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5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55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8篇
  1篇
中国医学   24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1.
通过探讨阳陵泉缓解腓肠肌痉挛(FMC)的相对特异性,得出结论:阳陵泉缓解腓肠肌痉挛的体征较曲池穴效果好,腓肠肌痉挛程度与血液中K+、Na+、Cl -、Ca2+的含量不相关.  相似文献   
92.
[目的]探讨针刺阳陵泉穴对脑的激活效应。[方法]16例健康志愿者,随机分为阳陵泉穴组和非穴组,分别针刺右侧阳陵泉穴和非穴;同时,运用GE1.5T超导核磁共振系统完成脑部fMRI扫描,所得数据采用感兴趣区(ROI)法进行处理和分析。[结果]针刺阳陵泉穴和针刺非穴对各脑区的激活几率没有显著性差异,针刺非穴对于双侧顶叶、左侧枕叶的激活点数量较针刺阳陵泉为多(P〈0.05),针刺非穴对于左侧小脑的激活强度大于针刺阳陵泉穴(P〈0.05)。[结论]针刺阳陵泉和非穴对于脑部功能区的激活方面有着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93.
浅谈"筋会阳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贾琪 《时珍国医国药》2008,19(12):2972-2973
阳陵泉是足少阳胆经之合穴,为八会穴之一.《难经·四十五难》日:"筋会阳陵泉"."会"者"会聚"也;"筋"即指"经筋",是经络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十二经的外嗣,多起于四肢末,主司运动,经筋之精气在运动过程中会聚于阳陵泉,笔者通过学习就阳陵泉与筋(经筋)的联系,从定位、命名、经脉,脏腑以及现代研究和临床应用等五方面阐述如下.  相似文献   
94.
筋会穴用于痹证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观察筋会穴阳陵泉治疗痹证的疗效及实验依据。方法 用单取筋会穴阳陵泉或针或灸或针灸兼施的方法治疗痹证,并与传统多穴组及药物治疗组比较,另作相关实验观察。结果 其有效率达90.5%,与传统多穴治疗组比较,虽然P〉0.05,无显著差异,但临床总体疗效较其为高;与药物治疗组比较,P〈0.01,有显著意义,实验观察显示针刺筋会穴阳陵泉能提高机体痛阈及耐痛阈。结论 表明筋会穴用于痹证的治疗,其疗效是肯定  相似文献   
95.
笔者在基层从事临床数年,对颈椎病的治疗积累了一些经验,现将其治疗方法介绍如下。 1.在明确诊断的基础上,首先采取刺血的方法。 主穴:委中、尺泽、丰隆、阳陵泉,任选两穴,均取双侧。 配穴:神经根型:曲池、八风。椎动脉型:太阳。交感型:中脘。脊髓型:绝骨、太溪。  相似文献   
96.
阳陵泉临床应用三则临沂市兰山区南坊镇医院(276000)刘广云关键词阳陵泉;偏头痛;肩周炎;坐骨神经;痛针刺疗法阳陵泉为足少阳胆经的腧穴,为合穴,又为八会穴之一。位于小腿外侧,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处。主治胸胁痛、口苦、呕吐、黄疸、肝炎、胆囊炎等。笔者以...  相似文献   
97.
膝三针治疗增生性膝关节炎19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以膝三针治疗增生性膝关节炎190例,并与对照组190例进行对比观察。结果表明:由阳陵泉、阴陵泉、梁丘组成的膝三针组疗效明显优于针刺内、外膝眼的对照组(P<O.005),且其疗程也明显较双膝眼组短(P<0.005)。  相似文献   
98.
何新芳  胥海斌 《中国针灸》2006,26(8):569-570
目的:观察阳陵泉治疗外踝关节扭伤的增效作用。方法:将79例外踝关节扭伤患者半随机分为治疗组(46例)与对照组(33例)。治疗组采用阳陵泉针刺和局部穴位电磁疗,对照组仅采用局部穴位电磁疗。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67.4%,总有效率为91.3%;对照组治愈率为36.4%,总有效率为69.7%。两组比较,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P〈0.05)。结论:针刺阳陵泉对外踝关节扭伤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99.
巨刺阳陵泉穴对胆道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针刺阳陵泉穴对胆道系统运动的效果与机理。方法:将60例胆囊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左阳陵泉(左穴组)、右阳陵泉(右穴组)和双阳陵泉组(双穴组),每组各20例,在B超下观察3组对胆囊收缩和胆总管扩张的影响。结果:左穴组、右穴组和双穴组对胆囊收缩和胆总管扩张均有明显作用(P<0.05),但3组间的作用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左阳陵泉与右阳陵泉对胆道系统有同样的效应,故临床不宜只取右穴,而忽略左穴,也不必左右双穴同时取。  相似文献   
100.
阳陵泉穴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阳陵泉穴是足少阳胆经合穴,又为胆之下合穴和八会穴之一筋之会穴。不但能治疗本经病变,还能治疗胆腑病变,又是治疗筋脉麻痹之要穴,具有疏肝理气、清热利湿、利胆和胃、舒筋活络、祛风除湿、通痹止痛之功效,临床应用较为广泛。笔者通过多年的临床实践,总结出对胁痛、肩痹、痉证、痿证、肝斑等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