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43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6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56篇
口腔科学   10篇
临床医学   61篇
内科学   35篇
神经病学   24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国民族医学   3篇
外科学   35篇
综合类   107篇
预防医学   8篇
眼科学   7篇
药学   20篇
中国医学   9篇
肿瘤学   10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07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2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目的观察大鼠颅脑损伤后不同时期损伤周边区皮质神经细胞凋亡现象,为颅脑外伤的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SD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5只)和损伤组(90只),损伤组用侧位液压冲击法制成颅脑损伤动物模型,进一步分为轻、中、重三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各组损伤后3、6、24.72h.1、2w大鼠伤灶周边皮层的巢蛋白表达情况。结果损伤3h后伤灶边缘皮层开始出现巢蛋白阳性细胞,随后逐渐增加,1w达到高峰,随着时间的推移其表达逐渐下降,假手术组各时间点伤处边缘皮层也可见到少量巢蛋白阳性细胞,但低于损伤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脑外伤可导致损伤周边区大脑皮层阳性巢蛋白神经细胞的增多,损伤后1w为巢蛋白阳性细胞表达的高峰时间。  相似文献   
92.
目的研究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GVHD)狼疮样小鼠模型。肾组织细胞凋亡及Th1/Th2细胞因子的改变方法20只B6D2F1代杂交鼠,随机分为模型组(10只)及对照组(10只),12周后处死采用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染包观察肾组织细胞凋亡;免疫组织化学、Western blot和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Fas、FasL基因转录及蛋白表达情况。结果TUNEL法结果显示模型组肾组织细胞凋亡较对照组增多。免疫组织化学提示:各组均有Fas、FasL表达,正常对照组有极少量Fas表达.表达部位在肾小球系膜细胞;FasL表达部位在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聚合酶链反应(PCR)结果:模型组较正常对照组Fas mRNA表达增高。模型组较正常对照组FasL mRNA表达差异无显著性。正常对照组干扰素(IFN)-γ和白细胞介素(IL)-4阳性细胞极少;模型组肾组织血管周围浸润的炎性细胞中可见IFN-γ和IL-4阳性细胞,且IL-4阳性细胞明显高于IFN-γ,提示Th2细胞表达占优势。模型组比正常对照绀INFγ/和IL-4阳性细胞明显升高,RT-PCR结果显示:模型组IFN-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模型组IL-γ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结论cGVHD狼疮样小鼠模样小鼠模织细胞凋亡异常及Th1/Th2细胞因子失衡,在狼疮肾炎(LN)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3.
目的观察消肿方对兔骨关节炎软骨细胞凋亡及同源细胞群数量和BCL-2阳性细胞百分比的影响。方法取新西兰大耳白兔复制膝关节骨关节炎模型,连续灌胃给药治疗28d后处死动物,取膝关节软骨镜下观察软骨细胞形态、计数同源细胞群数量,原位缺口末端标记法检测骨关节炎动物模型软骨细胞凋亡,免疫组化检测BCL-2阳性细胞并计算其百分比。结果骨关节炎动物模型软骨细胞发生过度凋亡、同源细胞群下降及BCL-2阳性细胞百分比下降,消肿方能抑制软骨细胞凋亡,升高同源细胞群数量及BCL-2阳性细胞百分比。1. 在软骨同源细胞群数量方面:模型组降低,在治疗早期(4周),消肿方由低剂量组到中剂量组增加时,其升高幅度加大,除高剂量治疗组由4周延长至8周时,其增加不明显外,其余各组随时间延长,出现同源细胞群数量明显增加。2. 在软骨细胞凋亡指数(AI)方面:治疗后,AI下降,而且随中药剂量增大,其下降幅度加大,空白组AI在12周时明显升高,模型组和阳性对照组AI在8周时明显升高,超过8周后,升高不明显,治疗后,AI下降,在各剂量治疗组,随治疗时间延长时,其下降幅度加大。3. 在软骨细胞BCL-2阳性细胞百分比方面:模型组百分比最低,经治疗后,百分比逐渐升高,随中药剂量增大,其升高幅度加大,随时间延长,各组百分比均明显升高。结论消肿方可抑制骨关节炎动物模型软骨细胞凋亡,升高同源细胞群数量及BCL-2阳性细胞百分比。  相似文献   
94.
目的:观察鹿茸对大鼠缺血下肢CD34+、FLK-1+阳性细胞比例的影响。方法:将54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鹿茸组18只、模型组18只、假手术组18只。鹿茸组和模型组均采用左下肢股动脉结扎及分支剔除术,造成大鼠下肢缺血模型,假手术组仅暴露股动脉但不结扎股动脉及其分支。鹿茸组术后按0.571 g·kg-1·d-1剂量灌服,连续14 d。检测各组术前1d、术后第1、3、7、14天5个时间点大鼠外周血酶肌酸激酶(CK)、谷草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水平变化及双荧光阳性细胞(CD34+、FLK-1+)比例。结果:术后模型组外周血酶学指标CK、AST、LDH水平较假手术组均显著上升,术后第7、14天鹿茸组各项酶学指标水平较模型组及术后第1、3天均显著下降(P<0.05)。术后鹿茸组和模型组CD34+、FLK-1+双荧光阳性细胞比例较假手术组均显著升高(P<0.05),且鹿茸组升高较模型组更为显著(P<0.05或P<0.01)。结论:鹿茸可增加大鼠缺血下肢CD34+、FLK-1+阳性细胞的比例,改善下肢缺血状态,促进血管新生,其作用可能与其能增加外周血血管内皮祖细胞(EPCs)数量有关。  相似文献   
95.
<正>卵巢上皮癌是临床妇科常见的恶性肿瘤,大多数患者确诊时已属于中晚期。研究证实肿瘤的发生、发展受多种细胞基因及细胞因子的调控。环加氧酶(cyclo-oxygenase,COX)是花生四烯酸转化为前列腺素一种重要的限速酶,存在结构型COX-1和诱生型COX-2两种亚型,其中COX-2是诱导型酶,在  相似文献   
96.
97.
目的探讨鼠胚脑皮质区与中脑区来源的神经干细胞向酪氨酸羟化酶(tyrosine hydroxylase,TH)阳性细胞分化的差异。方法体外分别培养小鼠胚脑皮质区与中脑区来源的神经干细胞,传代并分组,以抗坏血酸(ascorbicacid,AA)作诱导剂,在有血清条件下分别予以10μmol、100μmol、200μmolAA诱导分化,并设空白组对照,DAPI标记细胞核,分化结果行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技术鉴定,并镜下计数阳性细胞比例。结果经诱导,中脑神经干细胞在AA作用下各组均可分化出TH阳性细胞,其中比例最高约9%;皮质神经干细胞各组均未见分化出TH阳性细胞。结论在本实验条件下,中脑神经干细胞在AA作用下可以明显分化出TH阳性细胞,而皮质神经干细胞不能,二者体外在向TH阳性细胞分化能力上有差异。  相似文献   
98.
目的:探索人胚胎发育过程中胰腺巢蛋白(nestin)阳性细胞表达的变化。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30例人胚胎胰腺组织中巢蛋白阳性细胞的表达及分布变化。结果:各胎龄段(10~37w)胰腺均有巢蛋白阳性细胞表达,存在于胰岛、间充质和血管中,在腺泡、导管中未发现阳性细胞,胚胎发育晚期阶段(29~37w)巢蛋白阳性细胞高于其它胎龄组。结论:在人胚胎胰腺组织中存在着巢蛋白阳性细胞,该细胞主要分布于胰岛和间充质中。随着胎龄的变化,胰腺巢蛋白阳性细胞数也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99.
100.
目的 观察大鼠模拟失重后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periaqueductafgray,PAG)神经元Fos蛋白表达的改变.方法 采用雌性大鼠尾部悬吊法建立模拟失重模型,按体重配对原则随机将大鼠分为2组,即模拟失重14 d(SW-14 d)组和正常对照(Con)组;根据实验干预措施的不同,每组又分为3个亚组,即电刺激(electrical stimulation, ES)亚组,琥珀胆碱(succinylcholine, Sch)预处理(pretreatment of Sch, PS) 亚组和单纯琥珀胆碱注射(Sch injection, SI)亚组,每个亚组4只大鼠.采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对大鼠中脑冰冻切片进行染色,显微镜下进行观察并拍照,对Fos免疫阳性细胞进行形态与计数分析.结果 两组大鼠PAG腹外侧区均观察到Fos样蛋白的表达.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拟失重组Fos免疫阳性细胞,核着色较淡,边界较为模糊;Fos免疫阳性细胞数明显减少.不同亚组大鼠Fos免疫阳性细胞计数分析表现为:Sch预处理亚组>伤害性电刺激亚组>单纯琥珀胆碱注射亚组,正常对照组大鼠阳性细胞计数结果分别为71.06±8.96、46.94±3.38和35.04±4.62;模拟失重2周组分别为32.91±2.99,27.77±3.27和11.75±1.00.结论 伤害性电刺激可诱发大鼠PAG腹外侧区神经元 Fos样蛋白的表达,而琥珀胆碱可使其表达增加;模拟失重后伤害性电刺激诱发的Fos样蛋白在PAG的表达减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