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2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7篇
神经病学   1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国民族医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9篇
预防医学   17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68篇
中国医学   8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金刚烷胺的临床新用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红  杨本明 《天津药学》1996,8(3):32-33
  相似文献   
92.
目的探讨硫酸金刚烷胺在社区群体性小儿流行性感冒(流感)病毒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0月至2015年2月首都医科大学昌平教学医院收治的昌平区群体性流感病毒感染患儿150例,根据随机抽签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在基础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金刚烷胺治疗,每12小时按2.2~4.4 mg/kg口服,观察组给予硫酸金刚烷胺治疗,每12小时按2.2~4.4 mg/kg口服,治疗7 d。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7.3%(72/75)比89.3%(68/75),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咳嗽症状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0.45±0.19)分比(2.87±0.11)分,(1.11±0.14)分比(2.86±0.10)分](P<0.05),观察组的咳嗽症状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免疫球蛋白以及补体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观察组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98±12)分比(92±9)分,(74±10)分比(52±11)分,(86±9)分比(70±11)分,(68±8)分比(61±10)分](P<0.05)。结论硫酸金刚烷胺在社区群体性小儿流感病毒感染中的应用能有效改善改善流感病毒感染患儿的机体免疫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3.
目的 分析2013-2014年度北京地区A型H1N1、H3N2和B型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NA)基因的遗传变异情况,以及流感病毒对金刚烷胺类和NA抑制剂类(NAIs)抗病毒药物的耐药变异情况.方法 从37例流感病毒感染患者的鼻/咽拭子样本中提取RNA,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流感病毒的基因型/亚型;反转录PCR方法扩增A型流感病毒的NA和基质蛋白M2(M2)基因片段及B型流感病毒的NA和血凝素(HA)基因片段,直接DNA测序.采用Mega软件构建系统进化树分析病毒的演变情况,Vector NTI软件分析耐药变异情况.结果 37例患者中共检出A型流感病毒29例,其中H1N1 23例,H3N2 6例;B型流感病毒8例.所有A型流感病毒均发生M2基因S31N金刚烷胺类药物耐药位点变异.A型和B型流感病毒均未发现NAIs耐药位点变异.系统进化分析显示,B型流感病毒有5例样品NA基因和HA基因分型不一致,NA基因均为B-Victoria系,而HA基因为B-Yamagata系.结论 北京地区人群A型流感病毒均对金刚烷胺类药物耐药,但A型和B型病毒均未检测出NAIs耐药变异.B型流感病毒流行株中存在B-Yamagata系和B-Victoria系重组病毒株.  相似文献   
94.
目的了解金刚烷胺类药物所致急性精神障碍的护理方法。方法对3例患者给予及时治疗,同时精密采集病史,进行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结果 3例患者不良症状均消失,全部治愈。结论良好的护理措施能减轻患者痛苦,促进其身心康复。  相似文献   
95.
流行性冒简称流感,是流行陛感冒病毒引起的常见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播力强,常呈地方性流行。当人群对新的流感病毒变异株尚缺乏免疫力时,可酿成世界眭大流行,其特点为突然发生与迅速传播。主要临床表现为:突发高热、头痛、全身酸痛、乏力及呼吸道炎症、咳嗽、咽痛等。婴幼儿流感易并发肺部感染。笔者用板蓝根联合甲基金刚烷胺治疗小儿流感55例,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6.
金刚烷胺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及其抗禽流感病毒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设计合成金刚烷胺衍生物并对其进行抗禽流感病毒活性测试。方法 以金刚烷甲酰氯和氨基酸甲酯盐酸盐为起始原料经酰胺化、水解、成盐等反应依次得到3个系列金刚烷胺衍生物。以金刚烷胺为阳性对照,采用幼犬肾(MDCK)细胞系噬斑形成实验测定目标化合物的抗禽流感病毒活性。结果与结论 共合成了20 个未见报道的新化合物,目标化合物的结构均经1H-NMR、IR、MS 谱确证;仅有化合物 A5 显示出较好的抗禽流感病毒活性。  相似文献   
97.
流行性感冒(流感)是一种传染性较强的呼吸道传染性疾病.引起流感的病原微生物是流感病毒,是正黏病毒科的一种RNA病毒,有包膜,为直径80~120 nm的球形体或长行体.包膜内层由基质蛋白M1构成,外层由一脂质双层构成,上面嵌有2种病毒蛋白血凝素(HA)、神经氨酸酶(NA),在A型流感病毒尚有基质蛋白M2,具有抗原性和亚型.HA具有抗原性,可以使人体产生具有保护作用的抗体,但变异较快.NA可以增加病毒的释放,从而促进感染的扩散,也可以刺激机体产生抗体,此抗体对机体无保护作用,但可以限制病毒释放,缩短感染过程.双层类脂质和基质蛋白对病毒结构具有稳定作用.病毒核心由核蛋白(NP)、RNA和聚合酶等组成,核蛋白抗原性比较稳定,根据核蛋白和基质蛋白的抗原性不同,将病毒分为A、B、C 3型,能够引起世界性大流行的是A型流感病毒,其依据HA、NA的抗原性分为多种类型.现将流感的临床诊治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8.
本文对金刚烷胺单一应用和联合应用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效果与毒副作用,以及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了综述。  相似文献   
99.
禽流感     
目前,我国专业卫生人员对禽流感的防治知识普遍缺乏,急需在对全体专业卫生人员进行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防治知识全员培训的同时,开展禽流感防治知识培训。2004年1月17日,卫生部下发了关于开展在职卫生人员禽流感防治知识全员培训的紧急通知。培训教材参照卫生部委托人民卫生出版社编辑出版的,全国在职卫生人员传染性疾病防治知识培训卫生部规划教材:《新发传染病》中的有关章节,本刊刊登相关内容供广大临床医生参考。  相似文献   
100.
目的分析2008-2011年连续3个流感监测季80株儿童甲型H3N2病毒流行株金刚烷胺类耐药情况以及M基因进化特点,对流感治疗的临床用药和流感的防控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儿童甲型H3N2流感病例信息以及病毒毒株,提取病毒核酸、扩增M基因和测序。对M2蛋白的金刚烷胺耐药性位点进行分析;并对M基因序列构建进化树分析。结果 80株毒株中,79株出现耐药位点氨基酸的变异,耐药率为98.75%。79株耐药株中,75株发生了S31N替换,占耐药株的构成比94.94%;还有3株同时发生了V27I和S31N位点变异,占3.80%;1株同时发生了V27F和S31N氨基酸位点变异,占1.26%。2008-2011连续3个监测季甲型H3N2流感毒株耐药率分别为87.50%、100.00%和100.00%。M基因遗传进化分析显示呈现出3个进化分支。结论自2009-2010年监测季以来,北京及周边地区儿童甲型H3N2流行株的金刚烷胺类药物耐药率已达100%,提示临床不应再继续使用金刚烷胺类药物进行甲型H3N2流感的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