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18篇
  免费   344篇
  国内免费   159篇
耳鼻咽喉   20篇
儿科学   44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711篇
口腔科学   48篇
临床医学   733篇
内科学   199篇
皮肤病学   6篇
神经病学   640篇
特种医学   698篇
外科学   2789篇
综合类   784篇
现状与发展   1篇
预防医学   136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155篇
  6篇
中国医学   107篇
肿瘤学   134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98篇
  2022年   97篇
  2021年   267篇
  2020年   225篇
  2019年   172篇
  2018年   208篇
  2017年   202篇
  2016年   201篇
  2015年   211篇
  2014年   427篇
  2013年   487篇
  2012年   343篇
  2011年   346篇
  2010年   316篇
  2009年   347篇
  2008年   280篇
  2007年   349篇
  2006年   306篇
  2005年   270篇
  2004年   246篇
  2003年   219篇
  2002年   160篇
  2001年   164篇
  2000年   155篇
  1999年   136篇
  1998年   109篇
  1997年   138篇
  1996年   98篇
  1995年   87篇
  1994年   77篇
  1993年   68篇
  1992年   53篇
  1991年   38篇
  1990年   30篇
  1989年   33篇
  1988年   30篇
  1987年   26篇
  1986年   28篇
  1985年   38篇
  1984年   21篇
  1983年   19篇
  1982年   26篇
  1981年   16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9篇
  1978年   5篇
  1977年   6篇
  1975年   3篇
  196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徐峰  周跃  陈庄洪 《临床外科杂志》2008,16(11):771-773
目的通过对正常人螺旋CT多平面重建检查,并对其行后路经关节螺钉内固定技术相关形态学参数的测量,为临床提供患者个体化手术相关信息。方法对60例正常人进行寰椎的螺旋CT检查,获取相关参数并进行分析。采用枢椎下关节突正中为进钉点模拟寰枢椎后路经关节螺钉内固定术,在螺旋CT重建上获得轴面和矢状面的正确倾斜角度。C2峡部高度和宽度,理想的螺钉长度,理想的螺钉矢状面和轴面倾斜度,以及理想的螺钉路径与椎动脉沟之问距离。结果C2峡部高度为(8.02±1.92)mm,峡部宽度(6.05±1.32)mm,理想的螺钉长度为(41.22±4.48)mm,螺钉矢状面倾斜度为53.87°±5.61°,与内向成角(14.81°±2.81°)。10侧(8%)峡部狭窄(宽度或高度小于5mm),测量其椎动脉沟与理想螺钉途径之间距离,有12例(10%)小于2.5mm,因此总共有22侧(18%)存在潜在椎动脉损伤风险。结论术前对每个患者行CT检查十分必要,能充分地了解个体的解剖结构,提高手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62.
目的探讨椎体假性滑脱好发部位及分型。方法收集1991-04—2001-09进行脊椎X线检查的患者8906例,其中颈椎1370例,胸椎596例,腰椎6940例。全组均摄取正侧位平片,部分加摄特殊体位及CT扫描。结果全组共发现椎体假性滑脱667例,其中颈椎假性滑脱66例(4.82%);胸椎假性滑脱7例(1.17%);腰椎假性滑脱594例(8.56%)。根据椎体滑脱发生部位的方向、数目及影像形态可分为4种类型、7种形态。结论椎体假性滑脱以腰椎为多。  相似文献   
63.
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的外科治疗方法以及疗效。方法对132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男35例,女97例,年龄56~78岁,平均66岁,采用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113例,采用切开复位、膨胀式椎弓根钉系统内固定术治疗19例。结果术后122例腰背部疼痛基本消失,椎体成形组术后6~8h可以离床活动,切开复位内固定组术后2d可以离床活动。术后摄X线确认压缩性骨折椎体基本复位,后凸畸形平均矫正15°(10~30°)。术后随访6~36个月,腰背部疼痛无复发,经皮穿刺椎体成形伤椎高度无丢失。切开复位、膨胀式椎弓根钉系统内固定伤椎高度部分丢失。结论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作为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有手术微创、操作简便、效果明确等优点;切开复位、膨胀式椎弓根钉系统在恢复椎体高度方面有优势,但创伤较大,远期椎体高度丢失较大。  相似文献   
64.
Abstract Whiplash injury of the cervical spine is a frequent issue in medical expertises and causes enormous consequential costs for motor insurance companies. Some authors accuse posttraumatic changes of alar ligaments to be causative of consequential disturbances, although biomechanical experiments achieve contradictory results and neuropsychiatric studies do not support this thesis. MRI provides excellent visualization of alar ligaments. However, signal alterations of alar ligaments must be differentiated from common normal variants. Functional MRI provides no diagnostic yield.   相似文献   
65.
66.
67.
[目的]探讨头环牵引外固定架治疗颈椎外伤的临床疗效。[方法]从1997年2月~2005年7月共收治129例颈椎外伤性骨折脱位患者。将129例病例随机分成2组,1组70例行头环牵引,其中31例头环牵引加背心带支架保守治疗,39例头环牵引加手术治疗(前路手术18例,后路手术17例,前后路联合手术4例);另1组59例行颅骨牵引,其中13例颅骨牵引加支具保守治疗,46例颅骨牵引加手术治疗(前路手术22例,后路手术20例,前后路联合手术4例)。[结果]随访6~48个月,平均12个月。头环牵引与颅骨牵引对上颈椎骨折脱位的复位作用无明显差异;对下颈椎骨折脱位的复位作用,统计学处理显示头环牵引组要明显好于颅骨牵引组,复位所需时间比颅骨牵引组短,完全复位率高,减压充分,更有利于脊髓功能恢复,治疗后离床时间头环牵引组要短于颅骨牵引组,2组患者治疗前后脊髓功能Frankel分级均有改善。[结论]头环牵引外固定架可改善复位功能,对颈椎的牵引固定作用较颅骨牵引更为坚强稳定,使用安全方便。  相似文献   
68.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前路手术的多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影响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前路手术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48例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患者,行前路手术治疗,随访1~4年,平均2.1年。根据术后神经功能JOA评分改善率,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预后不佳2组。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年龄、性别、神经功能、症状持续时间、合并糖尿病、Pavlov值、椎管狭窄率、骨化物分型、CT双影征、脊髓高信号、手术范围以及骨化物处理对患者手术疗效的影响。[结果]骨化物的处理方式是影响患者疗效的唯一因素(P=0.0067)。[结论]前路手术彻底切除骨化之后纵韧带,对脊髓充分减压是前路手术治疗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69.
[目的]探讨上胸段病变的经胸骨前入路治疗的手术方式。[方法]介绍5年来对6例颈胸交界椎疾患的患者,采用经胸骨前入路的手术方法,暴露病变的上胸段椎体(T1-4),对病变予以清除、减压、植骨内固定,并对相关文献予以复习。[结果]6例患者分别为C7椎体完全移位1例,T1、2椎体结核1例,颈胸结合部肿瘤2例,T2、3椎间盘突出1例,C7T1骨折1例。年龄11~82岁;平均37.3岁。均采用经胸骨前入路,手术入路显露良好,病灶暴露充分。术后平均随访12.4个月。除1例肿瘤患者术后复发,1例术后呼吸道梗阻死亡外,余4例患者均获得满意疗效。[结论]颈胸交界处椎体疾病的发生率较低,此部位结构复杂,单纯颈部入路不能很好的显露T2、3椎体,经胸侧入路对于上胸椎也难以显露,经胸骨前入路可以很好的暴露下颈椎及T4以上椎体,该入路对颈胸交界处椎体的病变的处理是一种很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70.
S-F内固定器治疗胸腰椎爆裂型骨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使用S -F脊柱内固定器治疗胸腰椎爆裂型骨折的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从 2 0 0 0年 1月~ 2 0 0 2年 4月使用S-F脊柱内固定器治疗的胸腰椎爆裂型骨折 4 4例 ,比较手术前后的椎体前后缘高度 ,椎管狭窄程度 ,Cobb角及症状恢复情况。结果 经平均 2年左右的随访 ,术后椎体前缘平均高度达正常的 93 8%± 6 2 7% ,较术前增加了 4 2 5 3%。椎体后缘平均高度达到正常的 97 5 9%± 0 0 3% ,较术前增加了 1 6 5 2 %。脊柱后凸Cobb为 4 98°± 3 32°。较术前矫正了 1 4 6 8°。CT片显示椎体后突骨块占椎管前后径的比例为 9 5 9%± 7 2 1 % ,较术前减少 2 7 71 %。统计学分析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有神经功能损伤者 ,术后平均改进一级以上。在术后二周与术后一年以上的X线片相比较其椎体前缘的高度平均仅丢失 1 0 % ,椎体后缘的高度平均丢失 0 8% ,Cobb角平均丢失 0 1°。结论 使用S -F脊柱内固定器治疗胸腰椎爆裂型骨折具有操作简单、复位完美、固定牢靠、疗效优良的优点。术中注意不宜过度撑开及双侧不对称 ,对椎板减压者宜作“H”型椎板后路植骨 ,横突间、关节突间植骨融合将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