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569篇
  免费   784篇
  国内免费   544篇
耳鼻咽喉   239篇
儿科学   148篇
妇产科学   289篇
基础医学   500篇
口腔科学   103篇
临床医学   5063篇
内科学   1682篇
皮肤病学   60篇
神经病学   699篇
特种医学   1123篇
外国民族医学   11篇
外科学   3125篇
综合类   10383篇
预防医学   1875篇
眼科学   573篇
药学   4106篇
  35篇
中国医学   1534篇
肿瘤学   349篇
  2024年   76篇
  2023年   407篇
  2022年   357篇
  2021年   477篇
  2020年   479篇
  2019年   495篇
  2018年   227篇
  2017年   423篇
  2016年   458篇
  2015年   618篇
  2014年   1284篇
  2013年   1332篇
  2012年   1813篇
  2011年   1939篇
  2010年   1848篇
  2009年   1892篇
  2008年   2232篇
  2007年   2110篇
  2006年   2016篇
  2005年   2091篇
  2004年   1548篇
  2003年   1472篇
  2002年   1263篇
  2001年   1134篇
  2000年   712篇
  1999年   545篇
  1998年   526篇
  1997年   480篇
  1996年   408篇
  1995年   306篇
  1994年   222篇
  1993年   155篇
  1992年   117篇
  1991年   105篇
  1990年   86篇
  1989年   102篇
  1988年   43篇
  1987年   36篇
  1986年   27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77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01.
C反应蛋白和D-二聚体在缺血性脑血管病诊断中的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众多的危险因素中,动脉粥样硬化是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最常见的原因,炎症反应是斑块破裂及不稳定的主要原因,C反应蛋白可作为判断心血管病预后的指标[1],D-二聚体(D-D)是交联纤维蛋白降解的产物,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作用日益引起重视.临床需要敏感的实验室指标对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作出及时准确地估计,为此我们对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与CRP、D-D的关系作了前瞻性的临床观察.  相似文献   
102.
目的探讨腮腺部分切除术治疗直径小于2cm的腮腺良性肿瘤的可能性。方法对2003~2007年江都市人民医院口腔科30例直径小于2.0cm的腮腺浅叶良性肿瘤病例,作腮腺部分切除术,于肿瘤外0.5~1.0cm切除肿瘤与周围正常腺体组织。结果采用腮腺部分切除术的病例术后疤痕、面部凹陷畸形、味觉出汗综合征、暂时性面瘫发生等方面均优于传统的腮腺浅叶及全叶切除术。结论对于界限清楚,直径小于2.0cm的腮腺良性肿瘤,采用腮腺部分切除,有诸多优点。  相似文献   
103.
于甫  杨川 《中国美容医学》2007,16(8):1112-1112
唇的外形和色泽既是面部表情的关键所在,又是社交生活中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其外形的好坏直接影响患者的心理状态乃至生活质量。因此,及时的修复唇缺损,恢复其形态结构及功能十分重要。临床上常遇到创伤、肿物切除及瘢痕切除后形成的下唇部分缺损,自2003年以来,我们采用邻近组织瓣进行下唇部分缺损修复,效果较为满意,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4.
目的:探讨体外不同浓度肝素及不同浓度硫酸鱼精蛋白对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的影响,了解该实验对PT、APTT真实结果及正确分析和判断.方法:采用0.1 U/mL~2.0 U/mL肝素,1.0 μg/mL~20 μg/ mL硫酸鱼精蛋白,测定240份随机标本分成的各组血浆标本的PT、APTT及加入上述试剂后的PT、APTT时间. 结果:肝素活性在2.0 U/mL以下时对PT无明显影响,硫酸鱼精蛋白在10 μg/mL以下时对PT、APTT亦无明显影响.肝素在0.2 U/mL时对APTT影响非常明显,两者呈相关(r=0.98,P<0.05). 讨论:临床上可采用回归方程△APTT=1.22+30.41A(A为肝素活性U/mL)回归方法验证,也可以用加硫酸鱼精蛋白中和后复测APTT的方法来纠正肝素对APTT的影响,对DIC的动态监测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5.
劈离式肝移植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供肝短缺已成为制约肝移植进一步开展的因素之一,部分肝移植和肝段移植是解决供肝短缺的重要方法,劈离式肝移植(split liver transplantation,SLT)最初应用于儿童肝移植,现已成为解决供肝短缺的手术方式之一。我院于2002年7月19日采用劈离式肝移植技术对2例患者进行了肝移植,现结合病例资料对SLT技术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06.
107.
108.
创伤性肝脾破裂360例麻醉处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本院自2003年1月至2008年12月共施行创伤急诊手术2531例,其中创伤性肝脾破裂手术360例,因其处理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现将麻醉管理体会回顾性分析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全组360例,男性226例,女性134例,年龄3个月至85岁。肝破裂诊断按照黄志强肝外伤三级分级法[1];  相似文献   
109.
肢体创伤性动脉病变的介入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评价介入放射方法诊断治疗肢体创伤性动脉病变的效果。方法 8例肢体动脉创伤伴有远端肢体缺血改变,其中2例伴大出血,伤者接受了选择性患肢动脉造影检查;7例随后进行了动脉病变的血管腔内介入治疗。治疗方法包括动脉分支或主干栓塞、动脉内溶栓和血管内支架置放。结果 血管造影精确显示了动脉破裂、假性动脉瘤、血栓形成或动脉内膜损伤等病变性质。3例假性动脉瘤、3例动脉血栓病变综合应用介入治疗方法取代外科手术获得满意疗效。1例溶栓后证实动脉破裂和1例造影证实动静脉瘘后转手术治疗。结论 介入放射与外科方法相结合能明显提高肢体动脉创伤的诊断治疗水平,有效挽救伤者肢体和生命。  相似文献   
110.
脾破裂延迟出血是外伤性脾破裂的一种特殊类型。由于患者早期症状隐匿,临床上容易误(漏)诊,病死率较高,应引起重视。我院自1988年1月-2004年3月共收治外伤性脾破裂168例,其中脾破裂延迟出血20例,占11.9%,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