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892篇
  免费   2288篇
  国内免费   2039篇
耳鼻咽喉   1503篇
儿科学   259篇
妇产科学   118篇
基础医学   4740篇
口腔科学   932篇
临床医学   2725篇
内科学   1456篇
皮肤病学   180篇
神经病学   8403篇
特种医学   1005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6024篇
综合类   4206篇
预防医学   433篇
眼科学   2410篇
药学   1535篇
  15篇
中国医学   837篇
肿瘤学   436篇
  2024年   45篇
  2023年   426篇
  2022年   629篇
  2021年   1068篇
  2020年   1135篇
  2019年   977篇
  2018年   950篇
  2017年   1217篇
  2016年   1222篇
  2015年   1191篇
  2014年   1934篇
  2013年   1940篇
  2012年   1519篇
  2011年   1692篇
  2010年   1579篇
  2009年   1426篇
  2008年   1620篇
  2007年   1593篇
  2006年   1471篇
  2005年   1242篇
  2004年   1169篇
  2003年   1095篇
  2002年   973篇
  2001年   870篇
  2000年   720篇
  1999年   686篇
  1998年   680篇
  1997年   608篇
  1996年   506篇
  1995年   448篇
  1994年   408篇
  1993年   372篇
  1992年   399篇
  1991年   334篇
  1990年   342篇
  1989年   278篇
  1988年   229篇
  1987年   243篇
  1986年   234篇
  1985年   315篇
  1984年   274篇
  1983年   183篇
  1982年   206篇
  1981年   185篇
  1980年   168篇
  1979年   114篇
  1978年   83篇
  1977年   70篇
  1976年   54篇
  1975年   3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31.
目的探讨腮腺切除术中应用沿面神经总干顺行解剖面神经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60例择期行腮腺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沿面神经总干逆行解剖面神经,观察组沿面神经总干顺行解剖面神经,观察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面神经功能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1个月,两组患者的面神经功能分级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3.33%(P <0.05)。结论临床行腮腺切除术中,沿面神经总干顺行解剖面神经可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2.
33.
34.
目的 制备具有天然神经组织结构的支架,构建组织工程化面神经用于修复面神经损伤。方法 取家兔面神经,改良化学萃取法制备脱细胞神经基质,HE染色形态学观察去细胞及脱髓鞘情况,荧光分光光度计测定支架内细胞经Quant-iT PicoGreen工作液染色后的DNA含量。MTT法检测细胞在支架上的相对生长率从而检测支架的细胞毒性。结果 支架移植体呈圆柱形,弹性与正常神经基本一致,组织观察显示细胞结构未见残余完整细胞及细胞碎片残留,未见神经髓鞘及轴突结构,细胞外基质形成纵向排列结构,结构之间可见空隙。兔脱细胞面神经基质支架内残留的DNA含量较正常兔面神经明显下降(P<0.01)。神经基质供体无细胞毒性。结论 改良化学萃取法可有效去除面神经细胞,天然结构保存完好,细胞毒性低,可作为组织工程化面神经的支架。  相似文献   
35.
36.
目的探讨不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表达量的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hAMSCs)尾静脉移植对异种周围神经移植小鼠坐骨神经功能的恢复作用。方法从健康剖宫产产妇志愿捐献的新鲜羊膜中分离出hAMSCs,并进行纯化及鉴定。构建上调和下调TGF-β表达的慢病毒质粒,并转染纯化的hAMSCs,构建出稳定的上调或下调TGF-β表达的hAMSCs。分离并剪去C57BL/6小鼠的部分坐骨神经,将SD大鼠的坐骨神经分离剪取并移植至小鼠的坐骨神经缺损处,构建出异种周围神经移植小鼠模型。将模型小鼠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未修饰的hAMSCs治疗组、高表达TGF-β的hAMSCs治疗组、低表达TGF-β的hAMSCs治疗组,每组10只。各组于造模前1 d分别经尾静脉注射磷酸盐缓冲液或相应的hAMSCs重悬液进行移植治疗。于治疗后第14天时采用DigGait步态分析系统评估各组小鼠的坐骨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治疗后第14天时,高表达TGF-β的hAMSCs治疗组小鼠的坐骨神经功能指数(-25.820±0.286)明显高于低表达TGF-β的hAMSCs治疗组(-33.413±0.920)和未修饰的hAMSCs治疗组(-30.755±0.42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表达TGF-β的hAMSCs尾静脉移植能够更有效地改善异种周围神经移植小鼠的坐骨神经功能,其可能成为周围神经损伤治疗的新突破口。  相似文献   
37.
《Clinical neurophysiology》2019,130(2):297-302
ObjectiveTo assess the diagnostic performance of electrophysiology and nerve ultrasound in ulnar neuropathies of varying clinical severity in 135 consecutive patients.MethodsClinical severity of ulnar neuropathy was graded on a 4 point scale from very mild (symptoms only) to severe (marked atrophy of intrinsic hand muscles). Sensitivity and localization ability of electrophysiology and nerve ultrasound were assessed for each point of the scale.ResultsUltrasound had higher sensitivity than electrophysiology in clinically very mild (20% and 3% for ultrasound and electrophysiology, respectively) and mild (62% and 47% for ultrasound and electrophysiology, respectively) neuropathies, had greater localizing ability in axonal ulnar neuropathies, and identified nerve hypermobility.Ultrasound nerve cross-sectional area had strong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both clinical and electrophysiological severity scores, but with significant overlap across the severity groups.ConclusionThe diagnostic work-up of ulnar neuropathies was improved by using both electrophysiology and ultrasound at all levels of clinical severity. Ultrasound increased the diagnostic yield in very mild and mild neuropathies, localized all the ulnar neuropathies with abnormal non-localizing electrophysiology and identified nerve hypermobility.SignificanceThis is the first detailed analysis of the diagnostic performance of electrophysiology and ultrasound in ulnar neuropathies of varying severity.  相似文献   
38.
39.
吸入不同浓度异氟醚对喉返神经肌电活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的异氟醚吸入对喉返神经肌电活动的影响。方法30例择期甲状腺手术患者,ASAⅠ~Ⅱ级,采用异氟醚吸入复合静脉麻醉。于分离甲状腺前诱导恢复自主呼吸,调整异氟醚呼出浓度为0.1、0.2、0.3、0.4、0.5、0.6、0.7MAC时,观察血压、心率及喉返神经肌电活动波的振幅变化,记录喉返神经肌电波形振幅等于100μV时的异氟醚呼出浓度。结果当异氟醚呼出浓度为0.1、0.2、0.3、0.4MAC时,喉返神经肌电活动显示良好,当异氟醚呼出浓度为0.5、0.6、0.7MAC时,喉返神经肌电活动振幅降低,随异氟醚吸入浓度增高直至消失。结论低浓度异氟醚吸入,基本不会影响喉返神经功能的监控。  相似文献   
40.
肱骨内上髁骨折致尺神经卡压1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患者,男,17岁,因右肘肿痛,活动受限30min于2005年6月15日来我院就诊。患者于30min前与同学扳手腕时突感右肘内侧疼痛难忍,逐渐肿胀,活动受限,右手各指无麻木。查体:右肘内侧肿胀明显,压痛,可触及骨擦感,右肘伸屈活动及前臂旋转活动受限,右手各指活动良好,感觉正常。X线片示右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