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223篇
  免费   2673篇
  国内免费   1470篇
耳鼻咽喉   335篇
儿科学   452篇
妇产科学   221篇
基础医学   2021篇
口腔科学   819篇
临床医学   12217篇
内科学   6061篇
皮肤病学   100篇
神经病学   3043篇
特种医学   2467篇
外国民族医学   58篇
外科学   7035篇
综合类   20515篇
预防医学   3061篇
眼科学   357篇
药学   7627篇
  108篇
中国医学   3450篇
肿瘤学   2419篇
  2024年   398篇
  2023年   1532篇
  2022年   1283篇
  2021年   1613篇
  2020年   1522篇
  2019年   1632篇
  2018年   781篇
  2017年   1361篇
  2016年   1502篇
  2015年   1909篇
  2014年   3076篇
  2013年   3119篇
  2012年   4043篇
  2011年   4370篇
  2010年   4044篇
  2009年   3995篇
  2008年   4395篇
  2007年   4307篇
  2006年   3800篇
  2005年   4009篇
  2004年   3401篇
  2003年   2981篇
  2002年   2424篇
  2001年   2099篇
  2000年   1578篇
  1999年   1362篇
  1998年   1134篇
  1997年   1061篇
  1996年   860篇
  1995年   776篇
  1994年   583篇
  1993年   356篇
  1992年   282篇
  1991年   224篇
  1990年   166篇
  1989年   200篇
  1988年   66篇
  1987年   48篇
  1986年   39篇
  1985年   19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91.
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AIR)序列T2WI上蛛网膜下腔(SAS)内出现高信号的原因繁多,机制复杂,不仅会出现在许多不同的疾病中,而且可由吸入高浓度氧、使用顺磁性对比剂和各种伪影造成,相互交织重叠,需认真分析、鉴别。总结了近年文献中FLAIR序列T2WI上SAS内出现高信号的各种因素及其产生机制,以提高诊断和鉴别诊断水平,并拓展其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92.
2002年8月-2003年8月,我科对15例患有结核性胸膜渗液的患者应用单腔中心静脉导管留置引流进行治疗.发现该治疗方法具有安全、有效、引流彻底、病程短等特点.现将其应用及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3.
MPO和NAT2基因多态性与成人急性白血病易感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髓过氧化物酶(MPO)和N-乙酰基转移酶2(NAT2)基因多态性与成人急性白血病易感性的关系.方法用1∶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成人急性白血病患者和对照各139例,应用聚合酶链-内切酶片段(PCR-RFLP)方法分析病例组和对照组MPO和NAT2的基因多态性,比较不同基因型与成人急性白血病易感性.结果 MPO-463A等位基因分布频率病例组低于对照组,MPO(G-463A)各基因型在病例组与对照组中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026,P〈0.05,OR=0.505,95%CI=0.325~0.847).NAT2乙酰化表型频率在病例组与对照组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260,P〉0.05);但NAT2*5 481T等位基因和NAT2*6 590A等位基因分布频率病例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MPO与成人急性白血病易感性相关,携带MPO(G-463A)突变基因型(GA/AA)个体可降低白血病的发病风险;NAT2乙酰化表型可能与白血病的易感性无关,但NAT2*5(C481T)、NAT2*6(G590A)单核苷酸突变频率病例组明显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94.
中脑周围非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一、资料与方法 男7例,女4例,年龄32~68岁,平均48岁。均表现为突发的渐进性头痛,无意识丧失及局灶性神经症状。其中8例出现呕吐、颈抵抗(+)。所有病人均于发病30min-36h经CT平扫检查发现SAH,按Hunt—Hess分级:Ⅰ级9例,Ⅱ级2例。出血部位主要在中脑周围,以环池为主,有时向周边脑池扩张,出血量较少且较局限。11例病人均在入院2周内行第一次DSA检查,结果呈阴性,2—4周后DSA复查,仍为阴性结果。所有病人入院后予以降颅压、抗血管痉挛等对症治疗。  相似文献   
95.
神经源性肺水肿是指在没有心、肺原发性疾病的情况下,由于颅脑损伤或中枢神经系统其它疾病引起的肺水肿。蛛网膜下腔出血致神经源性肺水肿临床较少见。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女患,39岁,以“突发头晕,头痛,意识不清,口鼻腔流出少许粉红色泡沫痰10min”为主诉于2004年4月11日9:46呼救。医生到达时,患者俯于桌面,意识不清,口唇发绀,口鼻腔涌出大量粉红色泡沫痰。  相似文献   
96.
目的探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与自发性早产的关系及其对预测早产的可能意义。方法采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分别对28-34周、34-37周不同孕龄组早产妇女及正常妊娠妇女的血清G-CSF进行检测。结果孕28-34周早产妇女血清G-CSF水平较正常对照组妇女升高(P<0.05)。结论高水平的血清G-CSF与妊娠<34周发生的早产有关,检测妊娠妇女血清G-CSF水平对预测妊娠34周之前发生的早产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7.
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腔内形成术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微创技术,是经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内介入治疗的新方法.因桡动脉周围没有重要的神经和血管,故穿刺成功率较高,可减少手术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易于护理.延边大学医院自2002年3月开始开展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腔内形成术,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本观察对实施了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腔内形成术的163例护理措施进行了总结,探讨了减少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腔内形成术术后发生并发症的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98.
陈艳英  胡新娇 《中原医刊》2006,33(21):94-94,F0003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妊娠妇女特有的疾病。患病后患者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全身小动脉痉挛,血流淤滞,血管内皮损伤,易促发血栓形成;血管舒缩功能障碍,通透性增加,血脑屏障破坏,发生脑水肿和颅内压增高,严重时脑血管破裂致出血或蛛网膜下腔出血,甚至发生脑疝死亡[1],患者多合并贫血,  相似文献   
99.
胃肠道择期手术患者术前需要留置胃管,以往均在手术日晨,病房护士于患者清醒状态下置胃管,给患者带来不同程度的痛苦,还会经常导致插管失败,加重患者对手术的恐惧感。2004年4月以来,我室对628例胃肠道择期手术患者采取在硬膜外腔置管术后,咪唑安定静脉注射后插胃管,明显减轻了患者的不良刺激,提高了插管的成功率,且患者术后对插胃管及手术过程产生了明显的顺行性遗忘,患者没有痛苦的感觉,收到非常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0.
MED—Ⅱ型椎间盘镜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椎间盘突出症髓核摘除手术系统。该系统在患部做一约1.5cm小切口,沿切口放入一个带有微手术摄录像系统的小导管,微摄录像机将病变区组织高清晰度地放大64倍并投射到电视监视器上。医生通过仅有1.5cm管径的导管直接松解粘连神经,扩大狭窄的侧隐窝和神经根管,咬除肥厚的黄韧带和钙化的后纵韧带,直接摘除突出和脱出的椎间盘组织,从而有效解除神经根压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