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9164篇
  免费   11815篇
  国内免费   11105篇
耳鼻咽喉   5024篇
儿科学   2174篇
妇产科学   2941篇
基础医学   12028篇
口腔科学   3526篇
临床医学   74773篇
内科学   17564篇
皮肤病学   1016篇
神经病学   11370篇
特种医学   10697篇
外国民族医学   286篇
外科学   65079篇
综合类   142444篇
预防医学   28479篇
眼科学   13794篇
药学   59784篇
  826篇
中国医学   21903篇
肿瘤学   8376篇
  2024年   1733篇
  2023年   6765篇
  2022年   6160篇
  2021年   8159篇
  2020年   9023篇
  2019年   9346篇
  2018年   4485篇
  2017年   9042篇
  2016年   10219篇
  2015年   12545篇
  2014年   23877篇
  2013年   24259篇
  2012年   29911篇
  2011年   32797篇
  2010年   30882篇
  2009年   29156篇
  2008年   31355篇
  2007年   28658篇
  2006年   24867篇
  2005年   26844篇
  2004年   24332篇
  2003年   24415篇
  2002年   16312篇
  2001年   12640篇
  2000年   8252篇
  1999年   6683篇
  1998年   5610篇
  1997年   4908篇
  1996年   3966篇
  1995年   3128篇
  1994年   2416篇
  1993年   1524篇
  1992年   1829篇
  1991年   1973篇
  1990年   1495篇
  1989年   1663篇
  1988年   232篇
  1987年   231篇
  1986年   157篇
  1985年   117篇
  1984年   46篇
  1983年   19篇
  1982年   14篇
  1981年   14篇
  1980年   7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2篇
  1973年   2篇
  1965年   3篇
  195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研究抗菌药物管理对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合理性影响。方法:将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入的140例Ⅰ类切口手术患者进行研究,2016年1~12月未实施任何干预措施,2017年1~12月实施抗菌药物管理,均抽调70例手术患者,观察实施前后不同抗菌药物的使用率、抗菌药物使用合理率与联合用药情况、表浅切口感染情况。结果:实施后头孢菌素类使用率87.14%高于实施前的60%,酶抑制剂类7.14%、氨基糖苷类5.71%使用率均低于实施前的25.71%、14.29%,实施后给药时机正确率92.86%、药物种类选择合理率97.14%、品种选择合理率91.43%、预防抗菌药物疗程合理率91.43%均高于实施前的78.57%、85.71%、85.71%、74.29%,实施后联合用药比例7.14%低于实施前的18.57%,差异显著,P<0.05。实施前后两组表浅切口感染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于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在采取抗菌药物治疗期间,需要配合良好的管理措施,使得药物使用合理性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72.
73.
目的对小儿日间手术模式和专科住院手术模式的卫生经济学进行评价,为小儿腹股沟斜疝手术的优选和决策提供参照依据。方法收集2016年6月至2017年7月间所有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治疗且符合纳入标准的单侧腹股沟斜疝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日间手术患儿324例(日间组),专科住院手术患儿65例(专科组)。比较两种手术模式下的患儿一般资料、治疗指标、容错情况、术后需要留院处理的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院内的感染等卫生效果指标;比较两种模式的HCAHPS优化星表满意度、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卫生经济学指标。统计分析两种模式的成本-效果:治疗效果权重W、治疗效果指数(EI)、成本-效果比(CER)。结果日间外科组和专科组在性别、区域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专科组年龄分布更广。日间组与专科组占用床位时间分别为(23.17±0.49)h和(112.06±19.75)h,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的医疗费用分别为(3372±430)元和(6063±2104)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麻醉分级ASA比例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日间组与专科组治疗EI分别为0.98和1.02,CER分别为3305和6184,日间组经济学效益较大。结论日间手术的成本-效果优于专科住院手术模式,患儿满意度和术后复发率与专科住院模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推荐符合日间手术指征的患儿采用该模式。  相似文献   
74.
低钙血症是甲状腺手术后常见并发症,患者由于随意肌、平滑肌痉挛可引发癫痫、哮喘等继发疾病,甚至出现窒息、心功能不全、心跳骤停等严重后果,威胁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甲状腺手术中甲状旁腺保护工作是降低患者术后发生低钙血症的关键因素,其内容包括熟悉甲状旁腺解剖结构、保护甲状旁腺血供、提高安全意识等.术后及时监测血钙水平,给予针对性的预防及治疗,是保障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的有效措施.临床医师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甲状腺手术方案,术中采取多种针对性的保护措施降低甲状旁腺损伤发生率,术后给予严密的血钙监测掌握低钙血症发生情况,保障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值得今后实际工作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5.
仲涛   《中国医学工程》2015,(2):31+33
目的探讨踝部骨折采用不同手术方案治疗临床效果。方法本次选取80例踝部骨折患者作研究对象,均为我院2013年4月-2014年4月收治,随机分组,就经皮微创内固定(A组,n=40)与切开复位内固定(B组,n=40)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A组选取病例手术时间、伤口长度、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住院费用、骨折愈合时间明显少于B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A组优良率为92.5%,B组为80%,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踝部骨折采用经皮微创内固定治疗,创伤小,操作简单,痛苦轻,手术时间短,医疗费用低,并发症少,可加快功能恢复,具有非常重要的实施价值。  相似文献   
76.
目的:观察超声应用于手术切除脑胶质瘤的临床疗效,探究超声引导手术的应用价值和临床意义。方法选用脑细胞瘤住院患者55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在超声引导下行显微切除手术治疗,并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手术定位准确率及术后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本组患者在超声引导下行显微切除手术治疗后37例显效,16例有效,2例无效,总体有效率96.4%,且该组患者术中超声定位清楚,准确率为100.0%。结论超声引导手术对脑胶质瘤的定位精确,能够有效避免损伤神经血管,完整切除病灶。  相似文献   
77.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硬膜外自控分娩镇痛复合间苯三酚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5月‐2015年7月该院进行分娩的产妇300例,自愿选择分娩镇痛,按随机表法分为3组,SP组采用舒芬太尼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合用间苯三酚静脉推注;P组单纯采用间苯三酚静脉推注;S组单纯采用舒芬太尼硬膜外自控麻醉进行镇痛。观察3组用药后的镇痛效果(VAS)评分、产程、分娩方式、失血量及新生儿Apgar评分等。结果与P组比较,SP和S组VAS显著降低(P0.01);与SP组相比,P组和S组剖宫产率均有较为明显的差异,此外,SP组和P组的第一产程活跃时间较S组显著缩短(P0.05)。结论舒芬太尼复合间苯三酚镇痛效果好,缩短产程,可提高自然分娩率,对母婴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78.
目的探讨小切口与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的舒适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10月新兴县人民医院收治的接受小切口与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手术的患者8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患者40例,观察组患者接受舒适护理,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密切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护理满意度、患者手术中配合度、术中舒适度与并发症情况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接受小切口与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手术的患者进行舒适护理,能够提升护理满意度、舒适度以及配合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79.
目的 探讨颅脑肿瘤手术并发非手术区颅内血肿的发生机制及防治对策.方法 回顾分析7例颅脑肿瘤手术并发菲手术区颅内血肿患者的出血类型、部位、发现血肿时间、处理方式及预后.结果 2例遗留轻微相应脑叶症状,无肢体偏瘫患者,无死亡患者.结论 手术有控制地减压,术中术后敏锐判断并及时复查CT,果断手术处理血肿是防治非手术区颅内血肿的关键.  相似文献   
80.
目的探究、分析胆结石病人的手术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2月—2015年2月我院肝胆外科收治的88例胆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护理方案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4例,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和优质护理,并对两组患者采取不同护理方案的应用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患者接受不同护理干预后,从护理满意率分析,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为97.73%和79.55%;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分析,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为4.55%和15.91%。结论将优质护理方案应用于肝胆外科胆结石患者的护理工作中,相比其他的护理方案,取得了显著的护理效果,降低和减少了不良反应发生率,在一定程度上大大提高了手术治疗的成功率,值得普及和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