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496篇
  免费   613篇
  国内免费   440篇
耳鼻咽喉   242篇
儿科学   34篇
妇产科学   55篇
基础医学   911篇
口腔科学   227篇
临床医学   2696篇
内科学   483篇
皮肤病学   12篇
神经病学   234篇
特种医学   842篇
外国民族医学   8篇
外科学   5063篇
综合类   7967篇
预防医学   1438篇
眼科学   101篇
药学   3349篇
  67篇
中国医学   1720篇
肿瘤学   100篇
  2024年   91篇
  2023年   358篇
  2022年   320篇
  2021年   499篇
  2020年   693篇
  2019年   711篇
  2018年   282篇
  2017年   670篇
  2016年   796篇
  2015年   925篇
  2014年   1884篇
  2013年   1886篇
  2012年   2132篇
  2011年   2150篇
  2010年   1875篇
  2009年   1544篇
  2008年   1756篇
  2007年   1403篇
  2006年   1041篇
  2005年   1142篇
  2004年   833篇
  2003年   670篇
  2002年   441篇
  2001年   319篇
  2000年   246篇
  1999年   177篇
  1998年   147篇
  1997年   148篇
  1996年   100篇
  1995年   86篇
  1994年   71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30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21.
目的:探讨颈椎后路单开门微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颈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收治25例颈椎管狭窄症患者。男15例,女10例。年龄33~68岁,中位数45岁。C3~C5狭窄16例,C3~C6狭窄9例。发育型狭窄18例,退行性狭窄7例。病程1~7年,中位数4年。均采用颈椎后路单开门微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测定患者的颈椎曲度和活动度,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量表评价颈肩部疼痛情况,采用日本骨科学会(Japanese Orthopedic Association,JOA)脊髓型颈椎病评分量表(17分法)评价颈髓功能,采用Odom评级标准评价整体疗效,记录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随访至术后12个月。与术前相比,术后3个月时患者的颈椎曲度和活动度均增大(5.25°±3.05°,8.02°±3.13°,t=3.169,P=0.003;38.48°±13.60°,56.12°±12.90°,t=4.705,P=0.000),颈肩部疼痛VAS评分和ODI均减小[(7.69±0.53)分,(3.14±0.21)分,t=39.906,P=0.000;(21.75±5.48)分,(10.13±2.12)分,t=9.888,P=0.000]。患者术前及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的JOA评分比较,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22±1.51)分,(14.75±3.32)分,(16.53±3.52)分,(16.78±3.66)分,F=41.001,P=0.000];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的JOA评分均高于术前(P=0.000;P=0.000;P=0.000)。术后12个月时,按照Odom评级标准评定,优12例、良10例、一般2例、差1例;疗效评定为差的1例患者,经非手术治疗后病情控制。1例患者术后出现背部疼痛,服用非甾体抗炎止痛药后疼痛缓解;均未出现吞咽困难、脊髓损伤、内固定松动等并发症。结论:采用颈椎后路单开门微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颈椎管狭窄症,能有效改善患者的颈椎曲度和活动度、减轻颈肩部疼痛症状、改善颈髓功能,总体疗效较好,而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22.
目的比较锁定螺钉和解剖钢板固定治疗锁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锁骨骨折患者依据手术方法分为锁定螺钉固定组(A组,41例)和解剖钢板固定组(B组,41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大小、骨折愈合时间和疗效优良率。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6~19(10. 7±2. 1)个月。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A组均优于B组(P 0. 05)。骨折愈合时间和疗效优良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锁定螺钉与解剖钢板固定治疗锁骨骨折疗效均满意,临床可结合骨折部位及骨折粉碎程度选择适宜术式。  相似文献   
23.
目的比较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01—2018-01间灵宝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96例胫骨中下段骨折患者。将2014-01—2016-02间实施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将2016-03—2018-01间实施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患者作为观察组,每组48例。比较2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骨折愈合时间和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结果 2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均短(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12~24个月,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及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创伤小、术后愈合快、关节功能恢复效果好。  相似文献   
24.
目的探讨锁定钢板内固定联合抗骨质疏松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效果。方法 2011年2月~2014年8月河北联合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5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8例)和对照组(27例)。治疗组患者给予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及3个月的抗骨质疏松治疗。对照组仅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抗骨质疏松治疗后的骨密度及肩关节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住院时间明显缩短[(7.0±0.9)d比(10.1±0.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术后3个月L2~4椎体骨密度分别为(0.80±0.11)、(0.64±0.04)g/c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肩关节功能的恢复情况:优15例、良10例、可2例、差1例;对照组:优10例、良10例、可4例、差3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肱骨近端骨折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联合抗骨质疏松治疗临床效果好,住院时间短,肩关节功能恢复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5.
26.
27.
目的:探究解剖锁定钢板结合锚钉治疗NeerⅡ锁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遴选2016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NeerⅡ锁骨远端骨折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入院日期单双数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锁骨钩钢板治疗,观察组给予解剖锁定钢板结合锚钉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术中及术后一般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 有效率为97. 5% ,显著高于对照组80. 0% ,观察组患者术后骨折愈合时间与总并发症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05);2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住院时间上则无明显差异(P>0. 05).结论:解剖锁定钢板结合锚钉治疗NeerⅡ锁骨远端骨折效果良好,能加快患者术后骨折愈合,且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荐使用.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Pilon骨折的特点、手术策略及疗效。方法本院自2008-06—2014-06诊治Pilon骨折56例,根据主要骨折线及骨块分布选择相应的手术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开放性骨折采用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架治疗。结果所有患者获得随访12~24个月,平均15.8个月,表浅感染3例,深部感染1例,2例骨折延迟愈合。术后12个月AOFAS评分69~100分,中位评分88分。结论对于Pilon骨折因根据X线片、CT检查制定恰当手术入路和手术方案,掌握适当的手术时机,即可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9.
<正>2015年12月~2017年3月,我科应用锁定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58例肱骨上端骨折患者,疗效满意,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 1病例资料本组58例,男26例,女32例,年龄36~81岁。均为新鲜闭合骨折。骨折Neer分型:二部分24例,三部分25例,四部分9例。合并肩关节脱位3例。受伤至手术时间为2~7 d。1. 2治疗方法臂丛麻醉下手术。从喙突至三角肌止点做肩前外侧切口约12 cm,显露骨折断端,直视下复位,克氏针临时固定。于肱骨大结节顶点下0. 5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