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843篇
  免费   1362篇
  国内免费   1557篇
耳鼻咽喉   82篇
儿科学   94篇
妇产科学   101篇
基础医学   2362篇
口腔科学   275篇
临床医学   3791篇
内科学   1672篇
皮肤病学   127篇
神经病学   421篇
特种医学   1435篇
外国民族医学   13篇
外科学   4433篇
综合类   6744篇
预防医学   2492篇
眼科学   57篇
药学   1900篇
  38篇
中国医学   2352篇
肿瘤学   373篇
  2024年   171篇
  2023年   559篇
  2022年   513篇
  2021年   561篇
  2020年   587篇
  2019年   562篇
  2018年   368篇
  2017年   473篇
  2016年   585篇
  2015年   712篇
  2014年   1104篇
  2013年   1123篇
  2012年   1478篇
  2011年   1632篇
  2010年   1726篇
  2009年   1622篇
  2008年   1851篇
  2007年   1706篇
  2006年   1505篇
  2005年   1646篇
  2004年   1362篇
  2003年   1300篇
  2002年   1028篇
  2001年   1046篇
  2000年   740篇
  1999年   591篇
  1998年   469篇
  1997年   420篇
  1996年   349篇
  1995年   261篇
  1994年   196篇
  1993年   152篇
  1992年   103篇
  1991年   67篇
  1990年   62篇
  1989年   72篇
  1988年   24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Ⅰ期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严重下颈椎骨折脱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Ⅰ期前后路联合手术固定在严重下颈椎骨折脱位中的临床疗效和应用价值。[方法]采用颈椎前路钢板和后路侧块钉棒Ⅰ期联合复位内固定技术治疗严重下颈椎骨折脱位27例,手术均在颅骨牵引下经鼻腔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进行,先采用俯卧位,植入侧块螺钉、减压、复位后,植入棒,运用“弓弦原理”,采用CD旋棒技术恢复颈椎的序列,维持并稍加大颈椎在矢状面上的生理前凸,植骨融合后拆除颅骨牵引置仰卧位,行前路椎体复位、减压、植骨及自锁钛板固定。术后定期复查X线片以观察损伤节段的稳定性和融合率,以Frankel分级判定脊髓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术后27例全部获得随访,随访6~27个月,平均11.6个月。脱位均完全复位,无植骨不融合。损伤节段稳定,颈椎椎间高度及生理曲度都得到良好重建及维持,未出现内固定断裂、松动及脱出,无血管、神经、食道损伤等并发症。除5例A级、2例B级脊髓功能无恢复,Frankel分级无变化外,其余Frankel分级平均提高1.8级,其中5例患者达到E级。[结论]颈椎Ⅰ期前后路联合手术固定治疗严重下颈椎骨折脱位,完全恢复颈椎序列,复位良好,椎管前后方压迫得到彻底解除,损伤节段术后获得即刻稳定,方便术后护理和功能锻炼,有利于脊髓功能恢复,为一积极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2.
内镜下经后路颈椎椎板开窗髓核除术从传统的侧后入路颈椎间盘手术发展而来,可避免后路手术需要提供足够视野的长切口和广泛剥离脊柱旁肌肉组织的弊端,同时可以切除突出的椎间盘和增生的骨赘,解除神经根受压。本就近几年脊柱内镜在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及神经根型颈椎病方面的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3.
文摘     
该文系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选择1985年至2000年间339例在东京大学医院行椎板成形术治疗的患者。所患疾病包括颈椎间盘突出、后纵韧带骨化、风湿性关节炎、脑瘫及其他可影响脊柱序列的疾病。在排除因C7椎体在X线平片上显示不清而无法测量Cobb角的病例后,最后入选72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其中手术范围为C2~731例,C3~729例,C1~75例,C3~63例,C3~T12例,C2~61例,C2~T11例;平均年龄60.0岁(26~83岁),平均症状出现时间3.0年(2个月~17年),平均随访4.0年(2~11年)。依据G椎板情况将患者分为3组,S组18例,C2椎板被完全劈开;D组20例,行C2椎板下弧形切除减压;I组34例,保留C1、2椎板的完整。  相似文献   
84.
经前路下颈椎(C3~C7)内固定器的设计及生物力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现代外科学杂志》2005,2(7):588-590,F003
  相似文献   
85.
椎动脉型颈椎病是因椎问变性,颈椎骨质增生,韧带钙化等退行性病变导致椎动脉受压,造成瞬间或长期血管腔变窄,而致供血不足所引起。引起以头晕、头痛为主要症状的一种常见疾病,主要表现为头痛、头晕,于头部转动时易出现发作性眩晕,甚至恶心、呕吐,可发生猝倒,还可伴有眼震、视物不清、耳鸣、听力减退等症状。在中医学中属“眩晕”范畴2000—2002年。笔者以手法为主综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60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6.
保守氨基酸残基在生物进化过程中具有较强的稳定性,一般不会发生太大的变化;生物信息学认为:氨基酸序列决定蛋白质结构,蛋白质结构决定蛋白质功能。因此,作者基于氨基酸的生化特性、几何特性和动态特性描述了一个新颖的算法去发现蛋白酶家族中的保守氨基酸残基,而保守氨基酸残基将对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7.
目的:探讨颈椎带锁钢板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的护理体会。方法:对颈椎骨折脱位患者进行术前、术后的护理,本组男19例,女12例,平均年龄45岁。结果:31例患者的神经功能有不同程度恢复。结论:正确、合理的术前、术后护理有利于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8.
推拿治疗颈椎小关节紊乱100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颈椎紊乱又名“颈椎滑脱”、“骨错缝”,此病是由于睡眠净势不良、时间较久加上外伤、受寒、劳损等因素,导致颈椎韧带滑膜松弛、平衡失调,引起颈椎错位、痉挛、低抬头、左右活动受限等症。  相似文献   
89.
C端序列的删除对非出血重组蛇毒纤溶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C端序列对非出血重组纤溶酶(rFⅡ)特异性、活性和热敏感性的影响.[方法]通过SOEing PCR方法构建删除C端序列的突变体,突变体和rFⅡ分别在P.pastoris中诱导表达.表达和纯化的蛋白用SDS-PAGE和Westeren blot进行鉴定.之后分析其生化特性.[结果]rFⅡ及突变体通过SDS-PAGE和Westeren blot得到证实.生化分析揭示:①突变体对显色底物N-(p-Tosyl)-Gly-Pro-Lys-pNA的催化效率(Kcat/Km)是rFⅡ的1.9倍;②突变体和rFⅡ对氧化的胰岛素B链拥有共同的优先裂解位点,可是在随后的裂解中开始展现差异;③突变体显示了更高的纤(原)活性;④热处理表明突变体相较r FⅡ对温度的增加更敏感;⑤通过圆二色谱测量,突变体的螺旋比例有所增加.[结论]删除的序列参与rFⅡ的特异性、活性和热敏感性,该序列可作为下一步优化的候选序列.  相似文献   
90.
推拿治疗颈椎错缝引起急性腰痛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