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7074篇
  免费   16513篇
  国内免费   9208篇
耳鼻咽喉   4343篇
儿科学   2957篇
妇产科学   1406篇
基础医学   10856篇
口腔科学   3534篇
临床医学   52739篇
内科学   33039篇
皮肤病学   3382篇
神经病学   7078篇
特种医学   23400篇
外国民族医学   359篇
外科学   33527篇
综合类   124046篇
预防医学   27080篇
眼科学   5762篇
药学   45694篇
  714篇
中国医学   44724篇
肿瘤学   8155篇
  2024年   2465篇
  2023年   8734篇
  2022年   7933篇
  2021年   10214篇
  2020年   10473篇
  2019年   9859篇
  2018年   4805篇
  2017年   8963篇
  2016年   10143篇
  2015年   11321篇
  2014年   20499篇
  2013年   19360篇
  2012年   22843篇
  2011年   24453篇
  2010年   22434篇
  2009年   21443篇
  2008年   21851篇
  2007年   20012篇
  2006年   18419篇
  2005年   19049篇
  2004年   16750篇
  2003年   19255篇
  2002年   16954篇
  2001年   15888篇
  2000年   11830篇
  1999年   9736篇
  1998年   8762篇
  1997年   8374篇
  1996年   7585篇
  1995年   6969篇
  1994年   4998篇
  1993年   3317篇
  1992年   2144篇
  1991年   1480篇
  1990年   1150篇
  1989年   1151篇
  1988年   342篇
  1987年   287篇
  1986年   208篇
  1985年   181篇
  1984年   82篇
  1983年   29篇
  1982年   22篇
  1981年   17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65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6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62.
目的:观察中药联合激光治疗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接受激光治疗,观察组接受中药联合激光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治疗后视力改善情况及微血管病变指标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7.50%(39/40),高于对照组的80.00%(32/40)(P<0.05)。观察组视力提高眼数多于对照组,视力下降眼数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ApoB、Lp-a含量低于对照组,TRF含量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联合激光治疗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临床效果优于单用激光治疗,治疗后视力改善明显,改善微血管病变。  相似文献   
63.
目的探究依达拉奉联合高压氧治疗进展型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1月至2015年10月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进展型脑梗死患者90例,依据抽签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所有患者均予抗血小板、营养神经、降压、控制血糖、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脱水等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高压氧(每次30 min,每日2次)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30 mg,每日2次,静脉滴注)联合高压氧治疗(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治疗14 d,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评分(NIHSS)、日常生活能力评估指标[Barthel指数(BI)]和血流动力学变化,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5.6%(43/45)比80.0%(36/45),P<0.05]。治疗后30 d,观察组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7.4±0.8)分比(10.5±1.0)分],BI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75.3±5.8)分比(64.5±4.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显著低于对照组[(2.30±0.50)g/L比(3.03±0.62)g/L,(1.26±0.25)mg/L比(1.88±0.32)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依达拉奉联合高压氧治疗进展型脑梗死临床疗效确切,可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有效改善患者血流动力学,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4.
目的研究单孔直角腹腔镜腹膜后入路术式对感染坏死性胰腺炎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感染性坏死胰腺炎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单孔直角腹腔镜腹膜后入路术式的有患者作为观察组,将实施传统开腹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对比两组患者各项手术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治疗前与治疗后1d两组患者APACHE-Ⅱ评分无明显差异,治疗后3d和7d的观察组APACHE-Ⅱ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并发症例数显著少于对照组,以上差异均有明显的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采用单孔直角腹腔镜腹膜后入路术式对感染坏死性胰腺炎患者具有十分显著的疗效,坏死组织的清除率和手术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5.
采用多普勒震动血流探测仪测定糖尿病患者足背动脉、胫后动脉与肱动脉的比值,以比值<0.9为异常。结果:本组152例患者中检出ABI<0.9者占40%。合并下肢动脉病变组与正常组比较,前者年龄大,病程长,餐后血糖、TG、LDL-C、吸烟率、DBP及HbA1c达标率明显降低。结论:踝肱指数是一项花费小、简单、无创的诊断下肢动脉病变的可靠指标。高龄、病程长、高TG、高血糖是加剧外周动脉病变(PAD)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66.
目的分析探讨在湿热中阻型胃炎治疗中使用清中汤加减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湿热中阻型胃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常规组、干预组各40例,常规组:西药治疗,干预:清中汤加减治疗。结果干预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在临床湿热中阻型胃炎治疗中使用清中汤加减进行治疗,临床上显示治疗效果较好,应积极进行应用。  相似文献   
67.
[目的] 系统评价八段锦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维普资讯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Wan-fang)、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SinoMed)、Web of science、Clinical Trials gov、Pubmed、EMBASE、CENTRAL、Cochrane Library,查找出八段锦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19年7月1日。两名研究者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和偏倚风险评估,应用RevMan 5.3软件对最后纳入的研究进行Meta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10个RCT,共843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八段锦+常规治疗与常规治疗比较,其临床疗效的总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OR=4.19,95% CI(2.42,7.26),P<0.000 01];八段锦+常规治疗与常规治疗+颈部“米”字操比较,其临床疗效的总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OR=3.41,95% CI(1.56,7.46),P=0.002];八段锦+常规治疗与常规治疗比较,其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MD=-1.90,95% CI(-1.97,-1.83),P<0.000 01]。[结论] 基于现有的研究,该系统评价显示,与常规治疗相比,八段锦+常规治疗在临床疗效总有效率、VAS评分方面有一定的治疗优势。与常规治疗+颈部“米”字操比较,八段锦+常规治疗在临床疗效的总有效率方面有一定的治疗优势。但由于纳入研究的质量不高,仍需要大样本、多中心、随机、双盲试验及试验参照CONSORT标准和STRICTA声明进行RCT研究。  相似文献   
68.
69.
目的:探讨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伴疼痛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2018年1-12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伴疼痛患者78例,以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9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牵引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应用针灸治疗。治疗1个月后评价两组临床疗效,并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疼痛评分。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44%(38/39),高于对照组的79.49%(31/39)(P<0.05);治疗后研究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伴疼痛疗效确切,能够有效改善症状,降低疼痛程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0.
正2012年1月~2018年3月,我科采用内外侧联合入路三钢板治疗10例过伸型胫骨平台骨折,术后胫骨平台愈合良好,膝关节功能活动恢复满意,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 1病例资料本组10例,男6例,女4例,年龄25~54岁。患者均为过伸位损伤。胫骨平台骨折Schatzker分型均为V型。伤后至手术时间为6~14 d。1. 2治疗方法全身麻醉或腰麻下手术。取近端胫骨内侧入路做长约12 cm切口,术中胫骨近端可见约2 cm平台整体骨折后移并且塌陷,给予复位后先克氏针临时固定。再取近端胫骨外侧切口约12 cm,显露骨折端见胫骨外侧平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