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6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8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0篇
临床医学   106篇
内科学   11篇
皮肤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42篇
外科学   319篇
综合类   208篇
预防医学   41篇
药学   92篇
  1篇
中国医学   65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48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57篇
  2012年   69篇
  2011年   64篇
  2010年   67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57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应用显微外科技术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应用显微外科技术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4种不同类型皮瓣移植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65例。其中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26例,小腿内侧逆行皮瓣13例,游离股前外侧皮瓣15例,桥式皮瓣11例(带血管蒂健侧小腿内侧皮瓣9例,游离股前外侧皮瓣桥接2例)。切取皮瓣最大面积约22.0 cm×12.0 cm。结果随访5个月~6年,平均15个月。皮瓣全部成活,无一例坏死。感染3例,其中瘘道形成1例。皮瓣的外形及足踝部功能较满意。结论足踝部软组织缺损,应用显微外科技术采用不同类型的皮瓣移植修复,只要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均能达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2.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总结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3年3月-2006年7月,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18例,其中男10例,女8例;年龄6~52岁.皮带、车链绞伤15例,砸伤3例.合并踝关节、跗骨、跖骨骨折脱位5例,跟踺缺损2例,感染5例.软组织缺损8cm×6cm~17cm×8cm.行急诊手术8例;择期手术10例.同时行关节和骨折内固定5例,置管持续冲洗2例,跟腱修复2例.结果 18例皮瓣均成活.15例伤口Ⅰ期愈合;1例皮瓣边缘表层坏死,经换药、植皮后愈合;2例伤口感染,换药后愈合.患者获随访8个月~3年,皮瓣外形、色泽、质地良好,踝关节功能满意.背屈18~20°,跖屈30~35°.结论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血运良好,操作简便、安全,可有效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  相似文献   
73.
目的 探讨采用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8年1月-2020年10月,采用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足踝部创面12例,其中修复足背部创面8例,踝部创面4例。切取股前外侧皮瓣最大面积18.0 cm×8.5 cm,最小7.0 cm×4.0 cm。术后规律随访皮瓣外观、耐磨性、感觉恢复情况及供区损伤情况。结果 本组12例皮瓣均成活,1例皮瓣术后24 h内出现静脉危象,经手术探查重新吻合静脉后皮瓣成活。3例皮瓣因切取面积过大供区无法直接缝合,取游离皮片植皮覆盖供区创面;其余皮瓣供区均直接缝合。术后随访12~18个月,平均15个月,皮瓣外形美观,未见溃疡形成。患足功能根据AOFAS踝-后足评分,优6例,良4例,可2例。结论 应用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皮瓣可切取面积大,质地优良,患肢功能恢复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4.
徐栋梁 《实用医学杂志》2008,24(24):4157-4158
1938年,中国当时的《外科学报》报道三关节融合术,可能是我国踝足外科发展的起点。历经70年,足踝外科在创伤重建、畸形和脊髓灰质炎后遗症矫治、踝足部矫形康复等方面,改良或创新了很多种手术和方法。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足踝损伤的发病率越来越高,患者对足踝损伤后的重建要求越来越高。我国足踝外科目前呈现快速发展的状况,踝足外科临床工作和基础研究的广泛开展及疗效的提高  相似文献   
75.
外踝前动脉降支顺行岛状皮瓣修复足踝部皮肤缺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采用外踝前动脉降支顺行岛状皮瓣修复足踝部创面的手术方法及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2015年6月至2017年1月,采用外踝前动脉降支顺行岛状皮瓣修复9例足踝部皮肤缺损的患者,其中男6例,女3例;年龄32~63岁。创面均位于足、踝部,并伴有骨、肌腱或血管神经外露,其中足部创面6例,踝部创面3例。皮肤缺损面积为1.5 cm×2.0 cm~6.0 cm×13.0 cm,切取皮瓣面积为2.0 cm×3.0 cm~7.0 cm×15.0 cm。皮瓣供区均取腹部全厚皮片植皮修复。术后观察岛状皮瓣外观、质地、供区情况,根据张浩等制定的疗效满意度评分方法进行满意度评价,并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学会(AOFAS)踝-后足功能评分进行功能评价。结果:9例患者术后皮瓣血液循环稳定,无一例发生回流障碍,均于术后2周Ⅰ期愈合。术后所有患者获得随访,时间2~18(8.0±2.3)个月。皮瓣全部Ⅰ期成活,蒂部平整,无臃肿及"猫耳"畸形,皮瓣质地柔软,外观满意,颜色与周围皮肤接近。供区游离植皮后创面平整,无明显瘢痕增生。9例患者满意度评分均为满意,AOFAS评分均为优。结论:采用外踝前动脉降支顺行岛状皮瓣具有不牺牲主干血管、皮瓣薄等优点,是修复足踝部创面的一种简单、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6.
膝内侧筋膜皮瓣交腿修复小儿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提高足踝部严重创伤后软组织缺损患儿的护理水平,促进患儿的身心康复。方法 回顾性分析12例隐动脉筋膜交腿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患儿的临床护理特点并进行随访,总结护理体会。结果 12例患儿的足踝部软组织难治性损伤全部得到治愈,无1例发生护理并发症。全部患儿出院时生活信心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恢复,出院后能适应学习和生活。结论 充分的术前准备、细致的术后观察、合并症的及时处理以及重视特殊的儿童心理护理是取得较好护理效果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7.
自1992年Masquelet等首先报道“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解剖及临床应用以来,因该类皮瓣的解剖位置恒定、血供可靠、手术操作简便、成活率高等优点,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1997年11月至2003年11月,作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21例,取得较理想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8.
张健  郝鹏  石跃滨  郑伟  何少峰 《临床医学》2004,24(10):30-31
目的:评估切开复住AO跟骨修复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6例跟骨骨折行切开复位AO跟骨修复钢板内固定。结果:32例获得≥12个月门诊随访,按AOFAS后足踝关节评分标准。平均分82.5分(满分100分)。结论:切开复位AO跟骨修复钢板内固定是治疗跟骨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9.
目的总结带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和胫后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4年1月~2014年1月,采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3例,胫后动脉穿支皮瓣修复创面缺损12例。创面缺损面积约为3cm×5cm~11cm×17cm,皮瓣切取面积约为5cm×7cm~13cm×25cm。结果所有的皮瓣都完全成活并得到了满意的临床结果。经6个月~2年随访,皮瓣外形良好,功能佳。结论胫后动脉穿支皮瓣操作相对简单且外观良好。所以胫后动脉皮瓣是一种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更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80.
足踝部扭伤在临床上极为常见,治疗起来方法较多,相较而言放血疗法疗效确切,简便易行,笔者结合自己的临床病例,对这一方法做一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