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5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10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2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59篇
内科学   38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30篇
综合类   83篇
预防医学   18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4篇
  1篇
中国医学   9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41.
目的 探讨健脾生血片联合罗沙司他治疗慢性肾病非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11月-2022年11月河南宏力医院接收治疗的130例慢性肾脏病3~5期非透析肾性贫血患者,随机法分对照组(65例)和治疗组(65例)。对照组患者口服罗沙司他胶囊,70 mg/次(40~60 kg),100 mg/次(≥ 60 kg),3次/周。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口服健脾生血片,3片/次,3次/d。两组用药12周。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症状缓解时间,红细胞(RBC)、红细胞比值(HT)、血红蛋白(Hb)、血清铁蛋白(SF)、白细胞介素-6(IL-6)、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铁调素(Hepc)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8.46%,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4.62%,P<0.05)。治疗后,治疗组症状缓解时间均明显早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RBC、HT、Hb、SF和SOD指标水平明显升高,而IL-6、Hepc、CRP水平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这些指标水平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69%,明显低于对照组(12.31%,P<0.05)。结论 罗沙司他联合健脾生血片治疗肾性贫血效果确切,有效改善贫血症状,降低炎性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42.
目的探讨调控铁调素表达的Hj V-BMPs-SMADs通路中基因多态性与中国12~18岁青少年人群贫血的关联性。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四川省成都市、吉林省白城市、广东省肇庆市、贵州省普定县、山东省汶上县、浙江省松阳县共选取657名12~18岁初中一年级寄宿制学生,使用氰化高铁法对其静脉血血红蛋白(Hb)浓度进行检测,并依据《人群贫血筛查方法》对样本进行分类。使用磁珠法提取血液样本中的DNA,经Sequenom Mass Array系统对样本进行29个目标位点的基因多态性检测。将Hb检测分类结果与基因位点分型结果进行卡方检验和t检验,分析该通路中基因多态性与Hb浓度与贫血状况的关系。结果 rs173107的TT纯合子携带人群的贫血风险是GG纯合子携带人群的5.80倍(P0.05,OR=5.80,95%CI 1.34~25.04),Hb浓度分别为(143.7±14.6)和(145.6±12.0)g/L。rs855791的AG杂合子携带人群贫血发生风险是AA纯合子携带人群的4.00倍(P0.05,OR=4.00,95%CI 1.35~11.82),Hb浓度分别为(144.2±14.8)和(145.8±12.0)g/L。G等位基因型携带人群贫血风险是AA纯合子携带人群的3.68倍(P0.05,OR=3.68,95%CI 1.27~10.66),Hb浓度分别为(144.3±14.4)和(145.8±12.0)g/L。两个阳性位点各基因型之间的Hb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可以观察到rs173107的TT纯合子和rs855791的G等位基因携带人群的Hb浓度均低于其他相应基因型组别的Hb浓度。结论 Hj V-BMPs-SMADs通路上的rs173107和rs855791与中国青少年人群贫血之间存在关联。  相似文献   
43.
目的探讨纳米铅和醋酸铅暴露后对仔鼠海马和皮质中铁调素表达的影响。方法 SPF级SD大鼠60只,雌雄各半,将大鼠按雌∶雄=1∶1合笼饲养。发现阴栓为受孕第1天。将孕鼠随机分为3组,即对照组、纳米铅组和醋酸铅组,纳米铅组孕鼠经口给入10 mg/kg纳米硫化铅,醋酸铅组经口给入100 mg/kg的醋酸铅,对照组经口给入等量的生理盐水。仔鼠出生后21 d(post-natal day 21,PND21)断乳,继续给予相应的处理直到出生后42 d(PND42)。应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检测仔鼠皮质及海马中铅和铁的含量。应用实时PCR和ELISA方法检测铁调素的mRNA和蛋白的含量。应用Perl's染色法观察仔鼠皮质及海马中铁分布情况。结果纳米铅和醋酸铅染毒后,PND1、PND21及PND42仔鼠皮质、海马中铅含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海马中铅含量均高于皮质。同样,纳米铅及醋酸铅暴露后,PND1、PND21和PND42仔鼠皮质及海马中铁含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纳米铅组仔鼠海马中铁含量高于醋酸铅组(P0.05)。醋酸铅暴露PND1、PND21和PND42仔鼠皮质中铁调素含量分别为对照组的1.40、1.56和2.00倍,海马中铁调素含量分别为对照组的1.42、1.22和140倍;纳米铅暴露PND1、PND21、PND42仔鼠皮质中铁调素含量分别为对照组的1.57、2.05和2.34倍,海马中铁调素含量分别为对照组的1.54、1.45和1.60倍;纳米铅暴露组PND21及PND42仔鼠皮质及海马中铁调素含量均高于醋酸铅组。与对照组比较,纳米铅及醋酸铅暴露后仔鼠皮质及海马中铁调素mRNA表达均增高,且纳米铅暴露后仔鼠皮质及海马中铁调素mRNA表达高于醋酸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母鼠孕期纳米铅及醋酸铅暴露后可导致仔鼠铁调素表达增加,这可能是纳米铅及醋酸铅暴露致仔鼠皮质及海马氧化损伤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4.
陈虹  郑京  刘亚芳 《西部医学》2017,48(5):16-17,20
<正>血清铁调素通过下调血清铁水平,对维持体内铁稳态起到重要的调节作用,益肾降浊冲剂为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制剂,长期应用于临床,疗效甚佳。本研究通过观察血清矿物质、铁调素水平的变化,探讨益肾降浊冲剂对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3~5期患者改善矿物质  相似文献   
45.
程旭  陆晔  李蓉  严敏  潘湘涛 《医学研究杂志》2017,46(11):149-152,48
目的 研究乳腺癌组织中铁调素调节蛋白(hemojuvelin,HJV)、骨形成蛋白6(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6,bmp6)及铁调素(hepcidin)的表达的临床意义及和贫血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对64例乳腺癌患者组织以及15例癌旁的正常乳腺组织中的铁调素调节蛋白、骨形成蛋白6及铁调素的表达情况进行检测,并分析上述指标之间的关系及其与患者临床特征、乳腺癌内分泌分型以及贫血的关系。结果 乳腺癌组织中铁调素表达阳性率为48.4%,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1)。铁调素调节蛋白、骨形成蛋白6的表达阳性率在乳腺癌组织中与癌旁组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较好的luminal A型+luminal B型组中铁调素表达阳性率明显低于预后差的组;而铁调素调节蛋白、骨形成蛋白6的表达在两组无明显区别。铁调素的表达在ER阴性组中明显高于ER阳性组,而铁调素调节蛋白、骨形成蛋白6的表达在两组无明显区别。铁调素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有关,与患者的年龄、T分期无关,铁调素调节蛋白及骨形成蛋白6的表达与患者的年龄、T分期、和淋巴结转移均无关。铁调素调节蛋白、骨形成蛋白6的表达与铁调素无相关。贫血组与无贫血组患者铁调素调节蛋白、骨形成蛋白6及铁调素的表达无区别。结论 乳腺癌组织中铁调素的表达阳性率高于癌旁正常组织,铁调素的表达与乳腺癌内分泌分型及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有关。乳腺癌组织中铁调素调节蛋白、骨形成蛋白6的表达与铁调素的表达无关。乳腺癌患者术前贫血与肿瘤组织中的铁调素铁调素调节蛋白及骨形成蛋白6的表达无关。  相似文献   
46.
目的 探讨铁调素与活动性肺结核(APT)患者强化治疗期限的相关性。方法 本研究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选择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期间于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五医院感染科住院或门诊就诊的APT患者297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收集一般资料、实验室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包含铁代谢相关指标。患者开始四联治疗后进行随访,根据患者是否延长强化时限将所有患者分组后比较上述指标之间的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及非限制立方样条(RCS)分析铁代谢相关指标对APT患者强化治疗延长的影响。结果 随访结束时,除脱落23例外,剩余患者分组情况为正常组(n=227)和延长组(n=47)。延长组年龄大于正常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延长组患者铁蛋白及铁调素高于正常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铁调素(OR=1.141,95%CI:1.086~1.203)是影响APT患者强化治疗周期延长的危险因素(P<0.05)。铁调素(非线性=0.106,P<0.001)与APT患者强化周期延长风险呈显著线性关系。结论 铁调素与APT患者强化治疗方案治疗周期延长相关。  相似文献   
47.
目的 观察高脂血症小鼠血清铁调素表达变化,探讨肝功能损伤与高脂血症小鼠铁调素的相关性。方法 60只4周龄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分别为0、2、4、6、8周组以及8周正常对照组,造模组40只给予脂肪乳灌胃,分别在2、4、6、8周处死,复制高脂血症伴有肝脏损伤模型。对照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造模成功后,取血分离肝脏。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脂(TC、TG、LDL-C、HDL-C)、肝功能(ALT、AST)、血清铁(FER、TRF)。血清酶联免疫吸附法测:血清铁调素(hepcidin)水平。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TC、TG水平明显升高(P<0.05)造模成功,2周组小鼠hepcidin表达水平明显下降(P<0.05)。与空白组比较,小鼠铁调素(hepcidin)表达水平随高脂喂养时间延长,铁调素表达有升高趋势,以8周组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铁调素与肝功能损伤程度间呈负性相关(r=0.878,P<0.01)。结论 高脂血症小鼠血清铁调素表达随血脂水平升高而增多。伴随肝功能受损程度加重,铁调素表达下降,表明铁调素水平能反映肝脏损害程度。  相似文献   
48.
49.
目的 探讨胃癌患者血清铁调素、促红细胞生成素、铁蛋白、叶酸、维生素B12表达特点及其与贫血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该院住院的胃癌患者146例,根据是否贫血将其分为贫血组(86例)和无贫血组(60例),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两组患者铁蛋白、叶酸和维生素B12水平,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相似文献   
50.
目的研究维生素A(VA)缺乏时大鼠铁营养状况的变化,从分子水平探讨VA缺乏对大鼠铁代谢的影响。方法 16只成年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和VA缺乏组(-VA),每组8只,分别饲以正常饲料和VA缺乏饲料。连续喂养4周,脱椎处死,取血及肝、脾组织检测血红蛋白(Hb)含量、血清铁(SI)、血清铁蛋白(SF)及肝、脾组织铁含量。以β-actin为内参,半定量RT-PCR技术比较两组大鼠铁调素(Hepcidin)、膜铁转运蛋白1(FP1)和二价金属离子转运蛋白(DMT1)肝组织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VA缺乏组SI、SF和Hb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肝、脾铁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Hepcidin及DMT1mRNA在肝组织中表达水平显著增加(P0.05)。结论 VA缺乏致使Hepcidin表达水平的升高,导致肝、脾铁储量增加而机体循环铁量和铁营养水平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