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015篇
  免费   3251篇
  国内免费   4893篇
耳鼻咽喉   197篇
儿科学   420篇
妇产科学   595篇
基础医学   5457篇
口腔科学   1098篇
临床医学   14020篇
内科学   3761篇
皮肤病学   519篇
神经病学   1984篇
特种医学   2594篇
外国民族医学   18篇
外科学   13534篇
综合类   25353篇
预防医学   5054篇
眼科学   535篇
药学   9758篇
  149篇
中国医学   5880篇
肿瘤学   1233篇
  2024年   569篇
  2023年   1726篇
  2022年   1645篇
  2021年   2135篇
  2020年   2322篇
  2019年   2411篇
  2018年   1139篇
  2017年   2196篇
  2016年   2463篇
  2015年   2955篇
  2014年   4979篇
  2013年   4970篇
  2012年   6245篇
  2011年   7306篇
  2010年   6318篇
  2009年   5786篇
  2008年   6118篇
  2007年   5230篇
  2006年   4300篇
  2005年   4304篇
  2004年   3457篇
  2003年   2931篇
  2002年   2227篇
  2001年   1821篇
  2000年   1237篇
  1999年   1074篇
  1998年   807篇
  1997年   681篇
  1996年   671篇
  1995年   479篇
  1994年   390篇
  1993年   287篇
  1992年   241篇
  1991年   185篇
  1990年   188篇
  1989年   166篇
  1988年   64篇
  1987年   44篇
  1986年   33篇
  1985年   28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991.
992.
目的 探讨甲状腺素(thyroxine, T3)和维甲酸(retinoic acid, RA)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 BMSCs)软骨形成的影响。方法 在3种条件培养基中培养和诱导猪BMSCs成软骨分化:对照组使用软骨生成培养基(含10-7 mol/L地塞米松和10 ng/mL转化生长因子β1),RA组采用软骨生成培养基加1μmol/L RA,T3组采用软骨生成培养基加100 nmol/L T3。采用MTT法单层检测BMSCs的增殖情况。收获第3代BMSCs,离心形成细胞颗粒,分为3组分别进行软骨细胞诱导。4周后采集3组的细胞颗粒,通过组织学染色和半定量基因表达分析进行软骨形成评估。结果 T3组BMSCs增殖高于对照组(P<0.05);RA组BMSCs增殖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BMSCs颗粒中观察到软骨特征的类腔隙结构和甲苯胺蓝阳性染色,RA组未见;RA组软骨发生标志基因ColⅡ、蛋白聚糖(aggrecan)和Sox9的表达与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而肥大标志基因ColX的表达...  相似文献   
993.
颈痛在临床上常由颈椎退行性疾病引起,易对患者颈部功能及生活质量造成不良影响。为提供最佳、有效的诊断及治疗方案,2019年美国国家健康科学大学发表了《最佳实践建议:颈痛患者的整脊治疗管理》。课题组在充分研读最新版指南诊治内容的基础上,从诊断、治疗、注意事项3个方面进行解读,同时检索相关文献,纵向对比多个高质量颈痛相关指南,从生物力学及神经生物学方面分析手法治疗颈痛的科学性,并结合中国诊疗现状分析认为其推荐的手法治疗及诊疗流程在中国具有可行性,基于此认为将国内外现有的循证医学证据结合中国传统医学能指导临床实践。  相似文献   
994.
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hAMSC)具有来源丰富、分离简单的优点。hAMSC在组织修复中具有支持造血、再生、免疫调节、抗纤维化等作用。本文对羊膜间充质干细胞在各个系统疾病治疗的研究进行了综述,旨在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5.
探讨丝氨酸精氨酸蛋白激酶1(SRPK1)对肝癌细胞株HepG2上皮间充质转化(EMT)的作用。方法 通过Ualcan及TIMER 2.0数据库分析SRPK1 mRNA在肝细胞癌(LIHC)与正常样本、配对癌旁样本之间的表达差异,与生存时间、临床分期、病理分期、TP53变异、人种、性别、年龄、体重等临床资料的关系。用HPA数据库的免疫组化数据验证SRPK1蛋白在LIHC组织及正常对照间的表达差异。构建SRPK1过表达及抑表达的HepG2细胞,并根据SRPK1表达差异分为SRPK1组及对照的Vector组,shRNA组及对照的Scramble组。Western blot检测4组细胞株SRPK1的蛋白水平。Western Blot、免疫荧光检测EMT分子标记物E-cadherin、Vimentin蛋白表达差异。核浆蛋白分离比较细胞β-catenin入核程度的变化。GEPIA2数据库分析在LIHC组织中SRPK1与Wnt/β-catenin通路下游基因Twist、MYC、MMP9的相关性,Real-time PCR验证SRPK1对Twist、MYC、MMP 9表达的影响。结果 SRPK1表达在LIHC组织中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对照及配对癌旁样本(P<0.05),随疾病分期及病理分级增加而增加(P<0.05),高表达SRPK1组总生存期低于低表达组(P=0.035),LIHC患者TP53突变组SRPK1表达高于非突变组(P<0.05),在不同种族、性别、年龄、体重间无差别(P>0.05)。SRPK1过表达HepG2细胞E-cadherin表达下降,Vimentin表达增加(P<0.05);抑表达细胞E-cadherin增加,Vimentin下降(P<0.05)。SRPK1在LIHC组织中分别与Twist、MYC、MMP9表达呈正相关性(P<0.05);SRPK1过表达细胞β-catenin蛋白在细胞核中表达增加(P<0.05),Twist、MYC、MMP9表达增加(P<0.05);反之,抑表达细胞β-catenin在细胞核中表达下降(P<0.05),Twist、MYC、MMP9表达减少(P<0.05)。结论 SRPK1可能通过Wnt/β-catenin通路促进HepG2细胞EMT活化  相似文献   
996.
余晓刚  朱晓丹  周法庭  孙志民  郭庆  张蓉 《西部医学》2023,35(7):970-975+981
探讨血管内皮细胞培养基对胃癌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分析血管内皮细胞调控胃癌细胞发生转移的机制。方法 设置对照组和共培养组,分别将正常培养基和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条件培养基作用于胃癌细胞HGC27,采用MTT法和划痕试验检测胃癌细胞HGC27的增殖活性和迁移能力。设置Control组、6 h组、12 h组和24 h组,以HUVEC的条件培养基作用于胃癌细胞6、12和24 h,Western blot检测EMT标志物和紧密连接蛋白的表达变化,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细胞骨架和紧密连接蛋白的分布变化。结果 MTT及划痕试验表明HUVEC条件培养基促进胃癌细胞HGC27的增殖和迁移。与Control组比较,间接共培养后胃癌细胞的形态呈间充质状改变,丝状伪足样凸起数量显著增加。 Western blot结果显示间接共培养后胃癌细胞上皮标志物E-cadherin表达水平逐渐下降,而间充质标志物N-cadherin和MMP-9逐渐增加,具有时序性变化规律。ZO-1和Occludin的表达也逐渐下降,细胞膜分布减少。结论 间接共培养下,血管内皮细胞通过上调胃癌细胞MMP-9,破坏紧密连接,促进胃癌细胞增殖和迁移  相似文献   
997.
李亚玲  凡洋  雷蕾  白彝华 《医学研究杂志》2023,52(8):73-78, 126
目的 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 MSC)对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 DN)大鼠肾损伤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8周龄雄性SD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DN组(n=30)和正常对照组(n=6)。DN组大鼠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 STZ)诱导DN模型,进一步将其分为DN组、DN+MSC组、DN+LXA4(脂氧素A4)组、DN+LXA4+WRW4(LXA4拮抗剂)组、DN+MSC+WRW4组,每组6只大鼠;正常对照组大鼠则给予等量枸橼酸钠溶液。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HBZY-1)加入高糖培养72h后,对细胞进行分组,即正常对照组、高糖组、高糖+MSC组、高糖+LXA4组、高糖+LXA4+WRW4组、高糖+MSC+WRW4组。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adsordent assay, ELISA)和Western blot法检测炎症和纤维化相关指标[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 TGF-β1)、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6、IL-8、干扰素-γ(interferon-γ, IFN-γ)]。结果 利用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和大鼠DN模型,本研究证实了MSC和LXA4均能够减低高糖组细胞中炎症和纤维化指标(TGF-β1、IL-6、IL-8、IFN-γ)的表达;经WRW4处理后,上述作用被抑制。同时本研究还证实了经MSC和LXA4处理后,高糖组细胞和DN组大鼠模型中p-Smad2、p-Smad3、CXCL1和CXCR2的表达减低;经WRW4抑制后,p-Smad2、p-Smad3、CXCL1、CXCR2表达均减少。结论 MSC干预可抑制DN中肾脏的纤维化和炎性因子表达,MSC对DN的这种肾脏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提高DN肾组织中LXA4的表达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998.
都君彦  杨超  麻莉 《医学研究杂志》2023,52(7):191-193,170
女性生殖系统器官及组织结构的完整和功能的正常对于女性健康至关重要。女性生殖系统疾病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生殖器官结构受损、功能障碍,进而导致生殖能力减弱甚至丧失。近年来,干细胞与生物材料为女性生殖系统疾病的治疗带来新的希望。间充质干细胞具有高度增殖、自我更新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可通过多种机制修复受损生殖器官,改善生殖功能,恢复生育能力。水凝胶作为一种生物材料,可模拟组织修复和再生所需的环境,作为细胞移植载体能够负载间充质干细胞将其递送到受损组织,增强其生物学活性,修复受损组织,在生殖系统修复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就水凝胶负载间充质干细胞在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疾病应用中的相关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999.
目的 探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联合吻合口缝合加固治疗Ⅲ~Ⅳ期混合痔的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5月至2022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〇医院仓山院区收治的112例Ⅲ~Ⅳ期混合痔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痔疮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联合吻合口缝合加固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3.56% vs. 23.21%,P<0.05)。结论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联合吻合口缝合加固治疗混合痔可缩短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舒张早期切迹联合孕早期血脂、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PAPP-A)对子痫前期(PE)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100例PE孕妇为PE组,同期113例健康孕妇为健康组。比较两组孕妇早期血清血脂[血清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PAPP-A水平及子宫动脉舒张早期切迹指数;回归分析影响PE的因素,并构建NMLE模型,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其对PE的预测价值。结果:两组PE组孕妇早期血清TC、HDL、TG、LDL及PAPP-A水平高于健康组(P<0.05);左、右子宫动脉舒张早期切迹指数小于健康组(P<0.05)。回归分析显示,血清PAPP-A、TC、HDL、TG、LDL水平及左右子宫动脉舒张早期切迹指数均为PE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构建NMLE预测模型为Log=-567.23+1.961×TC+0.975×HDL+1.002×TG+0.864×LDL-1.051×左切迹指数-1.226×右切迹指数+0.904×PAPP-A;ROC分析显示,其预测PE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54,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