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92篇
  免费   200篇
  国内免费   333篇
耳鼻咽喉   15篇
儿科学   20篇
妇产科学   9篇
基础医学   528篇
口腔科学   107篇
临床医学   537篇
内科学   583篇
皮肤病学   59篇
神经病学   75篇
特种医学   156篇
外国民族医学   5篇
外科学   165篇
综合类   1525篇
预防医学   378篇
眼科学   28篇
药学   413篇
  1篇
中国医学   41篇
肿瘤学   180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60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63篇
  2015年   73篇
  2014年   111篇
  2013年   126篇
  2012年   215篇
  2011年   300篇
  2010年   252篇
  2009年   280篇
  2008年   353篇
  2007年   350篇
  2006年   304篇
  2005年   335篇
  2004年   285篇
  2003年   228篇
  2002年   166篇
  2001年   173篇
  2000年   121篇
  1999年   134篇
  1998年   106篇
  1997年   70篇
  1996年   78篇
  1995年   91篇
  1994年   74篇
  1993年   65篇
  1992年   70篇
  1991年   46篇
  1990年   48篇
  1989年   42篇
  1988年   24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991.
目的 研究肝再生增强因子真核表达质粒对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大鼠肝再牛增强因子基因与真核表达载体pcDNA3构建的重组质粒扩增、纯化后,以50μg/kg和2(10μg/kg的剂量分腹腔、静脉及腹腔和静脉联合途径注射给50%CCl4复制的急性肝损伤大鼠,检测血清AST、ALT水平、肝组织病理学变化及肝组织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情况,观察肝再生增强因子对大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 光镜下观察肝组织病理损害均不同程度地减轻,各治疗组肝组织PCNA指数明显高于模型组;血清酶学结果表明重组质粒可显著降低外周血AST、ALT水平,200μg/kg比50μg/kg效显著,且以静脉注射效果最佳,其次为混合注射,腹腔注射效果最差。结论 pcDNA3-ALR重组质粒通过促进肝细胞增殖,降低血清AST、ALT水平发挥抗急性肝损伤的作用。  相似文献   
992.
医院感染葡萄球菌的质粒图分析刘小平樊尚荣周惠平郑红英葡萄球菌在医院感染中占有重要地位[1],为了弄清其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程度及质粒携带状况,我们对住院医院感染病人中分离到的51株葡萄球菌,进行常用抗生素MIC测定及质粒图分析,现报道如下。材料和方法1...  相似文献   
993.
本文介绍了有关质粒DNA气溶胶吸入免疫的研究情况,以及呼吸道免疫系统的研究进展,并就质粒DNA气溶胶吸入免疫的可能性进行了分析,提出今后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94.
高纯化质粒DNA分离方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质粒DNA的分离纯化是分子生物学操作中的重要环节。在众多DNA纯化分离方法中,寻求操作简便、耗时短、安全无污染的方法已成为各实验室的首选方案。本文介绍一种高纯化质粒DNA快速分离方法。  相似文献   
995.
志贺氏菌属耐药菌株的不断增加,给细菌性痢疾的防治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耐药菌株中的一部分菌株耐药受可转移性耐药质粒(R质粒)控制。为了解山东省志贺氏菌耐药情况及R质粒接合转移率,我们对由腹泻病人分离的222株志贺氏菌进行了常用抗菌药物敏感性测定并对其中的67株耐药菌株作了R质粒接合转移实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96.
张磊 《安徽医药》2002,6(2):58-58
随着第三代头孢菌素的广泛应用和不合理使用,由产ESBLs菌株引起的耐药感染发病率愈来愈高,给临床治疗带来了极大困难,并且ESBLs的耐药基因由质粒介导,可在同种或异种菌之间转移和传播,可造成严重的医院暴发性感染和院外耐药菌株的传播[1],以往认为ESBLs主要由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产生,而我们通过对产ESBLs菌的检测,检测到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液化沙雷菌1株,现将检测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97.
前言pIJ101是一个8.9kb的高拷贝质粒,可在许多链霉菌中复制。它具有自我转移的功能,至少在部分宿主中可促进染色体的重组(致育性)。从这个质粒中已经衍生了许多有用的克隆载体。在pIJ101的限制图谱上已经定位了基本复制功能,致育性决定子,两个kil功能以及相对应的kor功能。已经发现,许多成对标记的pIJ101的衍生质粒之间可在同一个变青链霉菌66寄主中共存。一个衍生质粒(如pIJ303)的转化频率并不因寄主中另一个衍生质粒(如pIJ211)的存在而大大降低。两个衍生质粒之间的重组很容易发生,说明两个质粒进入了同一个“细胞室”,然而,与拷贝数相当的两个亲本质粒相对而言,这种重组分子出现的很稀少。  相似文献   
998.
999.
稀土化合物对MNNG致穿梭质粒pSP189突变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探讨稀土抗诱变作用机理,本研究以穿梭质粒pSP189,经具致癌作用的烷化剂甲基硝基亚硝基胍(MNNG)或MNNG加柠檬酸稀土同时处理后,转染猴肾VeroE6细胞,从细胞中回收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MBM7070。结果表明,MNNG浓度在1.5~6.0μg/ml范围,突变率明显的高于溶剂对照。稀土浓度分别为10,20及40μg/ml与3μg/mlMNNG同时处理质粒,发现突变率分别为15.2×10-4、10.0×10-4及12.7×10-4,明显低于MNNG单独处理时的25.1×10-4,推测稀土可能阻断MNNG引起的G.C→A.T转换,保护质粒pSP189的靶基因SupFtRNA免受损伤或影响某些基因表达。  相似文献   
1000.
对产125Ser-rIL-2工程菌稳定性进行了3个方面考察:1)工程菌传代后的重组质粒稳定性;2)工程菌传代后的重组质粒表达稳定性;3)传代工程菌中表达重组质粒的酶切图谱比较。结果表明,该工程菌传代20~200代的过程中,在本实验发酵条件下,其生物学活性保持在10 ̄8IU/L范围。重组表达质粒无丢失现象,重组表达质粒的酶切图谱与原始酶切图谱比较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