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15篇
  免费   120篇
  国内免费   99篇
耳鼻咽喉   9篇
儿科学   13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78篇
口腔科学   6篇
临床医学   174篇
内科学   107篇
皮肤病学   8篇
神经病学   107篇
特种医学   40篇
外科学   35篇
综合类   511篇
预防医学   156篇
眼科学   9篇
药学   165篇
中国医学   409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51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64篇
  2018年   48篇
  2017年   60篇
  2016年   60篇
  2015年   78篇
  2014年   85篇
  2013年   101篇
  2012年   141篇
  2011年   144篇
  2010年   130篇
  2009年   88篇
  2008年   142篇
  2007年   88篇
  2006年   82篇
  2005年   83篇
  2004年   66篇
  2003年   67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目的:利用一种改进的三箱社交装置评价动物的社交偏好程度,并探索该方法的可行性。方法:采用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大鼠作为社交障碍模型动物,以同源大鼠(WKY)大鼠和Wistar大鼠作为对照组,模型组采用治疗ADHD的临床常用中成药小儿黄龙颗粒(1.88 g/kg、3.75 g/kg)灌胃给药16 d。利用改进的三箱社交箱,以待测鼠在陌生鼠侧密切交流区的时间、频次、路程及相关比例作为行为学指标,检测该方法对社交行为评价的可行性。结果:与Wistar大鼠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与WKY组大鼠在密切交流区域及有陌生鼠侧区域的时间显著减少(P<0.01),其他指标如频次、路程及比例也均有不同程度减少,小儿黄龙颗粒两剂量均能增加模型大鼠上述各指标数值。结论:该方法能准确捕捉动物的社交行为特征,实现对动物社交偏好程度的全面、客观评价。  相似文献   
22.
目的 比较6-羟基多巴胺损毁单侧内侧前脑束(MFB)和单侧纹状体的帕金森病大鼠模型在不同时期行为学的差异。方法将62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1位点纹状体损毁模型组(n=18)、4位点纹状体损毁模型组(n=18)、MFB损毁模型组(n=18)和假手术组(n=8)。通过甲基苯丙胺诱导的旋转实验、溴隐亭诱导的旋转实验和步行实验比较损伤后早期(4周后)和晚期(6个月后)大鼠行为学的变化,并通过免疫组织化学和结合分析实验计算病灶侧阳性多巴胺神经元脱失率和多巴胺转运蛋白、D2受体结合率。结果 甲基苯丙胺诱发1位点纹状体损毁模型组、4位点纹状体损毁模型组和MFB损毁模型组大鼠均产生朝向病灶同侧的旋转;溴隐亭诱发纹状体损毁模型产生朝向病灶同侧的旋转,而MFB损毁模型组则产生朝向病灶对侧的旋转。成模早期和晚期不同模型组组间比较以及同一模型组中成模早期和晚期比较,旋转圈数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步行实验结果显示,同一模型组中,成模早期和晚期病侧肢体运动启动时间明显长于健侧肢体(P <0.001),病侧肢体步长长度明显短于健侧肢体(P <0.001),病侧肢体前后步伐调整数明显少于健侧肢体...  相似文献   
23.
[目的]研究“醒脑开窍”针法和“调补气血”针法对SAMP10行为学异常改变的影响。[方法]采用自然快速老化脑萎缩及痴呆模型小鼠SAMP10,于实验前后各进行1次穿梭箱实验 ,并记录小鼠遭受电击次数、电击时间及主动反应时间。[结果]实验前 ,6月龄P10与R1相比 ,各行为学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 (P<0.01) ;P10各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P>0.05) ;实验后 ,醒脑组、补气血组各项指标与P10对照组比较 ,均有明显改善 (P<0.05,或P<0.01) ,与R1比较 ,均有显著性差异 (P<0 .01) ,而两种针法间比较 ,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P10较同月龄R1学习记忆能力显著下降 ,是理想的脑萎缩及痴呆动物模型。“醒脑开窍”针法和“调补气血”针法可部分改善SAMP10的学习记忆能力  相似文献   
24.
影响军人应付方式的心理社会因素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军人是生活在特殊环境的特殊群体,他们训练强度大,心理紧张持续时间长,出现心理问题多。应付方式作为应激和健康的缓冲机制,对心身健康有保护作用,探讨影响军人应付方式心理社会因素对提高军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和作战训练能力都有积极意义。1资料与方法1.1对象某部128名男性士兵和68名男性士官。士兵年龄18~22岁,平均19.8岁。士官年龄22~32岁,平均24.6岁。大专以上文化26例,中专(高中)文化58例,初中以下文化112例。1.2方法采用应付方式问卷量表(CSQ)犤1犦。CSQ问卷有62个条目,分为解决问题、自责、求助、幻想、退避和合理化6个量表。艾森…  相似文献   
25.
目的 观察白三烯拮抗剂ONO-1078对小鼠的一般神经药理作用,评价其对中枢的安全性。方法 测定自发活动、运动及协调能力试验、水迷宫试验、跳台实验以及镇痛试验等,研究ONO-1078(0.2,1.0,5.0mg·kg-1,ip)对小鼠神经活动的影响。结果 大剂量ONO-1078( 5.0mg·kg-1)对小鼠自发活动有抑制作用,但是未观察到其它明显的神经作用。结论 ONO-1078对中枢神经系统作用轻微,提示抗脑缺血应用时对中枢神经系统有较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26.
采用国际通用的高架十字迷宫焦虑动物模型 (EPM) ,从行为学角度观察了四个不同给药剂量酸枣仁汤对EPM大鼠的抗焦虑作用。结果显示 ,酸枣仁汤确有抗焦虑作用 ,但此效应不随给药剂量的增加而增强 ,与一般化学药物所遵循的量效关系规律不同。  相似文献   
27.
大椎穴对慢性应激大鼠行为学影响的穴位特异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与对照组比较,分析“大椎”穴对慢性应激大鼠行为学的影响的穴位特异性作用。方法:SD雄性大鼠39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大椎”组、尾部下1/3组。应用分养和长期不可预见性的中等强度刺激造成应激失调模型,观察各组大鼠体重、蔗糖偏嗜度、旷场实验等行为学改变。结果:慢性应激可致大鼠体重增加克数、蔗糖偏嗜度、旷场实验中活动次数较正常组显著减少,针刺“大椎”组可对以上指标有明显改善作用。而针刺尾部下1/3处组仅对部分指标有一定的影响。结论:慢性应激可导致大鼠行为学发生明显变化,针刺“大椎”穴与尾部下1/3处均对其有一定的调节作用,但针刺“大椎”穴的改善作用明显优于尾部下1/3处。  相似文献   
28.
2003年乐山市暗娼行为学监测资料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乐山市中心城区现有各类娱乐场所10 0余所,估计暗娼人数有10 0 0余人,为了解目标人群艾滋病危险行为的现状,为乐山市制定切实可行的艾滋病防治对策和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根据四川省中英性病艾滋病项目办《艾滋病综合监测技术资料》要求,于2 0 0 3- 0 6 / 2 0 0 3- 0 7,  相似文献   
29.
目的:研究某军队医院内科门诊患者神经症性症状的流行规律和具有此类症状患者的医院满意度及影响因素。方法:从某三家军队医院内科门诊随机抽取502名患者。用Zung焦虑自评表,W akefield抑郁自评表,A lbert惊恐障碍和躯体化障碍评估手册,一般情况调查表评估研究对象。心理科医生、内科医生依据DSM-Ⅳ对502名患者进行鉴别诊断。结果:502名患者中,2/3为躯体疾病不伴有神经症性症状,1/3为有神经症性症状。其中有神经症性症状患者中,已确诊为各种神经症的占34.5%,确诊为躯化障碍的占8.33%,确诊为躯体疾病伴神经症性症状的占57.14%。神经症性症状组自认医院满意度显著低于躯体疾病不伴有神经症性症状组。结论:军队医院内科门诊患者的心理问题严重,神经症性症状患者自认医院满意度低。神经症性症状严重程度,自认疾病程度、特殊检查次数、累积就诊次数、累积医疗费用、药物治疗情况对此类患者的医院满意度影响较大。可以通过采用加强精神卫生服务意识和观念、重视对精神卫生知识的学习和运用等对策干预目前军队医院内科门诊的这一现状。  相似文献   
30.
目的:观察归脾汤对抑郁模型大鼠行为学及血清雌二醇含量的影响,探讨归脾汤抗抑郁的作用机理。方法:雌性W 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抑郁症模型组(模型组)、抑郁模型加盐水组(盐水组)、抑郁模型加归脾汤组(中药组),选用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模型。Open-F ield法检测造模前后大鼠行为学得分,酶联免疫方法检测血清雌二醇。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与盐水组行为学指标及雌二醇含量显著下降,中药组行为学得分及雌二醇含量无明显变化,显示归脾汤具有明显的抗抑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