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30篇
  免费   162篇
  国内免费   28篇
耳鼻咽喉   6篇
儿科学   23篇
妇产科学   8篇
基础医学   183篇
口腔科学   47篇
临床医学   667篇
内科学   488篇
皮肤病学   237篇
神经病学   55篇
特种医学   79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26篇
综合类   1133篇
预防医学   949篇
眼科学   24篇
药学   323篇
  2篇
中国医学   65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49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46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71篇
  2015年   133篇
  2014年   144篇
  2013年   157篇
  2012年   217篇
  2011年   236篇
  2010年   216篇
  2009年   192篇
  2008年   254篇
  2007年   224篇
  2006年   197篇
  2005年   241篇
  2004年   208篇
  2003年   190篇
  2002年   159篇
  2001年   128篇
  2000年   104篇
  1999年   126篇
  1998年   105篇
  1997年   113篇
  1996年   79篇
  1995年   85篇
  1994年   85篇
  1993年   72篇
  1992年   66篇
  1991年   74篇
  1990年   59篇
  1989年   56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71.
庞彩云  戴素俊 《安徽医学》2023,44(7):819-822
目的 探讨4种常用实验室筛查方法对非高危人群梅毒抗体筛查的应用,以优化并建立合理的实验室梅毒抗体筛查和复检流程。方法 收集2017年9月17日至2018年12月31日马鞍山十七冶医院住院患者梅毒抗体阳性血清标本158例,通过时间分辩免疫荧光法(TRFIA)筛查梅毒抗体为阳性的标本,采用胶体金法(CGT)复检,再以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TPPA)为金标准进行复核,并加做梅毒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判断是否为现症感染。以TPPA为诊断金标准,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比较TRFIA和CGT检测梅毒抗体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析待测样本不同荧光强度/阳性判断值(S/CO)时,TRFIA、CGT、TRUST与TPPA阳性结果符合率。结果 TRFIA 158例梅毒抗体阳性样本,经TPPA确诊阳性141例,阴性17例,TPPA、CGT、TRUST复检阳性率分别为89.24%(141/158)、86.08%(136/158)、30.38%(48/158)。以TPPA为金标准,TRFIA、CGT检测梅毒抗体的灵敏度分别为100%、96.450%,特异度为0%、100%,准确度...  相似文献   
72.
钩端螺旋体病28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曾广忠 《右江医学》2001,29(4):345-346
钩端螺旋体病是一人畜共患动物源性传染病 ,分布区域较广 ,易感人群较普遍。钩端螺旋体侵入人体形钩体血症 ,全身毛细血管中毒性损伤 ,并引起中毒症状 ,多器官系统如肝、肾、肺、神经肌肉病变与功能异常。我院近 8年收住各型钩体病 2 8例 ,现将临床观察结果分析如下。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 我院近 8年共收住钩体病 2 8例 ,均为散发病例。男性 2 3例 ,女性 5例 ,年龄 16~ 5 6岁 ,平均 3 2岁 ,其中 1例为怀孕 8周孕妇 ;以农民为主 ,共 2 3例 ( 82 .1% ) ;发病以 5~ 9月份为主 ,病后 3~ 7天入院 ,病前 1~ 3周有明确疫水接触史。诊断根…  相似文献   
73.
目的:探讨鼠类携带莱姆病螺旋体情况。方法:用BSK培养基分离病原、单克隆抗体鉴定。结果:从白腹巨鼠和褐家鼠体内分离出2株疏螺旋体,经用莱姆病螺旋体种属特异的单克隆抗体进行间接免疫荧光抗体试验,证实均为莱姆病螺旋体,命名为MD21和MD55。结论:首次从病原学证实鼠类为粤东地区莱姆病螺旋体的主要宿主动物。  相似文献   
74.
75.
76.
钩端螺旋体病,是由各种不同血清型的钩端螺旋体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1]。肺出血型钩端螺旋体病起病多急骤,部分患者病情发展迅速,形成肺弥漫性大出血导致死亡。我院1993~1998年共收治肺出血型钩端螺旋体病患者36例。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  相似文献   
77.
中俄,中哈边境地区莱姆病自然疫源地调查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调查边境地区莱杂姆病和自然疫源地的状况。方法;对血清学、病原学、宿主、媒介,病例和地理景观方面进行调查。结果:用IFA和ELISA法共检测人畜血清1501份,从199份人血清中检出抗体阳性18份,阳性率为9.05%,并发现莱姆病典型患者15例;检查马血清20份,阳性5份,阳性率为25.00%;检查牛血清399份,阳性69份,阳性率17.29%;检查羊血清883份,阳性199份,阳性率22.5  相似文献   
78.
目的:用四种不同方法对重庆市北碚、永川2672人作梅毒抗体检测研究。方法:初筛试验用不加热血清反应素试验(USR)和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确诊试验用梅毒螺旋体血球凝集试验(TPHA)和TP金标试卡(条)。结果:在2672人中检出梅毒患者355例,总检出阳性率为13.2%,其中北碚组1034例同时作了USR和TPHA试验,阳性率分别为5.40%、7.83%;永川组210人同时作了RPR和TP金标,阳性率分别为20%、22.38%;住院需手术或受血患者的TP检出阳性率为1.78%。梅毒患者多发生在性活跃年龄段,2l-30岁阳性率为63.66%,其次是3l-40岁的阳性率为19.72%,还发现5例先天性梅毒。结论:梅毒临床诊断应同时作初筛和确诊试验配对检测,减少检出假阴性或假阳性,同时可对TP患者的疗效、复发及再感染的观察。  相似文献   
79.
梅毒螺旋体宫内感染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梅毒作为一种性传播疾病,可通过性接触方式传播,也可通过胎盘经血液垂直传播而导致不良的妊娠结局,虽然各国之间梅毒流行的情况差别很大,但它依旧是十分重要的社会和医学问题。近年来,大多数欧洲国家梅毒发病率显著下降,已小于2/10万,但发展中国家及落后国家却显著上升,即使在美国,在特定的种族人群中梅毒的发病率依然很高。故研究孕期梅毒的诊断和治疗,对于保护高危梅毒孕妇的新生儿.  相似文献   
80.
2001~2003年衢州市钩端螺旋体病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衢州市位于浙江省西部,在鼠传疾病的地理分区上属浙西山地丘陵区,是浙江省钩端螺旋体病的主要疫区之一。为了解衢州市钩体病疫源地动态、宿主动物带菌率和菌群更迭等情况,2001~2003年对龙游县、江山市、常山县连续开展了一系列的监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