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176篇
  免费   1452篇
  国内免费   1175篇
耳鼻咽喉   74篇
儿科学   156篇
妇产科学   421篇
基础医学   1031篇
口腔科学   243篇
临床医学   4841篇
内科学   1114篇
皮肤病学   142篇
神经病学   534篇
特种医学   1067篇
外国民族医学   23篇
外科学   3996篇
综合类   10121篇
预防医学   2631篇
眼科学   95篇
药学   3302篇
  48篇
中国医学   11466篇
肿瘤学   498篇
  2024年   215篇
  2023年   724篇
  2022年   592篇
  2021年   778篇
  2020年   855篇
  2019年   821篇
  2018年   399篇
  2017年   803篇
  2016年   958篇
  2015年   1105篇
  2014年   2222篇
  2013年   2112篇
  2012年   2712篇
  2011年   3171篇
  2010年   2790篇
  2009年   2429篇
  2008年   2599篇
  2007年   2247篇
  2006年   1997篇
  2005年   1875篇
  2004年   1639篇
  2003年   1484篇
  2002年   1274篇
  2001年   1052篇
  2000年   805篇
  1999年   689篇
  1998年   652篇
  1997年   566篇
  1996年   499篇
  1995年   453篇
  1994年   324篇
  1993年   226篇
  1992年   209篇
  1991年   168篇
  1990年   124篇
  1989年   121篇
  1988年   40篇
  1987年   24篇
  1986年   25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是由于损伤或颈椎及其椎间盘、椎周肌腱退变引起的脊柱平衡失调,刺激或压迫颈部血管、交感神经、脊神经根和脊髓等而引起的颈、肩、背、上肢、头部疼痛及手指酸麻,甚至合并肢体功能障碍、丧失等综合症状;是一种常见而多发于中年以上年龄的慢性疾病.  相似文献   
82.
目的 :探讨颈椎前路减压后单纯植骨和植骨加钢板内固定两种方法治疗脊髓型颈椎病 (CSM)的临床疗效。方法 :行单纯植骨术 5 8例 ,植骨加钢板内固定术 4 4例。结果 :单纯植骨组和植骨加钢板内固定组临床疗效优良率分别为 82 .7%和90 .3% (P >0 .0 5 ) ;骨融合时间分别为 (3.0± 1.38)个月和 (2 .5± 0 .5 0 )个月 (P <0 .0 5 ) ;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 2 5 .9%和 18.2 % (P >0 .0 5 )。结论 :单纯植骨术和植骨加钢板内固定术各有优缺点 ,前者手术操作简单 ,费用少 ,但植骨融合时间较长 ;后者植骨融合时间较短 ,但费用较高贵  相似文献   
83.
椎动脉型颈椎病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morphological structure and hemodynamic changes of the vertebral artery in cervical spondylosis by high frequency color duplex sonography. METHODS: We measured 138 cases of cervical spondylosis at the vertebral artery with a 7.5-10 MHz probe of high frequency color duplex sonography, to determine morphological changes, Diameter(D), Velocity(V), Blood flow volume, and Resistance index(RI) and (PI). A controlled analysis was performed at the same time. RESULTS: The measurement showed that the vertebral arteries of the patients bent more severely than the controlled group.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 < 0.01) in Diameter (D), Velocity (except mean velocity), Blood flow volume, and resistance index (RI) and (PI). CONCLUSION: High frequency color duplex sonography has provided clinical judement on morphological and blood flow dynamic parameter changes of the vertebral artery with a valuable objective basis.  相似文献   
84.
葛根天麻饮治疗颈性眩晕4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黎明 《四川中医》2005,23(1):69-69
目的 :观察中药对颈性眩晕的疗效。方法 :将颈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采用葛根天麻饮治疗 ,对照组应用西药治疗 ,1~ 3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 :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P<0 0 5 )。结论 :葛根天麻饮治疗颈性眩晕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85.
我们自2001年以来,以温针灸配合手法治疗颈椎病50例,并与单纯针刺配合手法治疗颈椎病50例进行对比,疗效较为满意,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6.
目的观察三步针罐疗法配合正骨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其治疗原理。方法7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三步针罐疗法与正骨推拿相结合,对照组则采用三步针罐疗法配合理疗。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痊愈率67.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3.3%,痊愈率46.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三步针罐法配合正骨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显著,治愈率高,见效快。  相似文献   
87.
目的 探讨"康复单元"程序治疗法在颈椎病患者中的临床应用及近期和远期治疗效果.方法 将40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康复单元"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按康复单元(干扰电→牵引→"组合手法"→超短波)程序依次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法配合牵引治疗.治疗前后评定患者的临床疗效,项目有VAS、Mckenzie运动缺失度等.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即时和治疗后10个月的评定分值及治疗后10个月的复发率.结果 2组临床治愈率均高,疼痛明显减轻(P<0.001);颈椎活动范围明显增加(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后10个月治疗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颈椎活动范围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康复单元"治疗法对颈椎病患者在临床症状改善、疼痛减轻和颈椎活动度增加方面,有满意的临床治疗效果,缩短治疗时间、提高远期疗效、降低复发率有明显作用,并有较好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88.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与经瞳孔温热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SC)是一种常见于中青年男性、散发的和自限性的眼病。少数病例经多次发作后,最终可使中央视力蒙受永久性损害。经瞳孔温热疗法(TTT)是近年发展的一项新技术,通过瞳孔将热传导到眼内进行治疗的技术,通常运用半导体红外激光(810nm),采用低放射强度,大光斑,长时间暴露,将长脉冲激光的热能通过瞳孔输送到脉络膜和色素上皮。就近年来CSC研究进展及与TTT的关系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9.
腰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病、肩周炎等病,一直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和疑难病,虽然各专科医师不懈的追求和努力,并施以多种疗法,但仍有许多患者因疗效不满意而令医师尴尬和困惑,为揭开其中奥秘,走出诊疗误区,北京百川健康研究院于2007年7月28日举办日式骨盆(脊柱)矫正压揉法培训班、美式整体整脊研修班,本班以独特的诊断思路和全新的治疗手法,将使医师朋友们突破自我,走向自信。在临床中取得意想不到的神奇效果。  相似文献   
90.
原发性肝癌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特点是:起病隐匿,潜伏期长,恶性程度高,疾病侵袭性强,进展快,易转移,预后差。近年来发病率有逐年上升趋势。如何做好原发性肝癌的预防,我们认为应遵循中医学的“治未病”思想“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来防治原发性肝癌,可取得较好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