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8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25篇
耳鼻咽喉   1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66篇
口腔科学   17篇
临床医学   51篇
内科学   22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24篇
外科学   107篇
综合类   89篇
预防医学   24篇
药学   38篇
中国医学   26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81.
补骨防疏汤对骨质疏松症大鼠骨组织OPG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补骨防疏汤对骨质疏松症大鼠骨组织骨保护素(OPG)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分为4组,采用维甲酸70 mg· kg-1·d-1ig连续2周,制备大鼠骨质疏松模型,观察灌服中、高剂量补骨防疏汤(40,20 g·kg-1)治疗4,8,12周后大鼠骨组织OPG的变化及骨小梁形态计量学变化.结果:维甲酸ig 2周后,模型对照组大鼠骨小梁明显稀疏,骨小梁面积为(22.52±3.15)%,骨组织OPG的面积积分吸光度(IA)为0.29±0.15,均显著低于正常组(P<0.01),说明造模成功.补骨防疏汤治疗后中、高剂量组大鼠骨小梁面积为(36.41 ±1.40)%,(37.58±1.40)%,显著高于模型对照组(P<0.01),骨组织OPG的IA为2.41±1.40,3.07±0.40,OPG阳性表达明显增多(P<0.01),骨组织病理变化明显改善.结论:补骨防疏汤能显著提高骨质疏松症大鼠OPG表达,改善骨质疏松的病理变化.  相似文献   
82.
背景:电子束熔融快速成型技术(EBM RP)是一种新型金属粉末快速成型技术,它具有精准、复杂成型的特点,已在航空航天、汽车和医疗植入器材等领域显示独特的应用优势。 目的:探索电子束熔融快速成型技术用于骨科植入物时表现出的产品性能、个性化定制能力,尤其是诱导骨长入能力。 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知网数据库,手工检索《东方早报》《世界科学》《中国骨科杂志》,以及相关的中英文会议论文集。所有检索时间均截止至2013年9月。纳入标准:①应用电子束熔融快速成型技术的文章。②外科植入物相关文章。最后选择50篇文献进行分析。 结果与结论:EBM态Ti6Al4V骨科植入物具有良好的产品综合性能;电子束熔融快速成型技术具有优良的个性化定制能力,尤其是生成的3D连通的孔隙结构,可提供诱导骨长入的结构性条件,在骨科植入物方面享有独特的优势。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人工关节;骨植入物;脊柱;骨折;内固定;数字化骨科;组织工程全文链接:  相似文献   
83.
背景:有研究认为骨的形态结构与其所处的应力环境密切相关。由于人类直立行走的运动方式,可能会影响髋臼骨小梁的方向。 目的:观察不同物种髋臼骨小梁方向的差异。 方法:X射线观察由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解剖教研室和山东大学生命科学院提供的成人双侧髋骨干燥标本和成年恒河猴髋骨标本,将采集到的图像输入Imagine pro plus 6.0,经快速傅里叶变换后,得出0°-180°的频谱值,计量不同的角度骨小梁的数量。 结果与结论:人类髋骨在0°及90°频谱值最大,与骶耻束与髂坐束的方向符合。而恒河猴髋骨的频谱值分布较为弥散,没有明显的峰值。说明人类髋臼区域骨小梁主要沿90°及180°方向分布,与特化的骶耻束与髂坐束的方向符合,说明髂坐束的出现是与直立行走密切相关的。  相似文献   
84.
减压病是一种在潜水作业时常见的职业病,在临床诊断中结合有潜水作业的职业病史和x线照片的特征性骨小梁改变,一般不难诊断.但临床上有类似骨质改变的病例,如不认真调查病史,容易与其他疾病混淆.我院近年接诊1例以全身骨关节疼痛为主诉症状,在外院诊断为减压病的病例,现结合参考文献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5.
BACKGROUND: Lithium chloride can promote the proliferation and osteogenic capacity of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 in the necrotic region after avascular 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 which has become an issue of concern.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bone marrow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combined with lithium chloride in the treatment of rabbit femoral head necrosis. METHODS: Passage 2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 from 1-week-old New Zealand rabbits were cultured in 0, 5, 10, 20, 40 mmol/L lithium chloride. Forty-eight healthy adult New Zealand rabbits were selected to make femoral head necrosis models in the right femoral head using liquid nitrogen freezing method and then randomized into four groups: model group with no implantation; lithium chloride group given lithium chloride treatment at 3 days after modeling; cell transplantation group given gelatin sponge implantation and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 suspension injection into the femoral head after modeling; combined group given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 suspension injection and lithium chloride treatment. Intraperitoneal injection of lithium chloride (45.2 mg/kg) was given daily beginning at the postoperative 3rd day, and the treatment duration was 4 weeks. RESULTS AND CONCLUSION: Lithium chloride at 10 mmol/L had the maximum effect on the proliferation of rabbit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 and if the concentration of lithium chloride was > 10 mmol/L, the promotion role of lithium chloride began to decline. After combined treatment, the morphology of the femoral head was restored a little, with increased bone density and thickened trabecular bone; the level of β-catenin in the femoral head wa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in the combined group compared with the cell transplantation group or the lithium chloride group. These findings show that bone marrow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combined with lithium chloride treatment can promote the recovery from femoral head necrosis by increasing bone mass of the trabecular bone and bone density of the femoral head in the necrotic region.   相似文献   
86.
摘要: 目的 采用骨小梁分数 (TBS) 这种新型的骨微结构评价指标, 探讨他汀类药物对骨小梁微结构的影响。方法 回顾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老年医学科 2014 年 1 月—2016 年 3 月收治的中老年患者 253 例, 根据是否服用他汀类药物分为他汀组 (服用他汀类药物 1 年以上) 90 例和对照组 (从未服用过他汀类药物) 163 例。观察 2 组血清三酰甘油、 总胆固醇、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碱性磷酸酶、 空腹血糖等生化指标及 25 羟维生素 D 水平。双能 X 线骨密度仪 (DXA) 检测腰椎及股骨颈骨密度, TBS iNsight ®软件分析腰椎 DXA 图像得出 TBS 值。结果 他汀组的总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低于对照组 (P<0.01), 而 2 组其他生化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他汀组较对照组具有更高的腰椎 BMD (g/cm2 : 1.04±0.19 vs. 0.96±0.14, P<0.01) 及 TBS (1.31± 0.09 vs. 1.26±0.09, P<0.01), 但 2 组股骨颈 BMD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他汀类药物使用可以提高中老年人群腰椎骨密度, 并改善骨小梁微结构。  相似文献   
87.
有别于其他三种牙齿修复方式(固定义齿、活动义齿以及固定—活动联合义齿),种植牙因其在维持牙槽骨健康,使义齿拥有相似于自然牙的咬合力,不对邻牙构成损伤等方面突显出的巨大优势,已经成为弥补牙齿缺失的热门选择作为种植牙手术中的关键部分,牙种植体的材质与其所采用的表面改良技术对是否能够在骨与种植体间形成种植体骨性结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常用的牙种植体材料包括金属与合金材料类、陶瓷材料类、碳素材料类、高分子材料类、复合材料类其中,广泛受到认可的牙种植体材质为钛金属。随着人类不断的探索与研究,一种新型的骨小梁金属牙种植体在原有金属材质钛的基础之上研制成功,并已投入市场化运作。这种骨小梁金属牙种植体的最大亮点之一便是其对新型牙种植体材料多孔钽金属的运用。  相似文献   
88.
目的 探讨不同角度载荷对股骨头骨小梁形态学与力学性能的影响,为研究股骨头坏死、塌陷的生物力学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利用12月龄羊股骨头和人尸体股骨头分别制作羊股骨头骨小梁试件94个和人股骨头骨小梁试件43个。按照受力方向与骨小梁主压力方向之间的不同夹角,将骨小梁以10°间隔分为内翻10°、0°和外翻10°、20°、30°共计5组,模拟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后不同戈登(Garden)对线指数下的复位情况。通过分别对羊股骨头骨小梁进行micro-CT扫描、计算与压缩破坏试验以及对人尸体股骨头骨小梁进行循环压缩试验,分析不同受力方向下股骨头骨小梁的骨体积分数(BV/TV)、骨表面积/骨体积(BS/BV)、骨小梁平均厚度(Tb.Th)、骨小梁数量(Tb.N)、骨小梁间距(Tb.Sp)等形态学指标以及弹性模量、极限强度、屈服强度、初始弹性模量、循环次数等力学指标。结果 加载方向与骨小梁的主压力方向之间夹角为0°时,BV/TV、Tb.Th以及弹性模量、极限强度、屈服强度、初始弹性模量、循环次数均为最大,而BS/BV与Tb.N为最小,并随着夹角增大前者呈递减而后者呈递增趋势。结论 12月龄羊股骨头骨小梁BV/TV与极限强度随受力方向与骨小梁主压力方向之间夹角变化的趋势与人股骨头骨小梁一致;加载方向与主压力骨小梁之间夹角增大时,股骨头骨小梁形态学与力学性能均下降;Garden指数偏离160°越大时,股骨头内骨小梁越易发生损伤。  相似文献   
89.
目的:研究分析骨小梁3D打印在人工髋关节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人工髋关节置换翻修手术患者40例,根据假体不同分观察组、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人工髋关节假体,观察组应用3D打印技术翻修人工髋关节。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前后髋关节功能评分及疼痛(VAS)评分。结果:术后6个月,两组髋关节功能改善,且观察组髋关节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小梁3D打印技术在人工髋关节中得到较好的应用,髋关节假体吻合度及稳定性较高,有助于促进患者髋关节功能的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0.
目的探讨Toll样受体?4(Toll like receptor?4,TLR?4)抑制剂TAK?242对大鼠重度牙周炎骨质吸收的影响,为重度牙周炎寻找辅助治疗手段提供实验基础。方法18只3周龄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n=6),其中1组为正常对照组,另外2组以含有牙龈卟啉单胞菌(P.gingivalis)ATCC33277的5?0丝线结扎大鼠双侧上颌磨牙行重度牙周炎建模,分为牙周炎组、TAK?242组;TAK?242组从丝线结扎第1天起,通过尾静脉隔天注射1次溶于DMSO的TAK?242(2 mg/kg),另外两组注射相同体质量比例的DMSO溶剂,连续8周;第8周末处死3组大鼠,获取大鼠上颌骨标本,采用micro?CT扫描后三维重建,测量特定位点釉牙骨质界?牙槽嵴顶的距离评估骨丧失量,并对牙槽骨骨质相关参数和骨质微结构进行分析;组织学切片苏木精?伊(HE)染色观察牙周组织病理改变;甲基绿染色观察牙槽骨吸收情况;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染色观察破骨细胞分布情况。结果Micro?CT定量分析显示:牙周炎组与TAK?242组牙槽骨吸收显著高于对照组;与牙周炎组相比,TAK?242组大鼠上颌第一磨牙近、远中根吸收位点的骨丧失均显著减轻(P<0.001),骨密度(P<0.05)与骨体积/总体积分数(P<0.01)显著增高,骨小梁数目与骨小梁厚度(P<0.01)相对增多,骨小梁分离度(P<0.01)和骨小梁结构模式指数显著降低。牙周炎组骨质呈现疏松多孔的蜂窝状结构,骨小梁结构恶化,向杆状结构转变;TAK?242组骨质微结构改善,骨量改善,骨小梁分布相对更致密,骨小梁结构与对照组更相似。HE染色发现牙周炎组与TAK?242组牙周附着丧失与牙槽骨吸收较对照组显著;与牙周炎组相比,甲基绿染色表明TAK?242组骨吸收减轻,TRAP染色显示破骨细胞浸润减少(P<0.001)。结论TLR?4抑制剂TAK?242能缓解大鼠重度牙周炎骨吸收,改善其多孔、稀疏、排列紊乱的炎症性骨小梁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