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4516篇
  免费   11333篇
  国内免费   3468篇
耳鼻咽喉   608篇
儿科学   1573篇
妇产科学   1684篇
基础医学   4498篇
口腔科学   1184篇
临床医学   28651篇
内科学   16041篇
皮肤病学   973篇
神经病学   4679篇
特种医学   3314篇
外国民族医学   128篇
外科学   7938篇
综合类   52119篇
预防医学   43058篇
眼科学   1329篇
药学   20260篇
  496篇
中国医学   6956篇
肿瘤学   3828篇
  2024年   2352篇
  2023年   8307篇
  2022年   6612篇
  2021年   7510篇
  2020年   6429篇
  2019年   6410篇
  2018年   3315篇
  2017年   5291篇
  2016年   5837篇
  2015年   6659篇
  2014年   11373篇
  2013年   11027篇
  2012年   12565篇
  2011年   12374篇
  2010年   11052篇
  2009年   9546篇
  2008年   11959篇
  2007年   9441篇
  2006年   8036篇
  2005年   8310篇
  2004年   7291篇
  2003年   6508篇
  2002年   5113篇
  2001年   3504篇
  2000年   2724篇
  1999年   2128篇
  1998年   1588篇
  1997年   1303篇
  1996年   1013篇
  1995年   961篇
  1994年   818篇
  1993年   501篇
  1992年   432篇
  1991年   385篇
  1990年   239篇
  1989年   228篇
  1988年   63篇
  1987年   50篇
  1986年   21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5篇
  1979年   2篇
  1956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51.
目的探究重症肺炎患儿病原菌特点与死亡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7年1月于医院住院治疗的重症肺炎患儿518例的临床资料,根据预后情况分为死亡组120例和存活组398例;分析患儿标本病原菌特点和耐药性,对两组患儿的并发症情况及相关实验室检查进行比较,归纳影响重症肺炎患儿死亡的影响因素。结果 518例在医院住院治疗的重症肺炎患儿,373例检出病原菌,检出率为72.01%(373/518);检出病原菌421株,其中革兰阴性菌251株占59.62%,革兰阳性菌153株占36.34%,真菌17株占4.04%;主要革兰阴性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均存在一定的耐药性,其中对阿莫西林的耐药率较高,对氨苄西林/舒巴坦较敏感;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红霉素和克林霉素耐药率较高,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和克林霉素耐药率较高,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对红霉素耐药率较高;均对利奈唑胺和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较敏感,均对万古霉素敏感;年龄、合并败血症、脱水、合并低氧血症及胸腔积液是重症肺炎患儿死亡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重症肺炎患儿治疗要依据病原菌,选择合理的抗菌药物,同时重症肺炎患儿往往并发症相对较多及实验室相关检查指标发生明显改变,因此必须密切关注患儿病情变化。  相似文献   
52.
目的调查并分析上海市社区居民焦虑症状及影响因素,为开展社区心理健康防治工作和制定精神卫生政策提供信息和依据。方法采用统一设计的结构化问卷于2016年8~12月对上海市三个社区3502名居民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及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相关情况、心理健康状况(广泛性焦虑量表(GAD-7)和患者健康问卷(PHQ-9)抑郁症状群量表)。基于Andersen模型对影响因素分类,采用多元Logit回归分析焦虑症状影响因素。结果调查人群焦虑症状阳性率为11.1%,焦虑症状显著影响因素依次是抑郁症状、宗教信仰、文化水平、职业、政府救助状态、社区心理健康服务资源(P<0.05)。结论社区居民患焦虑障碍风险较高,且与抑郁症状共病现象严重。人口学特征、社会文化等倾向性因素和社区心理健康服务资源等能力因素对焦虑症状产生显著影响,应将焦虑症状筛查及早纳入社区心理健康预防服务体系,关注重点人群,降低焦虑等常见心理障碍发病率。  相似文献   
53.
54.
55.
目的调查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撤除甲状腺素期间生活质量状况,并分析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浙江省某三级甲等医院26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生活质量核心量表进行调查。结果患者撤除甲状腺素期间,生活质量高于其他肿瘤患者,但低于常模得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碘治疗次数、疲乏、失眠、食欲减退、注意力减退是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撤除甲状腺素期间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结论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撤除甲状腺素期间生活质量低于常模,且受多种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56.
目的了解武汉市育龄妇女反复人工流产现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及相应反制措施。方法采用自制的调查问卷,对武汉市区4所妇幼保健院2013年7~10月间门诊人工流产及其他门诊疾病全部病例205例,进行病例-对照研究。以有过2次及2次以上人工流产者为病例组,只有过1次或者无流产史者为对照组。结果调查问卷结果显示,病例组与对照组年龄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对照组比较,病例组的学历层次更低、可支配收入更少、首次性生活年龄更早、已生育者比例更高、对避孕知识的知晓水平更低,经χ2检验分析,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两组患者在紧急避孕措施的选择上也存在着显著差异(P<0.05)。结论育龄妇女重复人工流产率较高,应针对性地对这一重点人群,由社会、家庭以及医院三方合作,进行避孕知识的宣传教育,使育龄妇女树立正确的性观念,学会自我保护,以达到降低重复人工流产发生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57.
目的探讨早期使用十全大补汤联合肠内营养乳剂(TP)治疗胃癌术后(气血两虚证)发生喂养不耐受(FI)的影响因素及对营养指标、中医证候积分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术后早期行十全大补汤联合TP治疗的80例胃癌术后(气血两虚)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是否出现FI分为耐受组(34例)和不耐受组(46例)。FI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并观察FI对患者营养指标、中医证候积分的影响。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术后第1天下床活动时间、开始肠内营养(EN)的时间、使用营养泵、早期灌肠与FI的发生密切相关(P <0. 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患者第1天下床活动时间≥2 h[OR=0. 022,P=0. 001,95%CI(0. 002,0. 223)]、使用营养泵[OR=0. 021,P=0. 000,95%CI(0. 003,0. 162)]是F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后10 d,耐受组患者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升高水平优于不耐受组(P <0. 05),中医证候积分显著低于不耐受组(P <0. 05)。结论胃癌术后(气血两虚证)患者早期给予十全大补汤联合TP治疗开始后,患者第1天下床活动时间不短于2 h、使用营养泵能有效减少FI的发生,并改善了患者的营养状态,减轻了中医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58.
59.
背景 在人口老龄化日益加剧的社会背景之下,家庭养老功能不断减弱,机构养老成为今后发展的必然趋势。据报道,很多养老机构的老年人营养不合理,严重影响老年人的健康状况与生活质量。目的 通过调查北京市养老机构老年人营养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全科医师营养教育及老年人生活质量提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2014年10月-2015年12月,采用方便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了北京市7家养老机构,对符合纳入标准的老年人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一般情况、微型营养评定量表(MNA)、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指数(BI)、老年人抑郁量表(GDS)。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养老机构老年人营养状况的影响因素。结果 本研究共发放问卷258份,回收有效问卷258份,有效回收率为100%。被调查的258例老年人中,存在营养不良及存在营养不良发生风险的老年人共计75例(29.1%)。不同年龄、性别、婚姻状况、体质指数(BMI)、医疗费用支付方式、生活自理能力及精神状态的老年人营养状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95%CI)=2.349(1.070,5.156)〕、BMI〔OR(95%CI)=0.092(0.036,0.239)〕、医疗费用支付方式〔OR(95%CI)=0.208(0.083,0.522)〕、日常活动能力〔OR(95%CI)=10.214(3.099,33.669)〕、患病种数〔OR(95%CI)=2.682(1.248,5.763)〕及精神状态〔OR(95%CI)=4.822(2.005,11.600)〕是老年人营养状况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北京地区养老机构的老年人面临着营养不良及营养不良发生风险的健康威胁,高龄、低BMI、抑郁、合并多种疾病、日常活动能力低下及无医保是其独立危险因素,需要对老年人加强个性化营养教育和营养治疗。  相似文献   
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