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30篇
  免费   198篇
  国内免费   65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11篇
妇产科学   11篇
基础医学   47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475篇
内科学   806篇
皮肤病学   6篇
神经病学   36篇
特种医学   68篇
外科学   57篇
综合类   1167篇
预防医学   832篇
眼科学   9篇
药学   713篇
  14篇
中国医学   430篇
肿瘤学   7篇
  2024年   43篇
  2023年   121篇
  2022年   118篇
  2021年   136篇
  2020年   121篇
  2019年   115篇
  2018年   67篇
  2017年   120篇
  2016年   139篇
  2015年   169篇
  2014年   260篇
  2013年   294篇
  2012年   415篇
  2011年   431篇
  2010年   361篇
  2009年   299篇
  2008年   332篇
  2007年   269篇
  2006年   190篇
  2005年   198篇
  2004年   165篇
  2003年   121篇
  2002年   72篇
  2001年   57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摘 要:目的:探讨通过调节体质预防老年人常见病的对策。 方法:选择天津市某社区参加免费健康体检的65岁以上 老年人,对其进行中医体质辨识,并收集相关临床检测指标,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女性腹型肥胖发生率为 86.4%,明显高于男性的54.3%。参加体检的老年人中偏颇体质占58.9%。不同性别的老年人疾病患病率只在血脂异常方面存 在明显差异。腹型肥胖老年人的血脂异常患病率明显高于正常体型老年人。腹型肥胖老年人气虚质比例明显高于正常体型老 年人, 而正常体型老年人中平和质的比例明显高于腹型肥胖老年人。结论:老年女性及老年腹型肥胖者是血脂异常预防的 重点人群。可针对性开展对老年女性及腹型肥胖老年人的中医体质调摄。  相似文献   
42.
摘 要:目的:了解烟台市某区居民不同体脂指标与血脂情况,为有关部门制定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多阶段整群 抽样确定 1 547 名≥18 岁常住居民开展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及血生化指标测定,分析不同体脂指标的血脂水平及血脂异常 率,探讨体质指数、腰围、腰围身高比与血脂异常的关系。结果:体质指数、腰围、腰围身高比与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 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呈正相关,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呈负相关。控制混杂因素后,超重、肥胖、腰围和腰围身高比中心型肥 胖患血脂异常的风险分别是正常人群的1.85倍、3.36倍、2.12倍和2.57倍。结论:成人体脂指标异常会增加血脂异常的发病 风险,在本地实施BMI与WHtR结合的筛查与干预,可有效降低血脂异常带来的疾病负担。  相似文献   
43.
目的 探索不健康行为生活方式与高尿酸血症的关系,以及高血压、血脂异常的效应修饰作用,为预防高尿酸血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设计,基于2021年10-12月来自四川省、贵州省28个地级市和重庆市33个区(县)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的西南职业人群队列基线数据,通过问卷调查、体格测量及实验室生化检测收集研究对象的人口学特征、行为生活方式、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病情况。不健康行为生活方式得分根据吸烟、饮酒、膳食模式、体力活动和低体重/超重状况进行评分,分值越高不健康行为生活方式越多。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不健康行为生活方式评分、吸烟状况、饮酒状况等与高尿酸血症的关系,采用分层分析探索高血压等疾病对不健康行为生活方式与高尿酸血症之间关系的修饰效应。结果 共纳入11 748名研究对象,高尿酸血症患病率为34.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现在吸/既往吸烟、现在饮/既往饮酒及BMI异常是高尿酸血症患病的危险因素,不健康行为生活方式对高尿酸血症患病风险呈现累积效应,随着得分的升高,高尿酸血症患病风险升高,OR值由1.64(95%CI:1.34~2.00)上升至2.89(95%CI:2.39~3.50)。分层分析结果显示,在高血压及血脂异常人群中,不健康行为生活方式对高尿酸血症患病风险影响更大。结论 多种不健康行为生活方式的共存会升高高尿酸血症患病风险,这一效应在高血压、血脂异常人群中更明显。及时纠正不健康行为生活方式,并控制高血压和血脂异常,降低患高尿酸血症的风险。  相似文献   
44.
调脂药物在心血管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心血管病是危害人类特别是中老年人群最常见、最严重和最重要的疾病之一。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心血管的治疗领域业已取得了革命性的进展,形成包括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和冠脉搭桥术在内的三大部分,新认识、新观点和新思想也不断推出。药物的开发更是日新月异,新药物层出不穷,尤其是冠心病现代疗法之一的降脂治疗进展迅速,成  相似文献   
45.
糖尿病属于中医消渴病之范畴 ,《灵枢·五变》中就有“五脏皆柔弱者 ,善病消瘅”的记载。隋代的甄立言在其《古今录验方》中给消渴病定义 :“渴而饮水多 ,小便数甜者 ,皆是消渴病也”。现在看来这一定义还是比较准确的。现在中医对糖尿病的认识突破传统的三消辨证 ,提出脏腑、阴阳、气血辨证相结合。如祝湛予将糖尿病分为阴虚、阴虚火旺、气阴两虚、气阴两虚火旺、阴阳两虚、阴阳两虚火旺、瘀血 7型 ,其对中医临床产生了极大影响。中医古籍中未明确提出“高血脂”这一名称 ,许多学者将本病归属于“头痛”“眩晕”“胸痹”“心悸”等病症的范…  相似文献   
46.
血脂高低是衡量人健康与否的一项重要指标。无论是得了相关的疾病,还是正常体检,都会有血脂检查这一项。当您拿到自己的血脂化验结果时,您知道上面那些数字说明了什么吗? 1 标准 根据我国现有的“血脂异常防治建议”的标准,成人血脂化验结果说明如下: ●血清总胆固醇≤5.2mmol/L(200mg/dl)为合适水平  相似文献   
47.
《家庭医药》2004,(10):17-17
地奥心血康具有活血化淤、宣痹通阳、芳香温通、补益调气的功效,临床上常用于防治冠心病心绞痛,心律失常等病症。此药多为胶囊剂,每粒胶囊0.1克。服药初期可有口干、胃肠道不适、头晕等症状,随服药时间的延长,上述症状可自行消失,无需停药。除了上述常见功效外,地奥心血康还有以下4种新用途。治疗消化性溃疡据报道,有人把地奥心血康胶囊与西咪替丁比较,发现二者的溃疡治愈率分别为80%和83.3%,疼痛缓解率也无明显差异。治疗肾病综合征用法:在常规强的松治疗的基础上,加服地奥心血康每次100毫克,每天3次,连续用药6个月。疗效:治疗肾病综合征患…  相似文献   
48.
目的 探讨力平脂治疗 2型糖尿病 (DM)合并血脂异常的临床效果。方法  2型DM患者 135例随机分为 2组 ,治疗组 6 8例 ,对照组 6 7例 ,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 ,并停用一切降脂药物 ,饮食、运动基本保持不变。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力平脂 30 0mg/d(10 0mg,3次 /d)口服 ,1个月为 1个疗程。于治疗前、后 4、8周分别检测TC、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 -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 -C)、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肌酸激酶 (CK)及空腹血糖 (FPG)、餐后 2h血糖 (2hPG)、血常规、尿常规、心电图。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 4 ,8周 ,TC ,LDL -C ,TG均比治疗前下降 ,HDL -C比治疗前上升 ,治疗前后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治疗 4 ,8周时 ,治疗组TC ,LDL -C ,TG下降的幅度以及HDL -C上升的幅度均明显大于对照组 ,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2组治疗前后不同时间血糖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所有患者服药期间均无不良反应 ,各项监测指标均未见异常。结论 力平脂有较强的血脂调整作用 ,可明显降低TG ,LDL -C ,也能降低TC并能使HDL -C升高。  相似文献   
49.
从中医学痰证的角度出发,结合现代医学研究成果。从四个方面,即、审痰识脂,衷中参西;由痰致瘀,痰瘀互结;症见多端,追本溯源;理脾调脂,治痰求本。对血脂异常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及治疗做出分析判断。认为痰是血脂异常之标,脾的相对运化功能不足是血脂异常之本,从而为血脂异常的预防、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0.
水蛭临床运用新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青 《北京中医》1998,17(6):42-43
水蛭为活血化瘀药,其破血逐瘀的作用较强。用于瘀血阻滞的经闭、瘕积聚及跌扑损伤、瘀滞疼痛等症。随着历史发展和科技手段进步,近十几年来该药运用广泛,临床各科有瘀血证表现者用之均取得较好疗效,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探讨。一、水蛭化学成分和药理研究水蛭化学成分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