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473篇
  免费   2113篇
  国内免费   2669篇
耳鼻咽喉   644篇
儿科学   278篇
妇产科学   77篇
基础医学   2592篇
口腔科学   337篇
临床医学   9921篇
内科学   2027篇
皮肤病学   61篇
神经病学   3194篇
特种医学   2338篇
外国民族医学   16篇
外科学   8314篇
综合类   14737篇
预防医学   1962篇
眼科学   58篇
药学   4525篇
  45篇
中国医学   6442篇
肿瘤学   687篇
  2024年   266篇
  2023年   1007篇
  2022年   786篇
  2021年   1090篇
  2020年   1146篇
  2019年   1001篇
  2018年   537篇
  2017年   978篇
  2016年   1163篇
  2015年   1472篇
  2014年   2529篇
  2013年   2437篇
  2012年   3335篇
  2011年   3698篇
  2010年   3431篇
  2009年   3276篇
  2008年   3441篇
  2007年   3210篇
  2006年   3133篇
  2005年   3243篇
  2004年   2787篇
  2003年   2579篇
  2002年   2046篇
  2001年   1597篇
  2000年   1411篇
  1999年   1122篇
  1998年   955篇
  1997年   845篇
  1996年   773篇
  1995年   687篇
  1994年   553篇
  1993年   375篇
  1992年   334篇
  1991年   248篇
  1990年   216篇
  1989年   279篇
  1988年   93篇
  1987年   52篇
  1986年   62篇
  1985年   39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4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1篇
  1958年   3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施静  周军利 《针刺研究》1995,20(2):22-27
本文采用脊髓后角乙酰胆碱(ACh)离子选择电极在体连续、原位、实时、动态的观察方法研究针刺穴位后;脊髓后角表面滴注Cap;切断一侧背根;一侧脊髓后角予以SP抗血清后对背角ACh活度的影响。结果发现针刺穴位可提高后角深浅层内ACh活度;Cap可促使后角内ACh的释放;切一侧背根使之溃变,则Cap促ACh释放的作用取消;予以SP抗血清,Cap促ACh释放的作用部分抑制,提示:(1)一级感觉传入中的Cap敏感神经中有ACh存在;(2)含SP的一级感觉传入神经对背角ACh的释放具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992.
目的:初步探讨紫草素对大鼠急性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后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将96只Sprague-Dawley(SD)雄性大鼠分为4组:假手术组,即A组;假手术+紫草素组,即B组;脊髓损伤+二甲基亚砜(dimethyl sulfoxide,DMSO)组,即C组;脊髓损伤+紫草素组,即D组;每组24只。C、D组采用钳夹法制作大鼠急性SCI 模型。所有大鼠硬膜下置管,A 组不给药,B组和D组造模后30 min 经导管注射紫草素100 mg·kg-1,C组注射等量 DMSO,每日1次,至取材时间点。各组分别于造模后6、12 h和3 d 每组取8只大鼠,行 Basso-Beattie-Bresnahan(BBB)评分及造模后1、3、7、14、21 d行斜板实验,再处死动物取脊髓组织。造模后1 h 每组大鼠腹腔注射碘化丙啶(propidine iodide,PI)1 mg·kg-1,术后24 h取材检测脊髓组织 PI 红染细胞数;24 h 时取材采用苏木素-伊红(haematoxylin eosin,HE)染色观察脊髓损伤情况,尼氏(Nissl)染色观察神经元存活数量,使用Western-blot技术检测 B细胞淋巴瘤-2(B cell lymphoma-2,Bcl-2)蛋白及凋亡相关蛋白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1(receptor-interacting protein kinase 1,RIPK1)的表达水平。结果:造模后A组和B组各时间点的 BBB 评分均正常,C、D组各时间点均低于A、B组,D组造模后12 h和3 d的 BBB 评分高于同时间点C组(P<0.05)。造模后12 h,D组PI 红染细胞较C 组明显减少,神经元崩解减轻(P<0.05)。造模后24 h,A 组和 B 组脊髓组织 HE 和 Nissl 染色正常,D 组脊髓组织损伤程度和存活神经元数量均优于 C 组(P<0.05)。Bcl-2、RIPK1蛋白在A 组、B 组表达很低; RIPK1 在C组表达明显增高,在D组表达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l-2蛋白在D 组表达高于C 组(P<0.05)。结论:紫草素可减轻大鼠急性SCI后的病理变化,改善行为学评分,促进脊髓神经功能恢复。其具体机制可能与抑制TNFR/RIPK1信号通路介导的坏死性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993.
掌纹观疾病     
人一旦生病.健康状况会发生改变.疾病信号则通过自主神经传给大脑,大脑再将信号经脊髓神经反映到手掌上。因此.观察掌纹的形状、走向、长短和粗细变化.可对自身健康状况有所了解。  相似文献   
994.
目的:探讨减少耻骨上前列腺切除术后膀胱颈狭窄及出血发生率的方法。方法:在常规方法行耻骨上前列腺切除术52例的基础上,改良膀胱颈,口处理方式,采用膀胱颈后唇3-9点钟位半圈间断缝扎止血,缝合膀胱颈留出顺畅通道的方法施行手术76例。结果:改良方法的膀胱颈狭窄发生率为2.6%,明显低于常规方法的9.6%,术中出血少于常规方法,无一例出现尿失禁,大出血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995.
目的:建立一种简便实用、稳定可靠的脊髓损伤动物模型。方法:采用电解损毁法,主要损伤大鼠第10胸椎节段脊髓双侧皮质脊髓束纤维,在术后不同时间观察受损脊髓组织学变化及大鼠运动功能改变,并用HRP逆行标记技术,以大脑运动皮层标记神经元计数来反映皮质脊髓束受损情况。结果:1mA,210s的损伤电流,可在脊髓后索造成神经组织坏死,形成空腔,使双侧皮质脊髓束纤维受损;术后1周、2周、3周观察,电损毁组大鼠运动功能显著低于假手术组,表现为后肢运动评分下降,Ashworth肌张力评分增大,斜板实验角度下降;电损毁组运动皮质标记神经元计数也显著低于假手术组。结论:电解损毁在适宜参数下能损伤双侧脊髓皮质脊髓束,引起双后肢的不完全性截瘫,结果稳定可靠,操作简便,为脊髓损伤的实验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96.
测定急性脊髓损伤(SCI)后大鼠血浆和脊髓组织中内皮素(ET)及电解质含量,了解其变化规律, 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用放免法测定不同程度脊髓损伤后1h,4h,8h,24h血浆和脊髓组织内皮素含量,并测定 相应脊髓组织钠、钾、钙离子含量和含水量。结果:损伤1h,4h,8h血浆内皮素含量比对照组高(P<0.005),24h与 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脊髓组织内皮素含量实验组均较对照组高(P<0.05),同一时间不同程度损 伤组比较,重度损伤组均较中度损伤组高(P<0.05)。脊髓组织中钠、钾、钙离子含量及含水量与组织内皮素含量 变化趋势一致。结论:急性脊髓损伤后脊髓组织内皮素含量升高,且与损伤程度有关,组织内皮素含量升高可导致组织水肿,钙、钠离子内流及钾离子外流而加重损伤。  相似文献   
997.
慢性脊髓损伤动物模型的研制(摘要)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理想的动物模型是探索疾病的病理机制,发现有效治疗手段的前提。目前人们着眼于从抑制早期损伤性病理反应,促进神经再生的角度探索治疗慢性脊髓损伤的新途径,更需要一种能良好模拟自然病理过程、能分级定量、重复性好、且适用于分子生物学研究的动物模型。本研究设计了...  相似文献   
998.
采用免疫细胞化学双重标记方法研究了雌性大鼠延髓和脊髓内雌激素受体(ER)和代谢型谷氨酸受体1亚型(mGluR1)的分布与共存,以探讨在受体水平神经与内分泌的相互关系。结果发现:链霉亲和素ABC法显示ER免疫反应产物呈棕色,mGluR1免疫反应产物呈蓝黑色。ER和mGluR1在脊髓和延髓有广泛的分布:在脊髓的颈、胸、腰段,ER分布于腹角、背角和侧角;mGluR1的分布与ER相似,但以腹角和背角较为丰富。在延髓,ER分布于舌下神经核、迷走神经背核、三叉神经脊束核、孤束核和网状结构;mGluR1的分布与ER相似,但在数量上有差别。此外,在延髓和脊髓ER和mGluR1广泛共存于许多神经细胞内,即存在着双标细胞。结果提示:雌激素和谷氨酸可通过共存于同一神经细胞的受体,进而在信使、基因和转录水平相互作用,调节神经细胞的机能活动  相似文献   
999.
选用健康成年SD大鼠40只,Alen’s法制作大鼠脊髓损伤(spinalcordinjury,SCI)模型后随机分成3组:损伤组(对照组)、川芎嗪(tetramethylpyrazine,TMP)治疗组、甲基强的松龙(methylprednisolo...  相似文献   
1000.
为提高产科质量,降低围产儿死亡率,我院自1998年来采用安迪泰医学仪器设备公司ADT-2200型彩色多普勒胎儿脐血监护仪(CDFI)监测筛查有无脐带绕颈,并与B超检查相比较.经过临床证实,CDFI对早期诊断脐带绕颈,预测胎儿窘迫,具有重要的临床实用价值,现报道如下:1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