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909篇
  免费   2992篇
  国内免费   1650篇
耳鼻咽喉   1916篇
儿科学   2090篇
妇产科学   306篇
基础医学   1547篇
口腔科学   450篇
临床医学   17855篇
内科学   9265篇
皮肤病学   183篇
神经病学   584篇
特种医学   2408篇
外国民族医学   60篇
外科学   3721篇
综合类   26810篇
预防医学   7026篇
眼科学   168篇
药学   11043篇
  213篇
中国医学   3570篇
肿瘤学   336篇
  2024年   493篇
  2023年   1821篇
  2022年   1771篇
  2021年   2365篇
  2020年   2493篇
  2019年   2222篇
  2018年   972篇
  2017年   1878篇
  2016年   1957篇
  2015年   2402篇
  2014年   4230篇
  2013年   4163篇
  2012年   5223篇
  2011年   5597篇
  2010年   5361篇
  2009年   5216篇
  2008年   5351篇
  2007年   5304篇
  2006年   4830篇
  2005年   5100篇
  2004年   4466篇
  2003年   4668篇
  2002年   2182篇
  2001年   1743篇
  2000年   1346篇
  1999年   1124篇
  1998年   970篇
  1997年   788篇
  1996年   690篇
  1995年   623篇
  1994年   529篇
  1993年   397篇
  1992年   307篇
  1991年   290篇
  1990年   202篇
  1989年   258篇
  1988年   51篇
  1987年   58篇
  1986年   52篇
  1985年   32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31.
目的:比较经鼻导管高流量吸氧(HFNC)与经鼻气道正压通气(nCPAP)在重症毛细支气管炎呼吸支持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18年12月我院儿科收治的重症毛细支气管炎患儿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两组患儿入院后均给予常规综合治疗以保证呼吸道通畅,在此基础上观察组采用HFNC治疗,对照组采用nCPAP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和治疗24 h后呼吸频率、经皮血氧饱和度(TcSO2)、呼吸窘迫评分体系(CSS)评分、动脉血氧分压(PaO2)等呼吸相关指标及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患儿治疗24 h后呼吸频率、CSS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降低程度更大,TcSO2、PaO2于治疗24 h后升高,观察组升高幅度较对照组明显;治疗后两组患儿咳嗽及肺部湿啰音、肺部炎症情况均改善,观察组症状体征消失时间早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采用HFNC治疗可明显改善通气功能和临床症状,治疗效果优于nCPAP治疗,可扩大样本量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32.
患者,女,69岁。主诉:乏力气短1月余,咯血1次。患者于本次入院前1月余感冒后出现胸闷、气短,活动后加重,伴乏力,以双下肢为著,伴咳白色泡沫样痰,于5 d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咯血1次,约100 ml,后痰中带血,为粉红色。既往心房颤动病史,未规律治疗,否认高血压、糖尿病、精神疾病、肝炎、结核、疟疾等病史。否认手术史、输血史。否认药物、食物过敏史。接种史不详。于2019年5月22日入院,查体:口唇无发绀,胸廓对称无畸形,双侧呼吸动度一致,右下肺触觉语颤增强,叩诊右下肺浊音,听诊右下肺呼吸音低,双下肺可闻及少量湿性音。  相似文献   
33.
34.
35.
患儿男,2个月.因右面肿胀,伴血便、贫血1个月来我院就诊.患儿出生后10余天右眼周围肿胀,且逐渐增大.1个月前发现患儿大便中有血,体重增长缓慢.患儿36周出生,顺产,父母非近亲结婚,无遗传及代谢病史.体检:面色黄,贫血外观,双肺呼吸音粗,心率齐,胸骨左缘第2肋间可闻及收缩期Ⅱ/6级吹风样杂音;肝脏增大,肋下4 cm.眼科检查未见异常.皮肤科情况:右上下眼睑周围及右侧颞部弥漫性青紫色肿胀,明显高于对侧(图1),压之质软似海绵.  相似文献   
36.
目的:对比研究腹腔镜Roux-en-Y胃旁路术(laparoscopic Roux-en-Y gastric bypass,LRYGB)与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laparoscopic sleeve gastrectomy,LSG)对肥胖患者术后肺功能及氧合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2月至2011年12月30例26~48岁的患者,其中男18例,女12例,按术式分为LRYGB组与LSG组,每组15例。分别于术前、术后24 h、术后48 h抽取患者股动脉血行血气分析,并记录动脉血氧分压(Pa O2)、二氧化碳分压(Pa CO2)、p H值;测定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一秒用力呼气容量(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最大呼气中段流量(maximal midexpiratory flow curve,MMF)等肺功能指标;应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对患者术后疼痛程度进行评估。结果:两组患者术前动脉血气、肺功能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Pa O2、FVC、FEV1及MMF均较术前明显下降(P<0.05),p H、Pa CO2无明显变化(P>0.05)。术后24 h、48 h,LRYGB组Pa O2、FVC、FEV1及MMF明显低于LSG组(P<0.05);VAS评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LRYGB相比,LSG对肥胖患者肺功能、氧合影响较小,术后肺功能恢复快。  相似文献   
37.
《临床医学工程》2016,(5):601-602
目的探讨俯卧位机械通气在肺外源性ARDS和肺内源性ARDS患者中的治疗效果差异。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11月我院收治120例ARDS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发病不同原因分为A组(肺内源性ARDS患者,60例)和B组(肺外源性ARDS患者,60例),比较两组患者俯卧位机械通气4 h后的血氧分压(PaO_2)、二氧化碳分压(PaCO_2)、氧合指数(PaO_2/FiO_2)、心率(HR)、平均动脉压及心指数。结果 B组患者的PaO_2、PaO_2/FiO_2均显著高于A组,PaCO_2显著低于A组(P<0.05)。两组患者HR、平均动脉压及心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俯卧位机械通气在肺外源性ARDS的治疗效果较肺内源性ARDS更为显著,但对血流动力学无影响。  相似文献   
38.
高中设 《医学综述》2015,(2):338-339
目的探讨氧合指数与急性呼吸衰竭行有创通气治疗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08年1月至2012年10月山东省即墨市人民医院行有创通气治疗急性呼吸衰竭患者75例,其中死亡28例,设为死亡组,存活47例,设为存活组;比较两组患者行有创通气治疗前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APACHE)Ⅲ评分、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评分,治疗1、3、7 d后氧合指数(Pa O2/Fi 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 CO2)及p H值等血气分析指标水平。结果存活组和死亡组患者行有创通气治疗前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Ⅲ(APACHEⅢ)评分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存活组和死亡组患者治疗1 d后Pa O2/Fi O2、Pa CO2及p H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3、7 d后Pa CO2和p H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死亡组患者治疗3、7 d后Pa O2/Fi O2水平明显低于存活组(P<0.05);存活组和死亡组在治疗后不同时间(1、3、7 d)的Pa O2/Fi O2和Pa CO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氧合指数与急性呼吸衰竭行有创通气治疗患者预后关系密切,可作为临床评价重要参考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39.
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