硬化剂注射法造模,4周后,模型组,颈复康组及川脊片组分别以生理盐水、颈复康及川脊片混悬液灌胃。治疗4周后检测椎动脉血管搏动指数,全血黏度及血浆黏度,椎动脉血管MMP-2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搏动指数提高,全血黏度及血浆黏度增加,MMP-2表达增多(P<0.05);与模型组相比,治疗组搏动指数降低,全血黏度及血浆黏度降低,MMP-2表达较少(P<0.05)。结论:部分的抑制MMP-2在椎动脉的表达可能是复方川脊片治疗颈椎病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05.
106.
臂丛神经闭合性损伤和肿瘤的超声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在诊断臂丛神经闭合性损伤和肿瘤中的价值。方法用高频超声检查和诊断6例创伤性臂丛神经损伤与3例臂丛神经肿瘤,随机选择12例健康成年人作为正常对照组,观察臂丛神经的正常超声图像。结果高频超声显示斜角肌间隙和锁骨下动脉是臂丛神经检查的重要解剖标志,正常臂丛神经长轴显示多条线性平行回声,短轴呈圆形中等回声,内有点状弱回声,C5-7和上、中干显示率为100%(12/12),C8、T1和下干显示率为83.3%(10/12)。6例臂丛神经损伤显示神经增粗水肿,部分正常束状回声消失或不连续,内部点线回声不清,呈略低回声与周围软组织粘连。3例臂丛神经肿瘤显示为实性瘤样低回声与臂丛神经相连续,其内有血流信号,其中2例为超声检查最早诊断。结论高频超声可作为检查臂丛神经闭合性损伤和肿瘤的首选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7.
脾动脉起始部真性动脉瘤的手术治疗(附7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脾动脉起始部真性动脉瘤的手术治疗方法,总结临床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总结1996年1月至2006年8月收治的7例病人,经彩色超声、CT和血管造影检查证实脾动脉起始部真性动脉瘤;均在全身麻醉下行动脉瘤切除,5例行脾动脉血管重建,2例同时行脾脏切除。结果:手术后10—14d治愈出院。随访1—9年,1例人工血管转流术后2年死于急性心肌梗塞,余6例均健康生活。无复发。结论:脾动脉起始部真性动脉瘤切除、脾动脉重建是—种较好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08.
109.
肝动脉解剖变异在肝癌介入治疗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肝动脉解剖变异的DSA表现及其在肝癌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223例肝癌患者的DSA资料,对存在解剖变异的肝动脉进一步分析其起源、走行、分布及对TACE的影响,统计每组变异肝动脉的发生率。结果223例中,32例存在肝动脉解剖变异,占14.34%,共40支变异肝动脉,其中变异肝总动脉2支(5%,2/40),变异肝固有动脉1支(2.5%,I/40),变异肝右动脉24支(60%,24/40),变异肝左动脉13支(32.5,13/40),有30支变异肝动脉直接参与肿瘤供血,其中24支行TACE治疗,6支行肝动脉化疗(TAI)。结论正确认识肝动脉的解剖变异特征对提高TACE的成功率、降低手术风险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0.
目的 将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和神经干细胞(NSCs)单独及联合移植应用于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模型大鼠,观察BDNF和NSCs移植对大鼠缺血性脑卒中神经功能恢复的作用及BDNF对内源性和外源性NSCs增殖、迁移及分化的影响.方法 体外分离、培养新生大鼠海马NSCs,BrdU标记.实验动物随机分为A组(MCAo组);B组(MCAo+BDNF组);C组(MCAo+NSCs组);D组(MCAo+BDNF+NSCs组),每组16只,移植后进行神经功能损害评分(NSS),用免疫组织化学行BrdU、nestin、BrdU/NSE检测,分析结果.结果 移植后的2、4周神经功能评分分别为:A组5.3±0.5、5.3±0.5;B组4.0±0.8、3.8±0.5;C组3.5±0.6、3.5±0.6;D组2.0 ±0.8、1.8±1.0,D组显著好于其他3组(P<0.05),B组与c组显著好于A组(P<0.05).nes.tin阳性细胞数:A组1.24±1.13,B组2.59±1.44(P<0.05),BrdU阳性细胞数:A组0.52±0.68,B组1.65±1.10(P<0.05).BrdU阳性细胞数:C组6.08±1.52,D组10.26±1.96(P<0.05),BrdU/NSE双阳性细胞数:C组1.74±1.04,D组3.58±1.20(P<0.05).结论 BDNF和NSCs移植单独及联合应用对MCAo大鼠的神经功能恢复均有作用,两者联合具有协同作用.BDNF对内源性NSCs的激活、增殖有促进作用,对外源性NSCs的增殖、迁移及分化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